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15岁了,我们用一个崭新的网站来为他庆生,在这里展示的不仅有设计学院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也有历届校友的作品以及学院从不间断的教学改革的部分成果。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学特色:实验性的创作意识、艺术和审美感觉的培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同时也昭示了我们的办学宗旨:学习、成长、贡献,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成长进步,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通过一生不断的自我完善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从中获得人生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快乐与幸福体验。一切进步从认识自身的不足开始,因此我们的反思也将从这一刻起步,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正是设计学院一贯倡导的人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设计作为我们的灵魂,始终引领着这个学院的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它在不断的凝聚起一个庄严的承诺,这一承诺充满着为中国艺术和设计教育事业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创造精神。

2019年的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有着一个15岁的少年几乎所有特征,而迎接他的将是这个世界无限的可能,此刻让我们一起来为这个15岁的少年欢呼:青春万岁。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魏劭农

2019.03

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概念是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催生出来的,是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批量生产的新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而中国绵延数千年的设计传统始终是建立在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个体手工艺生产基础之上的,并且形成了以崇尚自然、贴近生活和尽情的发挥创作者个人才艺与性情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与审美体系。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及其相伴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与冲击,以个体手工艺为基础的中国设计传统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与审美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它的主导地位而几近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中国又始终没有完全走完自己的工业化道路,也因此没有能够真正的建立起自己新的设计文化及其审美价值体系,这正是中国当下的设计领域为什么会出现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混乱,做出来的东西总有一种莫名的山寨感的真实缘故。中国设计路在何方,取决于我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未来作何判断、思考与选择,更取决于对未来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教育向何处去的思考与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为自己确立的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文设计,它不仅体现了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传统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文设计事实上也是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个必然的趋势与选择。我们所尊崇的人文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价值理念。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和灵感,这本是中国艺术与设计固有的传统,今天也同样是我们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语境的必由之路。科技是我们时代的特征,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丰富设计的表现力和信息的传播力,并且给人以科技时代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绝不是让技术成为限制和误导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工具。人文艺术始终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也是提升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即审美判断力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人文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旨在引导学生以更深的层次探索和理解有关设计的本质,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再创造,对于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视觉逻辑、秩序和尺度的分析与组织以及对于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感体验的关注与尊重。人文设计需要我们以更具有穿越感的眼光和眼界去看待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设计需要以批判现实的态度和眼光去解决各种现实的问题,同时也要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但是这种传承绝不是引导人们以复古的方式回到过去,而是要将历史和传统融入到活在当下的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去。而更为重要的是,设计是一种对于未来生活及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判断和引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设计师们以多元文化价值认知和判断的角度与眼光去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元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可能性。

设计教育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教会了学生关于设计的技术,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设计是一项能够使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工作,而对于设计师自身来说更是一个实现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追求的是艺术与设计的自由与创造力,我们崇尚的是智慧、灵性与品质,我们所遵循的是至善至美的设计之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始终有着超强的文化再生与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每一次的再生与修复都需要经历一次痛苦的决择和一个同样痛苦的过程,它需要一种面对现实和自己的过去的勇气,更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力,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正需要面对这样一次勇敢的决择和自觉的革新。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和事业,但这却是一项必须去完成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请允许我在此向所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正是你们给予了我们这所年轻的设计学院力量、信心和勇气。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魏劭农

 

2014.05

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来说,设计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问题,设计是一项彻头彻尾的创造性工作,甚至于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设计作为一个专业,无论是其性质还是其边界其实都是很难去定义的,因此设计教育的特殊性或许就在于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教育”。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传统理念和教育模式下的所谓设计专业教育与我们当下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与冲突,正因如此,我们或许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国大学的设计教育专业在国际上的学科排位不断的攀升,但我们设计教育的实际水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整体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当我们的办学目标与方式变得越来越功利的时候,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这个大学根本的任务和责任却几乎已经被人遗忘得差不多了。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为自己确立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人文设计”, 它不仅体现了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历史文脉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文设计必将成为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个必定的选择与发展趋势。我们所提倡的人文设计是将设计与人文、自然、科技及商业相融合,它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而且也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以“国际设计院校联盟”的成立、本科与研究生国际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的专业全覆盖为基础的国际化办学和以项目实践为载体的产学研结合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建立是设计学院近年来在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针对目前国内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的设计专业知识传授方式、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文化视野与国际视野过于狭窄、设计价值观培养的严重缺失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坚持以需求、问题、目标、过程与结果为基本导向,创建了全新的“1+1+1”的设计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即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改革+国际化办学+以项目实践为载体的大学生双创平台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成果,无论是在学生作品的国际获奖、国际顶级专业大展的参展、本科生国际著名艺术与设计院校的硕士录取率,还是在学生的创就业率、设计专利的获得、设计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学生参与学院重大的科研及设计项目人数等方面都名列国内艺术院校的前列。

 

设计教育成功与否,远远不只是取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相反,培养一个拥有专业知识却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对社会实在是一种危害,更不用说是以学校的名义成批的培养了。唯有追求至善至美、崇尚独立思考、创造思维、自由创作、品质追求与责任担当,方为设计教育之道。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魏劭农

 

2017.05

批判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由于特殊的历史机缘,中国的设计教育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专业设计院校和系科的数量还是在校学习设计的学生人数,都已达到了空间的规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原本缺乏现代设计教育根基而又非常迫切的需要通过设计来改变现实的国家来说,设计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原本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是否能够真正培养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设计人才。同样是出于历史和教育传统及背景的原因,中国大学的设计教育始终存在着一种职业化教育的倾向,即以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教授为主,而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的陈旧,更由于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与不合理造成的知识碎片化,使得这种职业化的技术和技能教育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习到做为一名优秀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再加上由于院校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所造成的压力,使得办学的目的与方式变得越来越功利,在盲目追求和比拼所谓学科排位名次的过程中,最终迷失了办学的方向与根本。我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大学设计教育对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与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忽视,对于学生审美价值的判断力及设计品质要求的忽略,对于学生价值观与人格塑造培养的缺失以及对于学生成长的漠视。或许我们都忽视或者回避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设计师的工作对现实和未来都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后果。而培养一个有能力但价值观和审美眼光有问题的人,对社会实在是一种危害,更不用说是成批的培养了。

大学批判精神的精华应该不仅仅是批判他人,更重要的是具有自我批判与反省的能力。让别人反省或替别人反省。通常是一件不了了之和于事无补的事情,而自我反省却是一件从来都不会的落空事情。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取得了许多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绩,但是上文中所提到的关于中国当下设计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毛病,在我们自己身上几乎是一样都不缺,只是表现的形式与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直面问题,深刻反思,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路径,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任何情况下,学生的成长,都应被视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学生的培养都应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始终是在人文设计的基本框架下,从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审美眼光的培育,设计思维逻辑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的扎实训练、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并帮助学生在从发现到认知再到创作表现的过程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而学生的人文情怀、社会担当和独立自由的灵魂塑造,更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

在2015年即将结束的时刻,设计学院获得了一次非常特殊与难得的机会,就是被华东师范大学列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院教学功能、标准和秩序的重建。改革的结果不可预计,但勇于探索和实验,不断的改革创新却应该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不变的精神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6.02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学生毕业展既学院十周年纪念展序言

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新生的设计学院来说,实在是太过短暂了。大学的文化及其特质与辨识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在一个大学文化趋同的时代中,这种文化特质的识别就变得更加的困难了。而艺术与设计教育最忌讳的恐怕就是趋同化了。当人们不断的质疑中国的设计为什么多年来始终进步缓慢,与世界的距离为什么会越拉越大,为什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走得如此艰难,或许我们可以从每年中国设计院校毕业设计展中看到的那些铺天盖地的KT板上找到答案,问题并不在展示的形式上,而更多的是出在KT板上所呈现的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关于设计教育的理念上。做一届没有KT板的毕业设计展,这是我们在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给自己出的一个题目,当然我们想要告别的,绝不仅仅是KT板本身。

