来源:
本文整理了现代产业学院特征、模式及方向的思考,供各高校老师学习、借鉴。
现代产业学院是近年来国家推行的一项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已有一批应用型高校经审批获得了国家或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可以看出,这个项目获得了多数高校的认同,但也有部分高校明显思想准备不足,只是将原有产教合作组织简单加以包装,便用来申报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其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国家稀缺政策资源的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刻揭示现代产业学院的性质与特征,认真梳理现代产业学院的历史及办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应用型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应对策略。
一、现代产业学院的功能性特征
(一)学院制:多主体办学的平台型实体
实行“学院制”,是现代产业学院的鲜明特征。其突出了现代产业学院的育人功能,明显区别于传统上以市场为导向、互利为基础、科技成果转移为主要内容的产学合作机构。但是,其与通常人们关于“学院”的常识性理解也有着本质区别。传统上,“学院”(College、Institute或Academy)是依托于学科而设置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既可以是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外交学院”等;也可以是高等学校下设的二级教学机构,如“北京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等。在这里,“学院”是高校科层组织中的一个层级,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要职能,具有实体性、主体性、自主性等特点
[1]
。相比较而言,现代产业学院既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是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学院,而是依托高校二级学院或其所属专业、专业群,面向特定产业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平台型办学实体
[2]
。
一是功能的聚合性。“聚合”是任何平台类组织都具有的基本功能,而现代产业学院的功能则在于聚合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办学资源,共同创建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实现应用型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紧密对接。
二是资源的共享性。“共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依托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商品或服务供应者与消费者间的界限,形成了类似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的“产消者”(Prosumer)这样一个新的社会角色。现代产业学院以其强大的平台功能,将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人才的纯“消费者”转变成人才的“产消者”甚至“培养者”。这种身份的转变减少了产教双方的信息不透明、地位不对称现象,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成果共享。
三是运行的机制化。“机制”是组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因此“机制化”即是制度化,组织所通过的计划、议案和决定等对其成员具有约束力甚至法律效力
[3]
。现代产业学院以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化的规章制度,凝结产教各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诉求,有效提升了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话语权,进而实现了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的共享共用,推动了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
(二)产业链:人才培育与供给的目标体系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的一对基本范畴。但高等教育是国家提供的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供求平衡不仅需要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更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不论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还是政策这只有形之手的调控,都是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及人力资源市场细分的重要手段。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就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出的产教融合项目,目的在于促使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侧相适应,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
4]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是国家对地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促进转型发展政策的延续,旨在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统筹和分类指导行业特色型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促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落地见效,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
[5]
。
现代产业学院之所以能够促进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对接,是由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关系决定的。传统上,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由此构成了层次分明的高等教育供给链;这些学校分别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由此形成了规格各异的专门人才链。为使教育链与人才链通过产教融合渠道实现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国家相继推出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客观上在人才培养与供给端形成了一座分水岭。按照教育部等在“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中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基于学科的学院设置,在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面向产业发展趋势建立未来技术学院;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面向产业急需建设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
[6]
。可以推知,所谓“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一般指传统的“211”“985”及“双一流”大学,即常说的“研究型大学”,其所培养的人才一般称为“创新型人才”;而“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本科院校一般指地方高校、新建高校和民办高校,统称“应用型大学”,其所培养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未来技术学院”与“现代产业学院”的分设,实现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在产教融合道路上的逻辑分野,从而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
“链”的本义是“用金属环节连套而成的索子”,人们一般用它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层次性、关联性和丰富性状态。比如,基于科学技术的上下游关系,可以把“创新链”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中试改进、产品设计等环节,把“产业链”划分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业态,把“人才链”划分为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类型,把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等层次。按照资源配置理论,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通过同类资源共享和异类资源互补会形成共生体,这种共生体的形成可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益并形成共生经济,带来社会福利的增长
[7]
。同理,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分别与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对接,从而打破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等在各节点上的“低端锁定”,描绘出一幅以人才供求关系为枢纽、各种链条环环相扣、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生态图谱。其对应关系见图1。
(三)现代性:回归人本价值的时代特征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是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简称“教劳结合”方针)。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属性。自“教劳结合”方针提出以来,其价值性随着人们对教育属性的认识深化而不断发展,具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时期(1949-1984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针对旧教育遗留的弊端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1958年,他进一步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8]
