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我校法大美育论坛第28期在昌平校区逸夫楼1001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于洋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以“图像、主题与历史”为主题的前沿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暨中国政法大学艺术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政法大学端升书院协办。人文学院院长赵晓华教授、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康晨宇教授,以及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主任李京泽副教授、哲学系吕明烜副教授等老师全程出席。在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教师魏颖的主持下,艺术教研室教师及线上线下近二百名师生共同参与。
在讲座中,于洋教授首先从词源学角度对“主题”、“主题性创作”等关键概念进行了厘清。他指出,“主题”一词源自德国的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感染力的一段旋律,即主旋律,构成整个乐曲的核心。后来,作为音乐术语的“主题”被广泛应用于诗歌、美术、影视等其他文艺创作。美术创作领域中的“主题性”一词则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美术评论中引入,主要指有情节的历史题材画、风俗画等作品。接下来,于洋教授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脉络出发,分析了中西方艺术史中主题性创作的演变与发展。他指出,尽管中国艺术常被认为是写意的,而西方艺术则以写实著称,实际上中国艺术史上也存在着丰富的写实传统。于洋教授强调,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还是西方的历史画、宗教画,都承载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的回应与表达。同时,他也特别强调了现代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尽管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可能性,但艺术家作为人的主体性仍然不可替代。他认为,艺术创作需要深刻性和多元性,而不仅仅是技术展示。
在与谈环节,于洋教授与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对话。赵晓华教授在提到图像证史的研究时,强调了图像史料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新时代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图像在教育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吕明烜副教授与于洋教授讨论了艺术创作与意识形态,以及历史与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李京泽副教授指出,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当下的构建性与批判性之间的关系。吴寒副教授则探讨了主题性与非主题性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提问互动环节,于洋教授回答了现场师生关于主题性创作及艺术与技术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他鼓励年轻艺术家和学子们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开放性,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在合影留念后,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艺术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法大美育论坛《“学术空间”与“学... 下一条:讲座纪要|华岩论坛第93讲“何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