今年的毕业设计展与其说是对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十周年教学工作的一个回顾性的总结,不如说是一场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全面的反思,在我看来,它所暴露出来的我们在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远比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要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它更像是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设计与设计教育未来的一种思考。学校除了交给学生关于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获得一个分数和一张毕业文凭外,还能给学生什么,这些学生将来在他们的设计与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他们对中国设计的未来意味着什么,这些看上去似乎是超越了设计教育本身的问题,事实上需要我们去更多的思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大学教育,它与纯粹的职业教育原本就是有区别的。

作为大学的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关于专业的知识、技术及操作技能,而是要让学生拥有判断设计品质的眼光,因为品质是设计最重要的东西,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问题,对设计品质的判断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设计师的文化视野、艺术修养、生活情趣和审美判断力。大学的设计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拥有的设计思维的方式和体系,这是一种建立在逻辑分析、情感体验、生活积累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大学的设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成功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层面上,而更多的是要鼓励学生实验创新的精神,设计永远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有自己的想法永远比别人现成的答案重要得多。大学的设计教育同样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设计的价值理念,而这样的价值理念往往也是超越了专业本身的,甚至于上升到人生观和关于设计师本身的人格塑造层面,对于设计师自身来说,每一项设计工作都是一个实现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面向未来是大学设计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用现实的眼光教会学生处理现实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学生从毕业那刻起,就已经失去了走向未来的可能性。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师是未来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以面向未来的眼光超越现实是一个优秀设计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阶段学习的意义就是要为实现未来的梦想做好必要的准备,未来永远属于有梦想并且为实现梦想做好了准备的人。看的远才能走得远,设计如此人生亦如此。

此时此刻我所期待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下一个十年的毕业设计展,对于一所如此年轻的学院来说,没有什么比成长更重要的事情了。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4.06

ECNU人文设计系列丛书学生作品集序言

尽管对学生作业和作品水准的评价,并没有被列入国内现行的设计学科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但学生的作业和作品仍然是一所设计院校实际教学水准和教学理念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在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整理出版了这本学生作品选集,我们希望能够将此作为对学院十年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观察点。十年来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始终践行人文设计的教育理念,我们鼓励的是学生实验创新和自由创造的精神,我们崇尚的是关于设计的智慧、灵性和品质。我们之所以将这本学生的作品集取名为《无界与无限》,是想告诉我们的学生,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不久前艺术与设计学科分别被上升为一级学科,这给国内设计院校学科建设的调整和发展创造了一次机会,同时也向国内为数众多的设计院校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与其他并列的一级学科相类比,设计学科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很难直接参考其他一级学科的建设经验来架构和设计自己的学科体系与工作路径。在我们着手学科建设的规划与设计之前,认真梳理一下我们的艺术和设计教育所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或许是一件更为重要和急迫的事情。

百年前当现代意义上的设计与设计教育理念开始被引入中国时,中国并没有大工业生产和现代艺术这两个西方现代设计与设计教育赖以生存的背景,这也正是为什么尽管诸如象包豪斯那样当时西方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也曾一度被引入中国,并一定程度上影响过中国现代的设计和设计教育,但却始终未能真正主导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上世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的设计教育始终是在以美术基础训练与平面图形图案及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主导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甚至仍在影响着中国当下的设计教育。中国真正的设计教育革命是在最近三十年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和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发生的,它迅速拉近了中国与世界设计教育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避免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设计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变得越来越功利,同时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也使得设计教育越来越偏离了人文精神和以自由创作为基本导向的艺术与审美的价值理念,而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的设计教育学科体系和教学组织体系直到今天还未能真正的建立起来。

与设计本身一样,设计教育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化层面思考的问题,而正如中国因为没有自己的汽车文化,因此始终无法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设计风格及真正有号召力的汽车品牌一样,中国的设计与设计教育因为文化层面思考的缺位,导致了其主体价值理念的缺位,这个致命的缺陷可以从现行的中国设计教育学科评估与排名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上集中的反映出来。设计教育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关于设计的知识点和技术手段问题,而是关于设计的品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审美判断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甚至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中国眼下真正缺乏的并不是中低端的设计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而是高端的复合型的创意设计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引领未来的眼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育中鼓励学生实验创新的精神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永远要比教会学生以现成的答案和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要重要得多。在学科建设中专业及专业体系的建设固然很重要,但专业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更重要,更符合国家和市场对复合型高端创意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学生是教学关系中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与成效。教师首先要面对当下学生存在的一些群体性的问题,其中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以及缺乏逻辑思辨能力等是最为普遍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加以群体性的引导。而对于作为个体的学生而言,更要注意对其潜质的发现和引导,作为一名设计教师实在是没有什么比教出一班千篇一律的学生更可悲的事情了。

在当前关于设计学科建设的讨论中,中国特色是被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似乎从未提出过关于中国特色的文化命题,但是中国人却确确实实的创造了被全世界所称道的拥有极高的文化和审美辨识度的文化与艺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元素或符号简单的复制粘贴到今天的艺术与设计中去,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找到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和元素融入到当下及融入到世界当代文化与艺术对话语境中去的设计语言和路径。与此同时,我还必须避免将当下中国在设计和设计教育中存在的许多落后的东西以中国特色的名义和包装保留下来。

作为一种过程教育的设计教育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是一门关于设计教育的科学,甚至无法归纳出一个统一的教法或教学模式,设计教育的真正价值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之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和思想。设计也不是一种可以仅仅坐在课堂里就能学到的东西,设计的本质是对生活和自然的认知与体验,是对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情感与体验的尊重,设计最终成就的是作为一个设计师自身的完美塑造,而这正是我们设计教育最终所要完成的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4.06

ECNU人文设计系列丛书基础教学学生作品集序言

《观察与试验》收录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基础教学课程中部分学生的作业,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近年来学院在基础教学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的一次总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设计教育基础训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无非是素描头像和静物色彩再加上“三大构成”的训练,这些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方式,如果方法得当,仍然是会有一定效果的,然而对于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仅仅完成这样的训练似乎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这些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从今后的设计专业学习和作为一名未来设计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培育和训练的角度,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设计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日后的思维方式、审美眼光,甚至于创作态度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朱小明教授和他带领的学院基础教学团队近年来在设计教育基础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其核心是希望通过对学生在“看、想、做”三个方面的系统性训练,引导学生在观察与体验,分析与思考,创作与表现三个关键性的训练环节上,感受和领悟到艺术与设计思维的基本逻辑和态度。事实证明这样的训练方法是非常有成效的。而强调创作的实验性,也是这项基础教学改革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方面。在设计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解决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固然很重要,但是引导学生以面向未来的态度进行实验性的探索和思考或许更为重要,因为今天的大学培养的是明天的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一贯重视学生艺术修养、审美眼光和人文态度的养成,我们始终认为对于学生的未来,这些也许比专业技术的训练更为重要,它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头脑和眼光一旦出了问题,是救都救不回来的。审美判断力和对设计品质的把握,以及对事物始终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和实验冒险的创新精神再加上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都是一个优秀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头脑、眼光和经验的积累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定拥有的优势条件。而在当下学校的设计教育中学生却成了只会做“辅助设计”的电脑操作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眼光和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基础教学改革,或许对我们整个设计教育和创新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的调整都是有所启发的。我们对于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设计基础教学的训练模式和方法也绝不会仅仅只有一种,而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探索和实验的精神,我们就可以走得更远。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4.06

