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院教字〔2007〕70号
各单位,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1.明确方向,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凝炼办学特色,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办学水平。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密切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科类结构,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 加强领导,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服务教学工作,切实从行动上体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意识,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严格工作考核制度,把关注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校各级主要领导及班子工作的核心指标。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形成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各学院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3.突出重心,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教师与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教师教书育人和管理人员服务育人的行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广大教职工树立全员育人、全程培养、全面发展的思想,形成人格示范、学识熏染、潜心向学的良好教风;进一步端正学风,调动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加大投入,切实保障教学经费
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自主办学能力,优化学校存量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各项教学工作必需的经费。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实践、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加大对教学改革所需经费的投入力度。
5.注重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课外并举、校内与校外互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力更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通过文理交叉与学科融合,拓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增加通识教育学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6.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严格新专业申报程序,强化科学论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加快学科建设, 优化师资结构,改善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夯实专业基础。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特色。
7.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和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积极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继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增加双语教学比例,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力加强教材建设,依托省级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鼓励教师编写国家或省规划教材;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探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8.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学分),文科类专业一般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理科类专业一般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25%。推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实习(实训)质量,推行与规范就业实践,推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9. 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学年学分制,增加学生自主选课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员工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优质教学资源
10.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坚持教授、副教授上讲台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本科生授课是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职责。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者不得被聘为教授、副教授职务。连续一学年不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不再聘任。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鼓励教授、副教授投身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各学院为主体,积极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学术讲座。
11.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通过高水平教学指导,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未被聘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一流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业进修和学术会议,支持青年教师同其它高等学校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注重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积累,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鼓励创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通过创建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继续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四、注重教学评建,形成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3.加强教学评估,实现以评促建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评建为契机,不断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实验教学、专业建设、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以及学风等方面专项评估力度,推进教学工作过程优化。定期分类统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分析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14.完善质量监控制度,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与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和教学督导制度。各学院要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动性,加强质量监控制度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断强化教学质量信息过程监控,推进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及专业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动态评估,形成监控渠道畅通、信息反馈及时、信息处理得当与责任追究到位的质量监控系统。
五、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基础建设
15.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加强实验室建设,更新实验设备,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条件,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以各学院为主体,积极拓展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扩大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的覆盖面,开辟一批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满足专业实践需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
16.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
深入推进“数字化工程”,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建立健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定期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电子政务能力,提升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多媒体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多媒体授课资格制度;继续扩大电子图书总量,丰富信息资源;加大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与更新力度,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师生互动网络化。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及时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阜阳师范学院
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