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由河南省社科联主办,河南科技大学社科联、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与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24年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五)“弘扬河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在洛阳召开。我校副校长王学峰,河南省社科联学会处副处长张勇,中国社科院大学校长助理、历史学院执行院长展龙,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曹玉涛,洛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军,洛阳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史明艳,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阳光,河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闫利春、祖恩厚,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书记段文杰、院长罗子俊,副院长彭小琴、王东洋、崔军伟、教师代表及研究生、本科生等150余人参会。会议由人文学院院长罗子俊主持。
副校长王学峰致辞。他对专家学者及参与者表示欢迎与感谢,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河洛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与黄河文化精髓,承载历史底蕴与文化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与源泉,也是民族精神体现和文化桥梁。面对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挑战,弘扬河洛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与责任。河南科技大学正在加强人文学科建设,获批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出版丛书,发行刊物,获学术界肯定。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交流合作,搭建学术平台,为河洛文化传承和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河南省社科联学会处副处长张勇指出,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创办于 2012 年,已成社科界重要交流平台。今日会议围绕“弘扬河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具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多次强调学习中华文明等。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根文化,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出自河洛地区。深入挖掘研究其蕴含的哲学思想等,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展龙指出,赓续中华文明需传承中华文化。新时代要贯通历史、现代和未来,总结历代国家治理体系历史逻辑,发掘历史底蕴,探寻历史脉络,这既是回归历史,也是回应现实。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正确认识历代国家治理文明程度,把握发展规律,在传承发展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为人类治理文明注入中国智慧,从而在人类历史大变局中,从中华文化传承中探寻国家治理路径,推动现代文明建设。
主旨发言中,洛阳市文物局局长赵晓军称二里头遗址内涵清晰,是中国最早有明确规划的核心都邑等,已迈入夏朝。这里有最早城市主干道网等,其开创的多种制度被商朝继承,构成华夏早期礼乐文明特质。二里头遗址展现了夏朝风貌,对研究华夏文明进程意义重大。洛阳师范学院教授毛阳光分享洛阳石刻文献整理与研究,指出其类型丰富等特点及取得成果,也存在题材重复等问题。发挥洛阳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加强文献共享及理论方法创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河洛学学科、推进河洛文化研究的重要路径,意义重大。河南科技大学王东洋教授指出,洛阳汉魏石经由朝廷下诏刊刻,是十六国北朝早期汉化载体。它加速北朝政治、民族、文教发展,促进探寻历史进程。北朝儒学大家被冠以“石经”称号,营造文化氛围。汉魏石经推动文化融合与认同,有示范引领作用。历代石经见证文教复兴,彰显其重要地位。
本次研讨会为弘扬河洛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搭建平台。学者加深认识,明确方向。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河洛文化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讯员/吴小伦(人文学院) 编辑/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