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学术新程
第一节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开拓者
1978年2月,哈船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学院同时抢抓机遇,决定招收水声传播等专业的研究生,杨士莪成为水声工程系首个研究生导师。
再次站在讲台上,杨士莪又看到了学生听课时兴奋得发亮的眼神。此时的杨士莪已近“知天命”之年,多年科研工作的摸爬滚打使他术业日益专精,学识日益丰厚,在教学规律和内容的把握上也已游刃有余。高水平的老师与积极好学的学生,二者之间教学相长,形成了深层的精神互动。杨士莪后来说:
我认为77级、78级学生是我几十年教书生涯中遇到的水平最高、学习进取性最强的学生,他们从十多年积聚的青年才俊中被选拔出来,在被消磨了多年后,还执着考大学,其思想基础不一样,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多年后,77级、78级的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终成栋梁。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德森,曾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琪等,都是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分别在本、硕阶段考入哈船院水声工程系后扎根水声领域,并有诸多创新和突破。
1979年,杨士莪晋升为教授,他是学院在文革后首批晋升的七位教授之一;同年10月,经黑龙江省委同意,他被任命为水声工程系主任。
杨士莪身兼本、硕、博三类学生的教学培养工作。结合自身教育经历及教学经验,他对这三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各有侧重:三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自然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侧重。本科生学的是专业基础,课堂内容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以此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硕士研究生开始,才算真正地接触专业,因而除了学部分课程外,对他们的指导要更加侧重水声科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主要是根据自己在科研教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研究生来解决,相对来说,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课堂还是要“规矩”一些;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则更加不同,上课更像是“大讲座”,各个不同的教授轮流去唱“折子戏”,对某一门学科进行半综述半实际的介绍——“半综述”是指讲这个领域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没解决什么;“半实际”指具体讲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在具体讲法上,并不像给本科生那样完全展开,而要更有引导性和启发性,针对问题提出一个基本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博士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途径和具体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地给予进一步指导。
1978年,702研究所聘请杨士莪、何祚镛担任该所水动力噪声研究室的技术顾问,还成立过减振降噪科研培训班。虽然这个研究方向经历了20年的“冷遇期”,但是包括杨士莪在内的水声专业师生始终坚定地相信: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海军建设是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它迟早都会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
杨士莪回忆说:“我们选定了这个方向后,就一直没有放弃,这是基于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如果连这点信心都没有的话,那我们对这个学科的建设发展就不会有自己的贡献,例如当年我们建立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工程专业,也是按照科学规律做出的决定。在对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有“主心骨”,不能今天上级这么说,我这么干;明天上级那么说,我那么干,不能左右摇摆。要想更好地解决舰船减振降噪的问题,需要从声学角度进行水动力噪声的研究和测量,建立相应的实验装置,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984年,在“科学春天”到来的“天时”下,杨士莪借助哈船院水声工程系和水声研究所的“地利”和“人和”,主持设计并建造了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并且首创了水洞噪声测量的“混响箱法”。
“混响箱法”借鉴建筑声学中的混响室技术来实现水洞中模型辐射噪声测量的需要,弥补了原有水洞噪声测量方法的不足,能准确地测出噪声源的辐射声功率和谱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度。该方法不仅能满足实验室条件下水动力噪声的测量,而且可以推广应用去解决“在有限空间水域对低频和甚低频水下目标辐射噪声测量”等水声其他领域的诸多难题。
1984年,美国海军研究与发展中心所长鲍威尔教授参观“重力式低噪声水洞”时,将其赞誉为“国际级成就”。
从1984年杨士莪设计建造首个小型“重力式低噪声水洞”开始,到如今矗立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第三代水洞——国家级“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代演进升级,水洞的功能得到很大延伸,实验用水的净化、消声措施等实验条件也有了极大改善。目前,该实验室依然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针对水声实验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
数十年来,水声工程系的师生们在舰船减振降噪领域耕耘不辍,填补了诸多国内空白,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家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