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拾取孩子们如光的希望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学院、文法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6个学院的23名支教团成员,3个年级213名中、小学生,17天,408个小时,136个课时,音体美、辩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思政等7门特色课程,56户家访学生,112张家访表……这是2020年暑期,河北工业大学“拾光”支教团在河南省睢县周堂一中用爱写下的数字。
“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努力考上河北工业大学去找你的!”临近分别,一名学生抱着支教团老师不撒手,带着哭腔说出了这句话。这一刻,对于支教团成员们来说,17天的所有困难都变得不值一提。他们用坚守和热爱,诠释了“拾光”的含义:用爱拾起孩子们如光的希望。
特色课程 助力全面发展
周堂一中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学生人数多、年级分布广,但音、体、美等特色课程相对缺失。在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课程的基础上,为多层次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积极性,支教团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辩论等特色课程。在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节奏以及旋律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发掘其音乐才能,一首《起风了》唱出了初闯世间的少年,感叹世界之大,意气风发的模样;体育课主要传授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正确而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为孩子们中考奠定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篮球和军体拳教学增强体质,由支教团退役大学生张思远手把手教授,在教学期间,张思远还给孩子们讲述军旅生活,引发他们对军队的向往;美术课通过教给孩子们简笔画、部分手工作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重在培养发散性思维,锻炼思考能力,以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辩论课程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深度问题和表达能力问题,主要以介绍为主,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少男少女初长成,青春期健康教育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支教团特别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帮助孩子们及早认识自身生理状况和青春期发育现象,正确对待男女性别差异,正视自己青春期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成长是一件美好而值得庆祝的事;心理健康课是针对中小学生经常面对的心理问题而开设的一门课,支教团各心理健康老师在充分了解周堂一中孩子们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除教授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通过心理小游戏、小测试和情景剧等方式向同学们传授心理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敞开心扉,帮助其树立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
思政课程 尽显专业优势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中“拔节孕穗期”的关键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支教团响应国家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政策号召,切实承担思政学子的责任与使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重要讲话内容,在支教活动中系统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支教团成员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倾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多采取感悟式、体验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选取时下热点事件切入,层层深入讲解,寓教于乐,让学生加深印象,通过浸润式的教育将思想道德和社会法治融合教授,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同时,思政课程的开设也促进了支教团教师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加深支教团成员对本专业知识的教学应用,进一步坚定了支教团思政课任课教师播种信念、夯实信仰、提振心灵的理想信念。
趣味活动 丰富课余生活
7月19日下午,炎光渐弱,微风徐起,支教团带领孩子们举办了以“地表最强,乘风破浪”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共进行了拔河比赛、接力赛跑和多人跳绳三项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竞争精神、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赛场上为自己的班级呐喊助威,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会结束,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赢得比赛的荣誉和喜悦,更是共同奋斗的友谊。
7月24日下午,“书声琅琅,筑梦起航”朗诵比赛拉开帷幕,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端坐台下,时而加油助威,时而掌声频频,向大家展示了周堂娃们的文明风采。孩子们平时甚少接触的朗诵比赛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舞台,打开了提升人文素养的大门,营造了热爱读书、诵读经典的校园氛围,培养了孩子们对朗诵与读书的兴趣。从这里开始,孩子们勇于展现自我,用书声描绘明天,让读书伴随一生。
家校联动 走进学生内心
“拾光”支教团不仅仅只在学校教授学生知识,更是主动地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通过微信群聊及每日家访,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家长深入交流,并给予相应建议,以期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今年新开展的线上沟通方式克服当地留守、半留守孩子较多造成的家校沟通困难,在家长和学生中获得了积极反响。在家访中,支教团成员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家访中反映出的问题针对具体学生进行谈话交流。在家访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在学校各方面都表现十分优秀的孩子,母亲去世、父亲在外打工一个人独自生活,内心其实十分孤独,在家访后经各老师教研商议与其在外打工的父亲取得联系,将孩子的日常表现和父亲进行交流沟通,也希望父亲能够尽量多的与孩子联系,与孩子拉近心灵的距离。
不舍告别 共同相约未来
8月2日,离别在即,“以爱之名,拾光前行”闭营仪式暨文艺汇演在细雨中拉开帷幕。孩子们大展身手,将这十七天的学习成果以最好的面貌展现给前来观看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最后以全体支教团教师共同演唱的《纪念》作结。17天孩子们课上的积极回应、课下的活泼玩闹一幕幕展现在眼前。演唱作罢,孩子们一拥而上扑在老师怀里哭红了眼眶,一声声不舍的告别牵动了老师们的心弦。“我们一定会去找你们...”一声声坚定的承诺许下他们的未来!