ECNU人文设计系列丛书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文化与艺术场馆设计作品集序言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负有了文化传承与开创引领之责任,所谓文化的再现与重构,即是此种责任之体现。文化的力量源于其价值理念的传递,文化的魅力所在则往往体现于人们从中获得的审美经验与感受,而文化再现与重构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再现与重构是我们在承担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足迹馆设计任务时确立的基本设计思路。城市足迹馆是上海世博会五大主题展馆之一,总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场馆的面积体量居世博会五大主题展馆之首,场馆改造前是一个大型潜艇组装车间的厂房。我们为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确立的主题是“理想的城市”,源自于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藏乌尔比诺国立美术馆),以此来回应本届世博会的主题“美好城市,美好生活”。如何才能让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的普通观众,通过城市足迹馆的展示,了解到世界各国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城市文明发育成长的历史足迹及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我们既不想将它设计成一个世界城市发展历史的展馆,也不希望将它设计成一个简单孤立的展示各种有关城市发展历史文物或建筑物的博物馆。在主题演绎中我们首先梳理了本馆展示方案设计的主线,即城市与城市中的人和人的生活及其产生的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出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中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于城市和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于后来者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既有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城市与城市生活的理想,也有人们面临城市和城市生活的种种现实的挑战和危机所做出的应对与选择。

场景搭建、文物展示和多媒体科技手段,是城市足迹馆陈列展示设计的三个主要的元素和载体,三者之间如何构成有机的组合关系,陈列展示的内容逻辑和形式逻辑如何统一,如何形成内容多元、视觉层次丰富而又统一的空间感和有内在逻辑的视觉秩序,是我们在陈列展示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尝试了将实体的场景搭建与具有透视效果的大幅面壁画作品配合使用的方法,使实体的场景搭建在空间上得到了充分的延伸。文物被置于相关的环境和背景氛围中加以展示,有助于观众更好的理解和体验文物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的真实环境。在高科技多媒体展示方式的运用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我们原来为城市足迹馆设计的大型多媒体3D投影幕墙《清明上河图》(后被移植于中国馆,成为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在我们的原设计方案中,这件《清明上河图》3D投影幕墙是与相关的实体场景搭建和文物展示配合在一起展出的。对于展示设计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技术手段的本身,而是研究技术手段如何被最合理运用的问题,即设计出最佳和最稳定可靠的展示效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陈列展示的内容。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的设计中,我们力图尽可能的营造出一种对话语境中的叙事效果和氛围,这种对话既是空间意义上的,也是时间意义上的,而更重要的是实现观众与展览之间的有机互动。事实上对话和互动的语境设计正是我们探索实现再现与重构人类城市和城市文明发展进程并由此而传递出其内在的文化精神价值和审美体验最有效的方式。

几乎就在我们进行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设计的同时,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还承担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的设计任务,这是一座至今为止仍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展示河口地区独特自然环境及资源风貌以及重大经济民生和防灾防汛工程建设的科技馆。河口地区对于一个国家和像上海这样典型的河口城市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最先提议建设河口科技馆的是我国著名的河口海岸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吉余院士,陈院士的提议得到了地处上海长江河口地区的宝山区领导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高度重视,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很快编写出了河口科技馆的陈列内容。然而对于我们学院的设计团队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河口科技知识非常的专业,要让普通观众理解其中的专业知识绝非易事。其次河口科技馆的选址是在位于长江口湿地公园内一块极不规整的地块上,那里曾经是废弃钢渣的堆积场,地质情况极为复杂,设计和建设的难度非常之大。我们在进行了大量的河口科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现场做了充分的勘察与调研后,做出了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及陈列展示设计的完整方案。这一次我们需要再现与重构的是河口地区的自然风貌、重大工程建设和关于河口科技专业知识的体系。

河口科技馆的设计体现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一贯践行的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考虑到河口科技馆建在湿地公园里,我们在科技馆巨大的弧形屋面上覆盖了自然草皮,使科技馆主体建筑与周边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融于一体,并且具有降温防漏的功效。此项设计曾在当年的一次专家评审会上遭到了专家们的质疑,然而专家们的意见却并不是针对设计本身的,而是提出在如此陡峭的大面积弧形屋面上铺设自然草皮,目前在国际上并无先例,记得我在那次评审会上曾不无冲动的争论道,如果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就不能做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了,也就不会有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了。幸好覆盖了青草的河口科技馆的屋面建设工程最终按我们的设计方案建成了,如今在历经了近四年的风雨洗礼后依然安然无恙。我们在河口科技馆中所做的另一项尝试是将相关的展项完全置于在科技馆室内再现的河口地区自然风貌的仿生环境中展出,其中的自然环境厅甚至没有一块展墙和隔断,使观众能够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到河口生态环境的自然美感,并由此而产生对河口自然环境的丰富联想和好奇感。

在整个河口科技馆的设计中,我们始终贯彻了科学知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视觉效果的审美性和参观过程的舒适性及其所谓“三性统一”的设计原则,力求在审美的叙事和对话语境中再现与重构河口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相关科学知识的体系架构。

本集收录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近年来设计的部分公共文化类型项目实践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我们从设计的角度对于文化再现与重构问题所做的探索,事实上我们所看重的并不是这些具体的设计成果本身,而是在参与这些设计和相关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对于文化及其传播方式的学习和认知,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们积累和丰富设计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他们对文化和设计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而设计教育的有效性及其意义和价值所在正是体现在这样的过程之中的。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4.06

ECNU人文设计系列丛书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城市与乡村更新设计作品集序言

项目实践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1+3”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1+3”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课程体系改革加上工作营训练、暑期海外学校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方案。本集收录的是近年来设计学院的学生在参与学院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部分作品和成果,这本作品集从某种意义上,是对这些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记录。与商业性的设计公司和机构不同,大学在承担设计项目时,往往带有学术研究的背景,因此在本书所选择的项目实践案例中,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近年来正在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及其部分应用性的成果。

城市更新设计是设计学院研究生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我们之所以要建立这样一个研究方向,是有感于国内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许多城市在其改造的过程中,几乎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特征,这种集体性的城市文化失忆症,使得中国为数众多的城市变得千遍一律,几乎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视觉魅力和文化审美的价值。我们在城市更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出了有关城市缝合的基本理念,其重点是要在城市更新改造设计的过程中,使新旧之间得到融合。这样的观点既不同于彻底的拆毁重建,也不同于简单的以修旧如旧的方法,使新城与老城之间或新区与旧区之间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而造成城市区域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修旧如旧的方法,在城市中文物性建筑保护和历史性街区的修复工作中是无可非议的,但它却并不适合一般综合性的城市旧区改造,因为城市是一个在不断生长中的综合体,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留下其值得保护和记忆的文化视觉元素,如果忽略了这种客观现象,而仅仅选择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某个历史时期去做所谓修旧如旧的改造,那么就会将城市发展和生长的真实过程抹杀掉。事实上眼下我们在许多城市中几乎都可以看到的那些不伦不类的假古董,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观点和改建方法所造成的。以城市缝合理念为主导的城市更新设计的关键,是在寻找到城市生长与情感记忆中的关键性元素的同时,在新旧城市和区域改造的过程中,找到它们在功能上的内在联系。对旧城和旧区单纯意义上的保护,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找到城市发展过程中新旧功能之间的联系,将旧城改造自然的融入到城市发展新的功能需求中,才能真正得到在合理的功能使用中更加有效和现实的保护好老城与旧区的功效。在项目实践中,我们从早期参与上海田子坊、M50艺术创意园区、设计工厂(原上海面包厂)和DOHO创意园区(原上海煤球八厂)的更新改造设计到后来的上海东外滩地区的改造、普陀区枣阳路改建、虹口区嘉兴街道及航头下沙旧厂区的改造、法国里昂市旧区改造等规划设计项目,始终如一的践行了我们的学术观点和设计风格。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中国乡村风貌的保护与乡村更新改造设计是我们学院近年来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城镇化建设是中国下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能否真正成为中国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关键在于在正确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对其基本发展模式的定位与设计。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城乡差别巨大的国家中实施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规划设计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涉及到政策法规、行政管理、社会结构组织、社会保障及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设计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文化和卫生医疗体系的重构等等方面的综合设计。这其中,城乡关系的处理,是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风貌的保护与乡村更新改造建设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大量现代化小城镇的不断涌现,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向中国广大的农村腹地蔓延扩张,城市的建筑与布局形态被不加选择的直接植入到乡村,而乡村中成百上千的自然村落则因此被拆毁或在自生自灭的状况中消亡。世代以土地为生而缺乏城市生活教育背景和生产工作技能与经验的农民被迁入到完全陌生的城镇中生活,这在城市化建设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所埋下的隐患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传统的自然村落在人地关系的处理方面,集中的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与文化审美的价值理念。在传统自然村落中留存下来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还是从未来新型城镇建设的结构布局,以及城乡关系构建和生态环境与人文体系的重建等角度出发,都是极具保护和利用价值的。事实上在大多数城市由于在改造过程中忽视历史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而已经变得千遍一律的时候,保护中国乡村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已经是我们保护与传承视觉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机会了。

