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初心
作者
2015134229 赵浩辰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10-19

分享

也许是农耕民族定居的特质,让我们更深体会国与家的概念,让我们在家族、姓氏上蒙上了一层图腾的色彩,细细想,从周王朝八百年开始,中国的历史何尝不是一个家与国交融演化的过程呢。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观念,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凝聚与传承。

家,甲骨文写法非常形象,表达了棚下有猪即为家的思想。我们的祖先正是在这“简陋”的理想下代代相传。国,甲骨文是一块城池田地旁边一个“戈”字,即以戈守城池为国,我们的祖先正是以这种简单的象形文字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初心。家有猪,城可守,平安富裕。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今天看来这个小小的愿望,实现起来并非易事。从古到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凋零比比皆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感叹处处可闻。家随着国运的兴衰演绎着悲欢离合。但我们的民族国强家富的初心却始终未变。

我的祖父,出生于1925年。距离甲骨文“家”字产生已过去了近三千五百年。然而他的家依然一贫如洗,更谈不上“棚内有猪”。他的两个哥哥被国民党抓壮丁后,便杳无音讯。当解放军路过村头时,他毅然投入到这股洪流当中。祖父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天出生的。在革命的熔炉里,开始识一些字。当他明白共产党的含义时,庄重地在出生年月的栏目里填上了1925年7月1日。用他最朴实的方式把自己与心目中最敬爱的中国共产党连在了一起。党需要他拿起枪,他就冲锋在前;党需要他搞建设,他又当起了泥瓦匠。当他每每描述当年整个八师的战士交一杆枪发一把瓦刀时,眼眶总是湿润的。听党的话是他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八师就地在古都变成了建筑单位,祖父也在这里成家。他和祖母面对建国初期满目疮痍的洛阳,给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起名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希望建成一个平平坦坦的洛阳。祖父拿出军人的作风对待工作,重活总抢在前头,以至累出了大病,在领导的“押送”下才到了工人疗养院。

祖母,一名普通的百货商店营业员,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1964年的一天,当两位上级领导问她,组织上希望她做一项工作,能否暂时离开不满一岁的孩子时,她坚定地说,只要组织上需要,让我做什么都可以。两位上级领导相视而笑。不久祖母有幸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祖父祖母两个在旧社会地无一亩,房无一间的贫农,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新中国让他们迸发了热情,让他们有了践行初心、实现理想的能力和机会。我们家就安在了洛阳,第一次在国的昌盛中实现了家的安宁。

父亲,在家排行第四,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在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个体民营经济兴起的时候,很多同学有下海的打算。但父亲算过一笔账,仅大学四年国家对一个大学生培养的直接费用就达十几万元(在这当年“万元户”时代简直是天文数字)。他觉得加入国企对国家的贡献更直接,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年,无论是在最苦最累的地方还是走上管理岗位,面对社会上各类岗位诱惑,他都没有动摇过。母亲同父亲一样,也默默地在国企奉献近三十年,从无怨言。我们的家也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强大中不断富裕,已远远不是“棚与猪”的概念。而父亲现在唯一的遗憾是当年因为视力问题无法报考陆军学校的军事指挥专业,没能持戈守疆,保卫更多的家。

父亲母亲在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中,在祖国的日益发展强大中成长。他们的理想和祖父祖母有了变化,但实质依然是国强家富,依然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初心。

我,一个工程文科男。之所以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应该与我的军人梦不无关系。从祖父的军人作风,到父亲的军人情怀,我对军人充满了渴望,这也许正是男儿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豪情,这种豪情可以保国安邦定家。高考报志愿,当我得知哈工程与哈军工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即使我是个文科男,也瞬间锁定了这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入校后我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有一天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许多人对我学文科不太理解,但我想我们的祖国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更要有文化自觉,更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驰骋海疆保家卫国的工程学子一样,文科生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也绝不逊色。

三代人,祖父钢枪捍卫祖国的和平,父亲用双手建设祖国的山河,而我用自己的奋斗青春维护祖国的“四个自信”。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民族的初心,实践着伟大的理想。无论在历史长河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是沧海一粟,但却汇入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洪流,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闪耀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B_xueyi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