挂牌基地 探索多样化合作
为进一步巩固学院与周堂一中的合作关系,更好的对周堂一中的孩子们形成长线支教帮扶,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周堂一中签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8月2日上午,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周堂一中举行。睢县关工委副主任秦玉岭、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孙琳琼、睢县关工委法制教育指导组组长刘本国、睢县教体局主任王红军、周堂镇镇长蔡猛、周堂镇中心学校校长张军、周堂一中校长范玉玺和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张琳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孙琳琼与周堂一中校长范玉玺共同为基地揭牌,掀开了双方合作的新篇章。未来,双方将探索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例如开展日常线上教学、暑期分批次支教、建立马院书屋等形式,集中双方优势,推进实践育人,形成高校与地方良性发展、互助共赢的良好局面。
用爱,拾取孩子们如光的希望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学院、文法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6个学院的23名支教团成员,3个年级213名中、小学生,17天,408个小时,136个课时,音体美、辩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思政等7门特色课程,56户家访学生,112张家访表……这是2020年暑期,河北工业大学“拾光”支教团在河南省睢县周堂一中用爱写下的数字。
“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努力考上河北工业大学去找你的!”临近分别,一名学生抱着支教团老师不撒手,带着哭腔说出了这句话。这一刻,对于支教团成员们来说,17天的所有困难都变得不值一提。他们用坚守和热爱,诠释了“拾光”的含义:用爱拾起孩子们如光的希望。
特色课程 助力全面发展
周堂一中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学生人数多、年级分布广,但音、体、美等特色课程相对缺失。在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课程的基础上,为多层次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积极性,支教团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辩论等特色课程。在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节奏以及旋律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发掘其音乐才能,一首《起风了》唱出了初闯世间的少年,感叹世界之大,意气风发的模样;体育课主要传授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正确而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为孩子们中考奠定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篮球和军体拳教学增强体质,由支教团退役大学生张思远手把手教授,在教学期间,张思远还给孩子们讲述军旅生活,引发他们对军队的向往;美术课通过教给孩子们简笔画、部分手工作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重在培养发散性思维,锻炼思考能力,以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辩论课程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深度问题和表达能力问题,主要以介绍为主,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少男少女初长成,青春期健康教育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支教团特别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帮助孩子们及早认识自身生理状况和青春期发育现象,正确对待男女性别差异,正视自己青春期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成长是一件美好而值得庆祝的事;心理健康课是针对中小学生经常面对的心理问题而开设的一门课,支教团各心理健康老师在充分了解周堂一中孩子们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除教授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通过心理小游戏、小测试和情景剧等方式向同学们传授心理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敞开心扉,帮助其树立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
思政课程 尽显专业优势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中“拔节孕穗期”的关键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支教团响应国家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政策号召,切实承担思政学子的责任与使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重要讲话内容,在支教活动中系统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支教团成员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倾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多采取感悟式、体验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选取时下热点事件切入,层层深入讲解,寓教于乐,让学生加深印象,通过浸润式的教育将思想道德和社会法治融合教授,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同时,思政课程的开设也促进了支教团教师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加深支教团成员对本专业知识的教学应用,进一步坚定了支教团思政课任课教师播种信念、夯实信仰、提振心灵的理想信念。
趣味活动 丰富课余生活
7月19日下午,炎光渐弱,微风徐起,支教团带领孩子们举办了以“地表最强,乘风破浪”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共进行了拔河比赛、接力赛跑和多人跳绳三项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竞争精神、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赛场上为自己的班级呐喊助威,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会结束,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赢得比赛的荣誉和喜悦,更是共同奋斗的友谊。
7月24日下午,“书声琅琅,筑梦起航”朗诵比赛拉开帷幕,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端坐台下,时而加油助威,时而掌声频频,向大家展示了周堂娃们的文明风采。孩子们平时甚少接触的朗诵比赛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舞台,打开了提升人文素养的大门,营造了热爱读书、诵读经典的校园氛围,培养了孩子们对朗诵与读书的兴趣。从这里开始,孩子们勇于展现自我,用书声描绘明天,让读书伴随一生。
家校联动 走进学生内心
“拾光”支教团不仅仅只在学校教授学生知识,更是主动地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通过微信群聊及每日家访,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家长深入交流,并给予相应建议,以期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今年新开展的线上沟通方式克服当地留守、半留守孩子较多造成的家校沟通困难,在家长和学生中获得了积极反响。在家访中,支教团成员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家访中反映出的问题针对具体学生进行谈话交流。在家访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在学校各方面都表现十分优秀的孩子,母亲去世、父亲在外打工一个人独自生活,内心其实十分孤独,在家访后经各老师教研商议与其在外打工的父亲取得联系,将孩子的日常表现和父亲进行交流沟通,也希望父亲能够尽量多的与孩子联系,与孩子拉近心灵的距离。
不舍告别 共同相约未来
8月2日,离别在即,“以爱之名,拾光前行”闭营仪式暨文艺汇演在细雨中拉开帷幕。孩子们大展身手,将这十七天的学习成果以最好的面貌展现给前来观看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最后以全体支教团教师共同演唱的《纪念》作结。17天孩子们课上的积极回应、课下的活泼玩闹一幕幕展现在眼前。演唱作罢,孩子们一拥而上扑在老师怀里哭红了眼眶,一声声不舍的告别牵动了老师们的心弦。“我们一定会去找你们...”一声声坚定的承诺许下他们的未来!
挂牌基地 探索多样化合作
为进一步巩固学院与周堂一中的合作关系,更好的对周堂一中的孩子们形成长线支教帮扶,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周堂一中签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8月2日上午,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周堂一中举行。睢县关工委副主任秦玉岭、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孙琳琼、睢县关工委法制教育指导组组长刘本国、睢县教体局主任王红军、周堂镇镇长蔡猛、周堂镇中心学校校长张军、周堂一中校长范玉玺和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张琳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孙琳琼与周堂一中校长范玉玺共同为基地揭牌,掀开了双方合作的新篇章。未来,双方将探索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例如开展日常线上教学、暑期分批次支教、建立马院书屋等形式,集中双方优势,推进实践育人,形成高校与地方良性发展、互助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