“三个循环”的理念,是我们在中国乡村建设与更新设计的研究和项目实践中始终遵循的基本思路。所谓“三个循环”是指在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贯彻和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经济循环发展和社会循环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生态循环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水力、生物质能及当地可以利用的生态建筑材料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通过尽可能减少不可降解的材料、化学制品及生活垃圾等因素对农村土壤、水系、空气、居住环境造成的污染等方式,运用乡村建设中“能量守恒”的科学计算方式和设计模式,将乡村建设纳入到自然生态循环的体系中去进行。乡村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是通过重新构建以现代农业、农产品精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农村产业链,并通过土地消耗减量、农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现代产业经济与城市商业和市场经济一体化架构等方法,在实现农村经济自然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转型。实现乡村社会循环发展的核心,是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和生产方式体系的过程中,创造农村再就业的机会,并通过将农民身份转换为现代农场和农庄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及农村服务业的服务人员,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社会的同步发展。

功能定位是乡村改造与更新设计的一个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居住、生产和乡村休闲旅游三大功能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是我们团队在乡村改造和更新设计项目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将城市居住小区的建筑和布局形态直接植入乡村的做法,显然和乡村的自然风貌不协调,也是造成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遭到整体性破坏的主要原因。依据当地乡村居住的实际功能需要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在对当地乡村原有民居及其村落布局形态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改造和新旧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建筑的技术手段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及环保节能的综合设计,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商业布局以及教育、医疗及文体娱乐和养老等综合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此来改善和提升乡村居住与生活的整体品质,应该成为乡村居住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基本主流。以现代产业农业及农产品精加工业为核心的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为依据,以大力推广现代农场、集体农庄和私人租赁农庄及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的建设为抓手,重新定位乡村农业生产配套及服务设施建设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乡村更新改造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是中国农村正在迅速兴起的新型农村服务产业,它不仅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的一种重要补充,也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乡一体化经济产业链形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引导农村建立良性和多元的就业环境及中国传统乡村和农业文化的体验与传播等方面同样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事实上只有将乡村风貌保护与更新改造问题纳入到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功能布局中去思考,才能真正获得机会和成效。

乡村改造与更新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特定的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和整体功能定位所决定的,这也是不同地域的乡村在空间与形态上形成各自不同的风貌与风格特征的主要依据。如何在城、镇、村的空间秩序编排与形态布局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以及城、镇、村之间交通构联的组织方式和水系改造及绿色廊道的设计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在乡村建设的空间、肌理及形态布局设计中需要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一贯坚持的自然、科技与人文三结合的设计原则,在我们所承担的乡村更新改造规则设计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引领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改造的进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以农村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的运用,是缩小城乡差别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团队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在乡村居住环境改造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新能源应用的技术设计、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精加工的技术应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应用以及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乡村管理及安全和防灾系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政府、企业和农民,是中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三个直接相关的利益方。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改造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三方利益与责任的平衡。因此我们团队在研究相关项目案例的可行性实施方案时,提出了所谓“三得利”的原则,即只有在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的基本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并承担起各自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时,项目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地实施。所谓政府的利益,无非是项目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意志,并且符合政府的各项相关政策法规与建设指标的规定要求。而作为参与项目投资或项目运营的企业,则通常将利益评价的重点,放在盈利和实现财务平衡的方面,由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更新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吸纳民间企业和商业资本的投入,因此城镇和乡村建设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的投资及经营模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项目本身不能在投资方预期的时间内实现其财务平衡,并从长远角度无法让投资方看到盈利希望的话,那么项目就会失去企业的投资兴趣。然而对于城镇和乡村建设来说,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动荡和政权更替,无不都是因为农民问题而引起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农村的土地改革最终取得了政权,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也是由于在改革初期,率先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由此奠定了三十年快速发展的社会基础。如果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建设不能使中国的亿万农民从中获得根本性的利益,甚至于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伤害的话,那么不仅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会很快失去发展的动力,甚至还会面临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全面崩溃的危局风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保证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效应,才是中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改造计划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短缺和专业人才匮乏必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更新改造进程中的一个发展瓶颈。乡村更新改造成功的重要前提,是要在中国广大农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再教育,一方面使得乡村的管理者拥有正确的发展和建设以及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是要让数以亿万计的农民拥有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的从业素质与技能,某种程度上这要比单纯的解决农村福利保障问题更为重要。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真正了解和懂得中国农村问题及乡村更新改造问题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新农村的管理人才。中国为数众多的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应该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更新改造人才培养的历史性责任与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关于中国东部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新三线”城市带建设研究课题提出于二年前。本课题研究的源起,是在全球城市发展和竞争背景下提出以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和城市群为辐射,以贯通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城市和城市带为基本轴线的城市和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构想。所谓“新三线”建设的基本构思包括了中国东部太平洋西岸滨海岸线城市带的布局研究、中国东部地区高铁沿线经济带城市群发展布局研究以及运河文化休闲旅游城市带和城市群发展布局研究这样三条主线。

中国东部地区太平洋西岸滨海岸线城市带布局研究的重点是以国际航运中心上海为核心,以港口、航运中心及沿海休闲旅游度假城市的规划建设为抓手,探讨中国太平洋西岸沿海城市带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从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视角来看,沿太平洋、沿大西洋和沿地中海地区的城市都是最具竞争力和魅力的城市,而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缺乏海洋战略的意识,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封海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沿海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拥有太平洋西岸最佳的区域优势、经济实力及综合资源优势,但除了少数几个沿海港口城市外,整个区域的大部分沿岸地区仍然处于基本荒芜的状态,如何通过沿海城市和城市带的建设将其巨大的潜在能量释放出来,对中国未来面向太平洋的海洋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学院近年来所做的江苏省启东市海上未来城规划设计方案及浙江省舟山海岛旅游规划设计等方案,都是在这一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深化出来的应用型实践项目。

中国东部地区高铁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战略布局研究,力图规划出东部地区高铁沿线城市和城市群整体协调的发展战略格局,以避免由于城市间各自为政,发生同质化和重复化建设与竞争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运河文化及休闲旅游城市带的空间布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是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城市功能定位,重新调整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模式。京杭大运河曾经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沟通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中国最早形成的以京杭大运河为经济和文化纽带的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区域。然而随着京杭大运河漕运功能和作用的衰落,运河及运河城市文化也随之退化。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以沿运河城市和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功能的打造为抓手,将原本依靠漕运功能繁荣起来的运河城市带和城市群在空间布局上重新串联起来,依靠文化和休闲旅游的新的功能驱动,恢复和重新激活这些城市和沿线乡村经济与文化的活力。与此同时通过重建运河与周边自然水系的联系,修复和改善运河沿岸的自然生态环境。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还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角度以及未来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线的城市功能发挥的角度出发,运河文化旅游城市带和城市组群,都将发挥出具大的潜能。