这一时期“教劳结合”的价值,体现在促进受教育者与体力劳动结合,实现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二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时期(1985-2011年)。随着党的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的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适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并在《教育法》(1995年)中得到了确认。但在市场经济初期,学界出现了泛化“教劳结合”方针的现象
[9]
,有人甚至据此提出所谓“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主张,一度引起了教育思想的混乱。三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下简称“二为”)时期(2012年至今)。“二为”方针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的,并在2021年写入了修改后的《教育法》。“二为”方针确立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落实“二为”方针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等部门在2020
年7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4条建设原则,其中头两条就是以“二为”方针为依据的
[2]
。其一,坚持“育人为本”。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有过深刻论述:“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把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而高质量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现代产业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重视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对接,体现了教育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是对“教劳结合”方针的新发展。其二,坚持“产业为要”。《指南》要求,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这使得教育的经济属性获得了新的揭示,不仅不会导致教育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割裂,反而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展现了现代产业学院提升教育工具价值、复归人本价值的鲜明时代特征。
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的推行
(一)现代产业学院目标模式的确立
“目标模式”即“理论模式”,是人们希望达到的一种应然状态。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设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方案时,提出了9条基础申请条件
[2]
。这形成了现阶段观察现代产业学院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维度。维度一:专业建设水平。《指南》要求国家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所依托的主要专业要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相关专业已经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范围并具有相对优势。维度二:产业发展状况。《指南》要求与企业相关的产业应当列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并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维度三:产教融合情况。《指南》要求申报立项的现代产业学院应当初步形成理念先进、顺畅运行的管理体系,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有一支相关企业主体参与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量不低于高校专职教师数量,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0%。维度四:学校保障条件。《指南》要求申报学校应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能够提供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每年能够提供稳定经费用于人员聘任、日常运行,能够给予发展所需政策扶持。这些是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的遴选条件,也是现阶段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经达到的实然状态和先进水平。但是目前这些指标还不够细化,也未做量化处理,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类型都不够完善。随着建设项目的逐步推进,国家必将出台系统、全面的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指数、验收标准和管理办法,这将构成指导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完整目标模式。
(二)对“学院制”产教合作组织的探索
我国历来重视产教合作组织建设,多年来探索了校企合作举办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等多种模式。本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试行“学院制”产教合作模式,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时期。2001年10月,经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全国有35所高校成立了示范性软件学院,培养对象为硕士研究生。二是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时期。2015年,教育部等6部委支持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7所高校筹备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培养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其装备、材料等方向的工程型人才。三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或未来技术学院”时期。2018年9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了分类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的设想。随即,教育部等面向“四新”领域启动了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从产教融合体制上实现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分野。总体上看,前期创办的“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尽管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按照类型应当归入“未来技术学院”,而“现代产业学院”则是针对应用型大学设立的全新产教融合建设项目。
(三)现代产业学院三级建设体系的形成
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是在国家、省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国家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计划。2021年1月,教育部、工信部启动了国家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计划,并于同年12月公布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等首批50个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各领域,重点支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船舶与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产业的专业和学校发展。二是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计划。根据《指南》精神,各省出台了区域内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比如,
吉林省教育厅、工信厅于2021
年7月首批认定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现代产业学院等20个建设项目,并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建成30个左右的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使其在推进产教融合中发挥骨干作用。三是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根据《指南》精神,各高校可自主提出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申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并报省工信厅备案即可完成筹建程序。
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一)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模式
地方普通高校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主体。但由于该项目刚刚启动,要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型经验与建设模式为时尚早,但就公开报道的部分案例看,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一是广州大学现代产业学院的“继续教育”模式。该学院成立于2010年7月,是由广州大学、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和广东兴邦产业信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主要开展教育培训、产业经济科学研究、产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以及与产业经济建设与发展有关的国际国内交流活动,是我国最早以“现代产业学院”命名的产学合作组织。二是吉林财经大学九台农商银行金融学院的“企业冠名”模式。该学院创建于2016年1月。根据协议,九台农商银行10年内向吉林财经大学注资1000万元,支持该校金融学院建设,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学术研究、课题调研等工作。三是长春工程学院BIM技术产业学院的“技术导向”模式。该学院是由长春工程学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成立的。校企双方以BIM新技术的应用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BIM新技术的推广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实现由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到校企研发中心的合作递进。四是吉林化工学院绿色化工产业学院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结合模式。该学院是由吉林化工学院2021年8月与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约成立的,与其配套的还有吉林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与产业学院相互支持,将技术研发、创新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结合为一体,为区域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民办本科高校的实践模式
