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目标定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型人才;聚焦学科领域中的前沿性、现实性重大问题,强化国际合作,产出学术精品;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知名心理学教学、研究和智库机构。
学科积淀底蕴深厚
学院前身为 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 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 2个心理学系; 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和硕士点,专业型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拥有 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门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方向特色鲜明
学院的学科设置横向交叉,纵向贯通,在众多研究方向上取得世界瞩目的科学发现,成果发表在 Nat Neurosci、Nat Mach Intel、Nat Hum Behav、Nat Commun、Sci Adv、Neuron、PNAS、eLife、J Neurosci、 Cereb Cortex、 Child Dev和《心理学报》等高水平期刊上。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以培养“厚基础、强交叉、宽视野、担使命”的优秀心理学家和专业领域杰出人才为己任,培养学生具有“心理+交叉学科”的创新意识,能够在脑科学、认知科学、智能教育、心理健康促进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基础和应用研究。
学院培养了一批中国心理学领军人物(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游旭群、周晓林、赵国祥等)和世界著名高校杰出学者(美国宾州大学陈欣银)
学科影响声誉斐然
学院历史上的五虎将(张耀翔、萧孝嵘、谢循初、胡寄南、左任侠)对建国后中国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出版了一批经典教材(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产出了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成果,被 Science网站和 Nature专题报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军队特殊人才训练,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共建);承办的《心理科学》《大众心理学》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