中国东部地区“新三线”建设发展的整体战略构想,力图梳理出中国东部新三线城市群发展布局中超大型城市、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序列,将中国海岸港口及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带与高铁经济城市带和运河文化休闲旅游城市带结合起来,形成资源互补,功能多元,互动发展的战略格局,充分发挥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核心功能和辐射功能,在中国东部地区打造出太平洋西岸最具竞争力和城市特色魅力的城市群。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及其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永远是设计师必须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和困惑,而设计师工作的真正价值也许就在于最终能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事实上这也是设计师工作中最难的部分。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参与这些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感悟到作为一名设计师的责任与操守及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4.06

2014年中国城镇与乡村更新设计国际论坛主题发言(原文刊在光明日报学术版)

城镇与乡村建设的双重困境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下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中国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在正确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对其发展模式的定位与设计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城乡差别巨大的国家中实施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规划设计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大量现代化小城镇的不断涌现,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向中国广大的农村腹地蔓延扩张,城市的建筑与景观布局形态被不加选择的直接植入到乡村,而乡村中成百上千的自然村落则因此被拆毁或在自生自灭的状况中消亡。世代以土地为生而缺乏城市教育背景和生产工作技能的农民被迁入到完全陌生的城镇中生活,这在城市化建设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所埋下的隐患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传统的自然村落在人地关系的处理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与文化审美的价值理念。在传统自然村落中留存下来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还是从未来新型城乡建设的结构布局,以及城乡关系构建和生态环境与人文体系的重建等角度出发,都是极具保护和利用价值的。事实上在大多数城市由于在改造过程中忽视历史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而已经变得千遍一律的时候,保护中国乡村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已经是我们保护与传承视觉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机会了。问题是单纯的提出保护的理念和口号,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由于功能的衰退而引发的自然村落迅速消亡的问题,只有找到新的功能要求和定位,将乡村的改造融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布局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在合理的功能使用中更加有效和现实的保护自然村落的目的。

“三个循环”的建设理念

所谓“三个循环”的乡村更新设计与建设理念是指在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贯彻和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经济循环发展和社会循环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生态循环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水力、生物质能及当地可以利用的生态建筑材料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通过尽可能减少不可降解的材料、化学制品及生活垃圾等因素对农村土壤、水系、空气、居住环境造成的污染等方式,运用乡村建设中“能量守恒”的科学计算方式和设计模式,将乡村建设纳入到自然生态循环的体系中去进行。乡村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是通过重新构建以现代农业、农产品精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农村产业链,并通过土地消耗减量、农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现代产业经济与城市商业和市场经济一体化架构等方法,在实现农村经济自然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转型。乡村社会循环发展的核心,是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和生产方式体系的过程中,创造农村再就业的机会,并通过将农民身份转换为现代农场和农庄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及农村服务业的服务人员,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社会的同步循环发展。

建立农村服务业与城乡商业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是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更新设计与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中国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与商业模式的不协调。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建立城乡商业一体化的市场与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同步一体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科技与教育水平的落后是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引领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改造的进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以农村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先导的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是缩小中国城乡差别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乡村居住环境改造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新能源应用的技术设计、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精加工的技术应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应用以及智能化的乡村管理及安全和防灾系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及服务的推广、普及和运用,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助推器。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及由此而造成的农村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的短缺和专业人才匮乏必将成为中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发展瓶颈。乡村更新改造成功的重要前提,是要在中国广大农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再教育,一方面使得乡村的管理者拥有正确的发展和建设以及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是要让数以亿万计的农民拥有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的从业素质与技能,某种程度上这要比单纯的解决农村福利保障问题更为重要。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真正了解和懂得中国农村问题及乡村更新改造问题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新农村的管理人才。

乡村功能的重新定位与设计

居住、生产和乡村休闲旅游三大功能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应该成为乡村改造和更新设计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将城市居住小区的建筑和景观布局形态直接植入乡村的做法,显然和乡村的自然风貌不协调,也是造成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遭到整体性破坏的主要原因。而依据当地乡村居住的实际功能需要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在对当地乡村原有民居及其村落布局形态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改造和新旧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建筑的技术手段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及环保节能的综合设计,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商业布局以及教育、医疗及文体娱乐和养老等综合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此来改善和提升乡村居住与生活的整体品质,应该成为乡村居住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基本主流。以现代产业农业及农产品精加工业为核心的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为依据,以大力推广现代农场、集体农庄和私人租赁农庄及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的建设为抓手,重新定位乡村农业生产配套及服务设施建设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乡村更新改造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是中国农村正在迅速兴起的新型农村服务产业,不仅是农村产业的一种重要补充,也是城乡一体化经济及产业链形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引导农村建立良性和多元的就业环境及中国传统乡村和农业文化的体验与传播等方面同样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事实上只有将乡村风貌保护与更新改造问题纳入到城镇与乡村建设的整体功能布局中去思考,才能真正获得机会和成效。

乡村空间与形态设计的肌理和尺度

乡村建设的空间布局、肌理、尺度及形态设计是乡村更新设计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乡村改造与更新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特定的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和整体功能定位所决定的,这也是不同地域的乡村在空间与形态上形成各自不同的风貌与风格特征的主要依据。如何在城、镇、村的空间秩序编排与形态布局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以及城、镇、村之间交通构联的组织方式和水系改造及绿色廊道的设计等等,都是乡村更新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得利”乡村更新设计与建设原则

政府、企业和农民,是中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三个直接相关的利益方。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改造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三方利益与责任的平衡。所谓“三得利”的原则,即只有在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的基本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并承担起各自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时,建设项目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地实施。所谓政府利益,最重要的是项目建设能够充分体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意志,并且符合政府的各项相关政策法规与各项经济及建设指标的规定要求。而作为参与建设项目投资或项目运营的企业,则通常将利益评价的重点,放在盈利和实现财务平衡的方面,由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更新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吸纳民间企业和商业资本的投入,因此城镇和乡村建设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的投资及经营模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建设项目本身不能在投资方预期的时间内实现其财务平衡,并从长远角度无法让投资方看到盈利希望的话,那么建设项目就会失去企业的投资兴趣。然而对于城镇和乡村建设来说,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如果中国新一轮城镇化与乡村建设不能使中国的亿万农民从中获得根本性的利益,甚至于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伤害的话,那么不仅中国的城镇化与乡村建设会很快失去发展的动力,甚至还会面临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崩溃的危局风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基本诉求,创造一切机会保证农民能够从城镇与乡村建设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中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改造计划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与乡村建设道路中,如果能够正确的定位城镇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并将乡村风貌保护与更新改造问题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功能布局中去,那么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非但不会以牺牲乡村为代价,相反能够为中国乡村风貌保护和更新设计赢得一次现实的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4.11

核心问题:

城市与人的关系问题(过去、现在、未来)

主要关注点:

城市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与需求
人对环境的体验与感受

基本要素:

符号与叙事(符号的解构与重构及文学的叙事性)
时间与空间(时空关系的转换)
融合与缝补
记忆与情感

评估要素:

  • 区位与交通
  • 人口因素(人口基数、人口结构、人口移动的基本依据、行为模式的场域分析)
  • 人文价值评估(文化基因分析、历史与现状)
  • 商业价值评估(商业价值与投资效益)
  • 环境评估(自然与生态、生活与工作)
  • 技术评估(技术与技术路线分析)
  • 资源评估
  • 政策与法规及其他限制性条件和因素评估
  • 影响力与风险评估
  • 目标与价值评估(灵魂和精神的塑造、价值链的构建与生成、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设计分析要素:

  • 功能与空间(职、住、商、旅、文)
  • 环境与尺度
  • 肌理与形态(生态肌理与文化肌理)
  • 风格与细节

研究工具:

