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8
月
27
日
下午4点整,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少儿频道以及亚广联所有国家的电视台,都在现场直播第四届亚太机器人大赛决赛阶段的比赛。我校作为国内大赛的亚军,与冠军北科大代表中国参加比赛。两个小时的直播现场,北航体育馆里,飘扬着工程大学的校旗,展示了我们的实力。亚太季军,这是我校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也是我校迄今为止的最好成绩。
一、 引言
四年磨一剑,这一刻蕴含了多少汗水、多少故事,凝聚着多少热情、多少期盼。前三届的国内比赛中,我们有过欢笑,也曾流过泪水,但每次比赛里都凝聚着一届又一届参赛队全体师生的智慧和汗水。首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我校便与清华、中科大、北航、国防科大、浙大、北科大等名校一起进入八强。第二届大赛,我校战胜了国内众多著名高校一举获得亚军,使我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扬名。第三届比赛由于规则的临时改变,我校止于八强之外,但我校干扰机器人的出色表现,给组委会的评委、全场参赛队员乃至全国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在第一、二、四届都没有出现过的奖项———特别表演奖。但是队员们还是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经过一年艰辛的努力和不懈奋斗,他们迎来了第四届全国机器人大赛。在历时两天的激烈比赛中,我校参赛队力挫群雄再获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届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二、准备阶段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由亚广联主办,2002年开始先后在日本、泰国、韩国、中国举行。今年是第四届,比赛主题确定为“登长城,点圣火”,即选手通过自制的手动和自动机器人,向指定的“火炬”和“篝火盘”中添加“燃料球”,象征点燃圣火。国内选拔赛共有清华、中科大、北科大、浙大等39所高校参赛,国际比赛共有来自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泰国、越南、中国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队伍参赛。
第四届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主题于2004年9月中旬确定。由于上届比赛因规则临时变动我们没有取得好成绩,校团委负责人、机电学院指导教师、参赛队长都非常清楚面临的压力。10月末,大学生科协负责在全校范围内招募本届参赛队员。校团委张永锐、机电学院指导教师王立权和队长陈东良与报名同学见面,带领大家参观了上届机器人大赛制作实验室,并详细介绍了我校3年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制作情况,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和面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学生自由参加并逐步自由放弃而被淘汰的方式来最终确定队员。一开始参加机器人制作的有100多名学生,随着时间的推进、任务不断加重,很多学生选择了放弃,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精英。到2004年底,参赛队员稳定在20多人,这就是为我校争得荣誉的第四届机器人大赛队员,他们是:陈东良、邓辉峰、季宝锋、贾守波、刘德峰、李永胜、纪任锋、张廷、佘运玖、刘增文、宋辉、王文明、吴建、姚兵、迟令宝(机电学院),卢宇(船舶学院),黄继聪(自动化学院),李明达(水声学院),王吉发、温源、陈占龙、于元坤(计算机学院),王立莹(信通学院),冯官成(理学院),姜春龙(成教学院)。
总结前三届的经验,机器人制作前期就分出自动一组、二组,手动组和干扰组,针对比赛的主题进行制作。机器人大赛倡导的是“让思维沸腾起来,让智慧行动起来”,每次比赛都是一个全新的主题。因此,所有机器人都必须从零做起。不要说想取得好成绩,就是将机器人制作出来就需要足够的时间。队员们课程都很繁忙,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工作。第三届比赛中,我校由于没有真实的训练场地,机器人的很多动作和手动机器人的操作手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训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