民办本科高校除办学体制不同以外,与其他新建院校、地方院校等应用型大学面临着共同的发展问题。但它又具有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因此实现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创新,是公众对民办高校的共同期待。比较典型的有:一是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国际冰雪学院)的“政校合作”模式。该学院成立于2019年11月,是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吉林外国语大学共同举办的。学院设立国际冰雪文旅研究室,着重开展东北地区的文旅教育、人才培养、“冰雪国际丝路”课题研究;采取“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实行“冰雪旅游+英语+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长春财经学院俄速通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的“双学院制”模式。其是该校2020年12月联合俄速通集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按照这一模式,学校先后推动8个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龙头和区域重点企业,共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春雪学院、金恒学院、金蝶学院、吉广传媒学院、农银学院、国融兴华税务学院、清大数字经济学院、律师实务学院、鹏腾国际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分类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三是长春光华学院“光华—中软”IT现代产业学院的“专业教学委员会制”模式
[13]
。该学院是2016年由长春光华学院与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凌阳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公司、柏斯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IT企业联合创办的。这些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产业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建议与咨询服务,重点负责相关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监督执行,对产业学院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实行全程监控,并为大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未来杯”高校AI挑战赛等提供赛前培训及技术指导服务。
(三)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模式
有不少高职院校按照《指南》精神自发组建了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了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建设模式。例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湘菌产业学院的“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2021年4月,该校面向“湘茶、湘果、湘菌”三大千亿产业,与湖南省供销社共同联手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等组成湘菌产学研合作联盟,发起成立了湘菌产业学院,开设与食用菌学及湘菌营销相关的专业,面向三大产业培养专科层次的数字商务新商科人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旭阳产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该产业学院是2020年11月由学校与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学校以产业学院为依托,以产权为基础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了“公办高校、混合体制、民营机制”办学体制和“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校长负责、专家办学、教授治学”管理体制。
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向和策略
“现代产业学院”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改革形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一些高校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等缺乏正确的理解;二是在申报条件上,一些高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水平并不高,申报条件还达不到遴选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的标准;三是在办学基础上,一些高校的教学设施、体制机制、培养环境陈旧落后,还不适于现代产业学院落地生根、发育成长。因此,要把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机遇和动力,切实推动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学校职能、体制机制深化改革,解决长期存在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脱节问题。
(一)巩固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行业性”是应用型大学的显著特征,而行业办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建国初期,我国通过开展大规模“院系调整”,组建了一大批由国家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多科性甚至单科性大学
[14]
。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被迫中断。中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通过“合并、划转、共建”方式组建了一批综合性大学,并引发了高校大规模的综合化转型;二是基础教育倡导的“素质教育”传递到高校后引发了一波“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思潮,“强化基础、淡化专业”一度成为高校的共同主张。客观地说,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确存在办学体制“条块分割”、专业面向“口径狭窄”、培养目标“重复单一”等固有弊端,但行业性、单科性高校坚持服务对象面向行业、专业设置面向产业、培养目标面向岗位的做法,与今天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目标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传统行业性、多科性甚至单科性大学的办学价值,克服高校盲目推行综合化发展带来的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重复设置严重、教学与产业相脱节、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偏低等问题,切实把办学重点转向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二)明确产业学院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有些学者提出高校还具有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但无论如何,教学始终是高校的核心职能,其他职能都是从教学职能中逐步派生出来的。这些职能不仅形成时间不同步,而且其重要性程度在不同大学也不尽相同。根据这种现象,学术界将大学划分为不同类型,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等。部分省份还据此制定高校分类管理、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使得部分应用型大学陷入了“去功能化”的尴尬境地。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学术纷争,本文建议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使用“创新”一词来代替“科研”或“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环节,并由不同创新主体承担各环节的创新任务。其中,基础研究、部分重大应用性研究是由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来完成的,而地方科研院所、普通高校及生产企业则承担着一般性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职能。为此,《指南》强调指出,要“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
。这充分说明,应用型大学不仅不能弱化科研职能,还要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与国家创新链的全方位融合。应用型大学与创新链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三)通过产业学院深化应用型高校综合改革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教育思想理念的改革更新。因此,要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为重要契机,推动高校深化综合改革。一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共同组建教育集团,实行校、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打通“引企入教”的制度性障碍。二是创新专业设置办法。按照产业需求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三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四是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切实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本号尊重原创,转载旨在分享,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告知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