  •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数据与可视化)
  • 基于个体体验的分析
  • 基于人文基础学科的分析(人文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符号学、人口学、统计学)

学科基础:

  • 城市设计
  • 城市规划
  • 城市发展史
  • 建筑学
  • 建筑史

相关学科:

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商学、管理学、旅游学、科技学、宗教学

艺术修养:

艺术史、设计史、当代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诗学

规划师和设计师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甲方与乙方

 

设计师是一种媒介:

 

将城市的物理变化转化为人的情感体验和化学反应

城市更新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

  • 眼光与眼界(观察力<整体与细节>、判断力、鉴赏力和敏感性)
  • 知识和视野
  • 想象力与思维能力
  • 系统的整合能力与控制能力(而非碎片化的构建)
  • 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语法、逻辑、修辞)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8.09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和图像信息所包围的世界中。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几个重要的“读图时代”,一次是出现在人类史前时期,在人类有文字之前,另一次是出现在中世纪,宗教需要借用大量的图像来向目不识丁的人们传播神的旨意和神奇。这些重要的“读图时代”无一例外的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及其传统,无论是史前的洞穴壁画、西方中世纪教堂中的玻璃画、圣经中的插图还是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都莫不如是,这其中的缘由说来也很简单,因为这些图像都是由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工匠们依据同样是最优秀的作家和人文主义学者所提供的文本造就的,也就是所谓的“图文并茂”的意思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图像对人文的传播,而这种传播更是曾经很多次的将处在低谷之中的人文的历史重新改写过来,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文艺复兴了,那是一个伟大的艺术人文时代。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这个新的“读图时代”源自于技术的进步和由此而产生的对技术的崇拜,这种崇拜的狂热性一点都不亚于历史上人们对于任何一种宗教的崇拜。尽管如此,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我们时代中的那些最优秀的图像作品,仍然是艺术、科技和人文完美结合的产物,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读图时代”的未来,它终将摆脱对单纯的技术进步的盲目崇拜并孕育出一个崭新的更加多元和灿烂的科技人文时代。

编辑出版ECNU视觉人文传播丛书的起因是希望能够用建立当代视觉人文图像的方式来帮助建立设计学科的视觉图像体系。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在人们对于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的期待声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其规模扩张之迅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从遍布全国各地的艺术与设计院校中毕业,而与此同时设计教育的水准都是十分堪忧的。与大学中成熟的学科相比,设计学的学科体系至今尚未完整的建立起来,无论是学科基础的建设还是学科前沿的探索,都还存在许多的空白,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设计教育不仅缺乏大量合格的教师,就连合格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却是十分匮乏的,相反大量劣质的教材和图像资料却充斥市场,这对于本来就没有多少鉴别能力的学生甚至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对于设计学科而言,以图像的形式来建设学科,同以文本的形式来建设学科其实是一样重要的,在我们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中,甚至显得更加的重要和急迫,而在一个图像信息已呈爆炸之势的时代,以图像建设学科的工作甚至于比以文本建学科的工作难度更大,更加需要假以时日,而以什么样角度和眼光来选择图像文本无疑是最为重要的。ECNU视觉人文传播丛书选择了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和视觉艺术与文化工作者,试图以他们的眼光与角度来从事这项工作,这些年青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大都是在他们各自所从事的视觉艺术创作以及相关科研和教学等领域中已经展露头角和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人,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眼光和角度来选择好的图像资料给更年轻的一代观看,而他们自己对于视觉艺术与文化的观点和态度,也将通过他们所选择的图像资料传达给我们。本丛书或者叫做系列图册,将首先从品牌、设计、传播及公共艺术等四个方向入手,陆续推出视觉人文的图像系列。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两位多年的朋友,锦绣文章出版社的王刚与徐明松先生,正是由于他们二位对于当代艺术人文图像敏锐而独特的眼光,才使得这套系列图册得以如此顺利的出版面试。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0.07

上海自开埠以来在中国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并因此而在这个国家中确立了一种特殊的地位与身份,成为新潮、时尚、摩登和洋气的代名词与风向标。即使在战乱和政治的高压期,这座城市也从未丧失过这些特征,而在其后,人们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这座城市所积淀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以其强劲的文化传播力使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广泛地影响着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而这种文化传播力的核心部分除了电影、音乐、戏剧、戏曲、文学和艺术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海派艺术之外,更重要的却是由其商业及商业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所构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比纯艺术与文化更加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态度甚至文化观念,这也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的性质及其功能定位所决定的。20世纪上半叶,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与工商城市,其工商业发达的程度不要说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就连像日本东京这样的城市也只能是望其项背。上海是中国最早引进并消化了西方现代商业模式的城市,激烈竞争的商品市场,具有购买力的消费群体的形成,以及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力的消费群体的形成也使上海最早地成为了一座消费型城市,并因此而形成了商业文化的消费需求与市场。以印刷技术为龙头的相关技术、材料和产业的引进与发展,为商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报刊杂志及广播等现代传媒业的发达,为商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媒介与载体。华洋杂处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态带来的东西方商业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产生了多元而丰富的传播手段和语言,人们在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商业广告中既可以看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也可以看到中国最传统的木刻板画和年画手法的使用。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氛围引来了各路人才投身于商业文化的传播业之中,这里面既有头脑活络的上海本地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有本事的“外地人”、“乡下人”和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洋人,所有这些汇聚到一起,成就了上海的商业文化和同样蔚为壮观的从平面到空间的商业文化传播体系与传统。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上海的城市功能经历了许多次的变化,城市功能的单一化曾一度使得上海商业文化的传播力有所弱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综合影响力的下降,使得上海不仅不能与世界一流的大城市相比,甚至也被东亚地区一些城市所超越。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商业模式的落后,使得上海在后来的产业转型及商业文化创新等方面举步维艰,好在上海这座城市向来有着超强的再生与自我修复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提升。问题是今天上海面临的城市生存和竞争环境与上一个世纪前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大量新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使得上海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经济与地区性经济崛起与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重新确立城市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的优势地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命题。更何况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传播力的恢复本来就比单纯的经济复苏与振兴问题要来得困难的多。在这种情形下,回顾过去,就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怀旧的问题了,而更是面对现实与未来的一个重要的思考与反省的视角。不能认识城市的过去,就无法看清城市的未来。

人文设计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一个最基本的学术定位,它不仅体现在设计学院近年来所做的一系列具有影响的设计项目中,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院的教学观念和学术研究的定位之中。“ECNU上海近现代商业文化视觉传播研究系列”推出的是我院近年来在人文设计学术研究的架构体系下所制定的系列研究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希望能够以建立上海近现代商业文化视觉传播图志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来了解上海近现代商业文化视觉传播的历史及其对于今天的启示,它也可以说是不久前学院推出的介绍当今世界最新视觉传播成果的“ECNU视觉文化传播系列”的一个姐妹篇。参加这项工作的研究人员不仅有我们学院的师生,还有来自国内外的许多志同道合的专家和学者。我想借这套系列画册出版发行之际,向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的徐明松先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李超先生、上海师范大学的邵琦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杭间先生、上海创意设计中心的沈榆先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朱自强先生和徐红珍女士等所有为这套系列画册的出版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1.08

早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随着城市现代化商业的发展,在中国的一些学校中已经出现了与设计相关的一些教学科目,例如广告、海报和工艺美术等等,但是作为独立学科的设计学系统的教学却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逐渐的出现在中国的大学之中,这与我开始在大学中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时间恰好吻合,而我自己真正有机会去深入的观察和了解这门学科还是在十多年前我开始在大学中担任设计学院院长之后的事情了。

今天在中国的大学中每年都有超过二十万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设计,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谁来教这些学生。学习设计并非易事,而设计教学就更是一项非常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很显然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找到那么多合格的教师来从事设计的教学工作,我们甚至于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供学生阅读,而目前正在使用的许多教材不仅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设计,相反还会对学生产生各种严重的误导,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文本和语境在我们学习和讨论与设计相关的问题时至关重要。

六年前我们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了学生作品展,展览期间我在罗马一大的校园里第一次见到了时任罗马一大建筑系主任的多尼诺•帕里斯教授,从那以后我们和罗马一大建筑系及帕里斯教授本人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学术与教学上的合作与交流。多年前帕里斯教授创办并主编了DIID《设计工业 • 工业设计》杂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够同时站在历史和当下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设计的真实尺度”。DIID杂志自2002年创刊以来,共有超过450名意大利及全球设计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在杂志上发表了850多篇专业论文,每一期杂志论述一个特定的主题,并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发展性的描述,其内容涉及到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和创新、设计实践的发展历程、应用艺术及设计语言的研究、设计实践及理论的实验性演变、物质与非物质的人工造物发展历史研究以及技术、科学、社会、经济在人工环境建设中的协调发展等等。对这些在设计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的讨论,如同围绕着产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技术和文化的延伸所进行的一场世俗性的辩论,通过复合性的结果来击中移动性的目标。帕里斯教授将DIID作为对设计领域研究的实用性工具,试图在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中去发现和讲述关于设计的故事以及设计本身的定义,将设计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帮助读者对隐含在设计中的物质和寓意的理解,来定义这种“延伸”,从而诠释了设计如何将人们的需求转化为产品,来改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设计所具有的时代特有的意义。

两年前帕里斯教授将他最近出版的著作《文本与语境》赠送给我,我发现这是一部涵盖了帕里斯教授学术生涯特定领域的著作,总结了他对与设计相关的不同主题的思考和想法:人工造物、创新价值、社会维度和其他,同时也概括了设计这一词汇本身的含义,尤其是试图去探索设计这个词汇在其表层含义下的真正意义,并且加以维护,更重要的是从其表面的含义中引申出更多深层次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帕里斯教授的这部著作更象是对其多年来主编的DIID杂志的一次重新的阅读和认知及评论,正是基于这个方向,帕里斯教授确定了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文集与语境,以文集摘录的形式来加以呈现,他将杂志的一系列选段依照其个人的观察点和兴趣重新进行了分类和评述,这或许与他仍在从事的教学工作有关,它如同一个超级的网络文本,为了使这些看上去似乎有些碎片化的文字和段落更加具有可读性,帕里斯教授将他们重新编入到一个由许多“设计话题”构成的特定框架中。这些话题由本书第一部分的引言《设计人工造物及相关主题》构成,在这部分内容中,帕里斯教授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进行叙述。而后面的杂志《摘录》部分的内容则主要来自与他共事多年的教授们的文章和讲座的片段。在结尾部分帕里斯教授对纯粹案头式的设计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论述,同时提出了与当代人工造物相关的设计实践的方法论,并且阐述了如何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方法与材料本身进行对比和研究的方法。

本书无论是对帕里斯教授个人的学术生涯的总结还是对于当代的设计与设计教育界来说都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著作。帕里斯教授试图用其设计的关于设计的话题来唤起关于设计的讨论和设计工作本身所引发的情感,设计对于未来人与环境之间的变化关系所产生的一系列思考以及关于设计的永恒性的主题。由这部著作所引发的一系列关于设计的批判性的思辨,不仅表达了关于设计的可持续性的辩证对话,同时也表达了帕里斯和他的同事们对于设计文化的热爱,并不断地激发起将设计文化和对这种文化的热爱传递给年轻一代的热情。

显而易见,这部著作的读者群体包括了所有对设计和设计文化感兴趣的人,尤其是在大学中学习或教授设计的人,对他们而言,设计应该是一个实验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无限发展因素和可能性的世界。语言表述的逻辑和修辞是帕里斯教授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几乎与著作内容同等重要的部分,在翻译的过程中通常是会有所损失的,因此,我们将原著的英文版一并收入并出版,以便于读者对照阅读。感谢帕里斯教授慷慨的贡献了本书的中文版权,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阮光页先生和他领导的杰出的编辑团队,感谢帕里斯教授的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青年教师林晶晶女士,她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整的翻译出了这部意大利原版的学术著作实属不易。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部著作在中国的出版,这是一个热爱设计的人送给另一些同样热爱设计的人的礼物。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8.10于柏林

一个世纪前,德国几乎面临了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国力日益增强,工业和技术快速进步,而设计却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格罗皮乌斯等人创建了包豪斯,不仅扭转了德国设计与设计教育的颓势,并且创造了持续影响整个世界设计与设计教育近百年的神话。那么包豪斯这所本校仅存在14年,教师最多时只有10多人,而在校生也从未超过百人的学校,究竟做了些什么呢?我们通常赋予包豪斯的那些定义,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忠实于原材料和人的尺度,强调手工艺制作,甚至于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以及少即是多的理念等等,这些事实上都不能算作是包豪斯的发明,这些原则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或者更早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甚至于古埃及时期就已经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以及那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了。或许包豪斯的意义就在于当这些最基本的准则即将被人们遗忘时,重新提起了它们并将它们与德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了在大工业生产及材料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如何使设计与制造通过艺术与工艺的结合保持应有的水准,并使其更加趋向人性化,与此同时包豪斯也探索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组织,使普通人而非少数几个天才都能获得这种水准。

直到一百年前,中国与西方依然各自行走在平行线上,包豪斯所提出的那些原则。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中其实都能够找到印证,只是彼此将其用在了不同的方向领域和层面之中罢了。例如少即是多,这个被后来极简主义者们推崇备至的基本理念与境界,在中国古代那些所谓“春秋笔法”的言简意赅的文言中,早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然而要将这些原则作为一种设计与设计教育的理念引进中国,却是费去了许多周折的。当包豪斯的理念最初被引入中国时,中国并没有大工业生产和现代艺术这两个包豪斯理念赖以生存的背景,之后中国的设计教育也长期在以美术基础训练与图形图案和平面广告设计为基本框架体系的羽翼下生长,而由于教育理念及机制的局限,现代化设计教育的教学组织体系和学科体系始终未能真正的建立起来,甚至连对话语境的建立都很困难,这种状况直到上世纪最后的一、二十年中才得以改善,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会一再的重提包豪斯而对它的热情甚至会超过它的发源地的原因了。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与包豪斯的时代是很不相同的,数字信息时代已经取代了工业革命时代,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更加的多元化和充满了各种处于快速运动与变化之中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我们的国家正处在重大的历史性的战略转型时期,而设计本身的意义也从原本更多的体现服务于功能的需求转向了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创意活动,在此情形下,包豪斯已不再是一种可以被直接模仿和参照的模式,而是一种对设计和设计教育本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的启示,所谓包豪斯的真相,无非是向我们揭示了一种建立在保持水准和更为纯粹的设计思想基础上的理念对设计与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种教育,如果当年没有格罗皮乌斯、康定斯基和克利等等那些人,那就不会有所谓的包豪斯的原则,也就不会有包豪斯了。

我们今天在这里回顾包豪斯的道路,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与包豪斯的伟大先驱们一起,重新探索艺术回归生活之路。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09.09

再生与轮回纽约艺术展序言

能够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样一个非常特别的展览带到美国去展出,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仅仅在几年前,我甚至都不敢想象,我们的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能够创作出这么多有意思的作品,我更无法想象这些作品会有机会去大洋彼岸的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中展出。当身为本次展览的发起人和策展人之一的王大宙教授来向我征询关于这个展览的主题意见时,我甚至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将它确定为再生与轮回,非常幸运的是这个主题很快就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展览主办方的认可。中美主办方可以这么迅速的就这个展览的主题加以确认,我想很大程度上或许是因为这个主题可以有多种的认识和解释。英文再生(regeneration)在生物学上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生物体的一部分重新生成完整机体的过程,或者是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或替化的过程,而从废品再生利用的角度(regenerate)可以解释为加工废旧物品使之成为可被重新使用或利用的新产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再生这个词更多的是被理解为重生,即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相对而言,轮回是一个带有更多东方色彩的观念,它源于古代印度佛教中关于众生由于起惑造物的影响,而在六道迷界中流转生死,犹如车轮之旋转,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在中国,轮回既是一个有关因果和宿命的宗教命题外,还是一个有关生命循环的自然哲学的命题。四季更替,花开花落,自然的生命周而复始,由此而引发出许多文人墨客对人生及过往岁月的感叹,并因此而造就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绝唱。事实上对于中国人而言,再生与轮回就是世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审美取向。

 

近百年来,西方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进化论,由生物学而至社会学的进化论逐渐养成了一种直线型发展的思维定式,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伴随着对经济增长的无限渴望和对物质财富的狂热追求几乎使其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宗教,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抹去的是我们的记忆,对文化的记忆、对生活的记忆和对自然生命过程的记忆。或许人类的这种集体的失忆症正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及其未来所产生的种种困惑的根源所在。

从记忆中重生,或许正是我们这个展览真正的主题。这次展览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利用废弃物品与材料创作的,而这些废旧物品与材料都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意义。这是一个价值重塑和重新体验生命及探寻和发现其意义的过程。这些作品所传递的信息是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我们从这些年轻的创作者身上或许可以看到正在试图从自己国家深厚的文化记忆中重新找回其充满知性和感性的文化本性的一代新人。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有着不同深度的文化记忆的国家,在很多时候,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两个国家在观察世界和评价历史的时候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价值逻辑。正如世界的过去一样,未来的世界也必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世界,而大学由于在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使其在各国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方面向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受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邀请带着我们的学生和他们的作品来到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举办艺术展,在我们向贵校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我们非常诚挚的邀请贵校艺术系的学生来我校举办交流展,我们相信这样的交流将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的学院向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王大宙教授、Sunita Mukhi, William Arens, John Hutterbie, Jennifer Iacona, Wang Center,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studies, The Department of Art, The Sustainability Studies Program, The Confucius Institute,International Academic Programs,表示衷心的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1.09

诞生于一个世纪前的影像艺术在艺术步入当代语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在人类进入了纯技术时代的今天,这门曾经最早将技术直接运用于创作的艺术,依然不断的向人们证明着艺术超越时代的永恒性,同样也证明着人类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志并不会因为技术时代的到来而终结。作为一种媒介,影像艺术在时间与空间、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意识与无意识、符号的解构与重构,甚至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成功的建立起了一种自由转换和超越的联系方式。影像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逻辑和修辞的方法,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无限想象的可能性的世界及其意境。

“一分钟影像”诞生于二十年前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一项以培养年轻影像艺术家为目的的训练计划。十年前我与时任荷兰一分钟影像基金会主席的尤斯先生共同决定将它引入中国,并在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设立了一分钟影像中国工作站。十年来在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及许多中外影像艺术家的强力支持下,一分钟影像在中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一分钟影像而言,一分钟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限制,而是一个新的世界的开始,从一分钟出发去发现和探索影像艺术以及人生和世界的无限的可能性。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

2018.10

魏劭农,男,1963年2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

任职经历

2006 – 至今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03 –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1984 –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受聘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西部地区发展上海联络处首席规划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科合格评估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FA艺术专业硕士执委

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副总规划师

上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副总规划师

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包装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

 

所获荣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上海市教委十大优秀艺术教师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书育人奖

上海市十大创意产业领军人物

影响上海的100位设计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团队负责人

 

主要学术成果

2017年主编十卷本《中国工业设计大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016年在《DOMUS》(意大利版)发表《Shanghai》

2015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城镇化进程与乡村自然风貌保护》

2014年主编《ECNU人文设计系列丛书》

2012年主编《大辞海》设计分卷(中国权威百科辞典)

2012年发表《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问题研究》(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系学报)

2011年主编《ECNU上海近现代商业文化视觉传播系列丛书》

2010年主编《ECNU视觉人文传播系列丛书》

2009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创意上海,服务世博》

2007年10月发表《上海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1999年 《上海城市形象综合规划研究》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

1989 – 1996年与上海电视台合作创办了《诗与画》栏目,编导了《艺术的语言》、《现当代艺术》等大型专题系列片。

1984年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主持学术活动

2014年至2018年主持中国小城镇建设与乡村更新设计国际学术论坛

2008年6月受邀赴意大利都灵参加世界建筑师高峰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2005年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和都灵理工学院联合成立上海意大利设计中心

2005年11月主持策划举办了大型的意大利设计周及中意设计师论坛

2005年1月参与策划组织上海市首届创意产业活动周

2004年4月与上海文汇报合作,主持上海首届创意产业发展论坛

主持规划设计项目

2002—2004年主持上海田子坊、M50创意园区的旧区保护与策划项目。

2004年6月主持设计工厂的改建工程(由原上海面包厂改建),该园区是上海地区第一批被经委授牌的创意产业园区,被评为2005年度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创意园区之一。

2006年5月至2010年主持华师大设计学院团队2010年世博会主题场馆项目设计(城市足迹馆)。

2007年5月主持长宁区周家桥创意园区DOHO的改造、规划与设计(原煤球八厂改建)。

2009年 主持设计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

2010年 主持设计新疆独山子游乐园

2010年 主持设计上海东外滩国际生活社区规划项目

2010年 主持设计西班牙阿维莱斯文化中心景观艺术设计项目

2011年 主持设计印象庐山大型规划项目

2011年 主持设计法国里昂旧城区改造国际工作营项目

2012年 主持设计中国上海国家艺术宫改建项目(原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12年 主持设计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及虹口区旧区改造规划项目

2012年 主持设计闵行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项目

2012年 主持设计上海航头镇旧区改造项目

2012年 主持设计上海新浜集镇改造项目

2013年 主持设计上海大世界改造项目

2013年 主持设计上海中国银行博物馆项目

2013年 主持设计江西鄱阳湖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2013年 主持设计浙江衢州灰坪休闲旅游项目

2013年 主持设计湖北柏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2013年 主持设计昆山千灯农庄改造设计项目

2014年 主持设计浙江衢州黄坛口乡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2014年 主持设计启东市圆陀角旅游度假区规划项目

2015年 主持浙江温州文成县乡村改造系列规划项目

2015年 主持浙江衢州大洲镇民宿旅游规划项目

2015年 主持福建台溪乡土堡民宿文化休闲旅游规划项目

2015年 主持上海捷豹&路虎品牌衍生产品设计项目

2015年 主持福建西滨镇区景观规划项目

2015年 主持上海闵行满天星商业区品牌策划设计项目

2016年 主持乐波品牌策划与应用设计以及马赛克街区的品牌形象项目

2016年 主持上海虹桥飞机场餐饮设施项目

2016年 主持昆明飞机场餐饮设施项目

2016年 主持浙江温州雁荡山月光小镇游规划项目

2016年 主持贵州贵阳民宿旅游规划项目

2016年 主持福建尤溪朱熹“半亩方塘”茶叶包装设计项目

2016年 主持上海动物园视觉系统设计项目

2017年 主持黄山屯溪区滨江路地块改造规划设计项目

2017年 主持福建祥云银耳包装设计项目

2017年 主持“上海礼品”系列设计项目

2017年 主持上海中俊广场办公楼室内设计项目

2017年 主持半岛1919创意产业园区改造设计项目

2017年 主持上海光明集团崇明东平特色小镇规划设计项目

2018年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校园视觉系统更新设计项目

2018年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光明食品设计学院规划设计

合作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