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陈忠明研究员
1984年7月从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毕业,陈忠明用11年的时间晋升为研究员,其中还有一半时间在基层从事天气预报工作;他现在是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贵州省气象学会理事长、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管专家)、贵州省山地气候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
预报征途,小荷初露尖尖角
1984年7月,陈忠明从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毕业后成为四川省自贡市气象台的一名天气预报新兵,在老预报员的指导和培养下,他很快就独立当班了。由于当时的数值预报产品种类少,质量不高,预报员的工作主要还是靠积累的经验来作预报,这对一个新预报员来说将是多么大的挑战呵。面对这样的挑战,他并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虚心向其他老预报员学习,学习他们总结的预报经验,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编成语言,将这些预报经验变成计算机识别的预报工具。同时,陈忠明喜欢分析问题的习惯也帮了他大忙,他总是把预报工具的应用结果当作练兵场,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把自己的认识同老预报员进行交流和切磋,并对预报工具进行改进。利用这样的方法,陈忠明的预报能力比其他新预报员提升快,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在四川省年轻预报员队伍中脱颖而出,1998年12月,在工作不足5年的情况下,破格晋升为天气预报工程师成为当时四川省气象部门最年轻的中级技术人员。由于预报技术水平和探测手段等的影响,基于天气图的经验预报对大尺度天气过程有比较好的能力,但对中尺度强对流和暴雨预报则成功率较低。预报员总是在失败中成长,特别是经过若干次暴雨预报失败之后,陈忠明将自己的工作重点选定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及预报技术改进方面。
专心致志,科研取得新进展
1990年1月,陈忠明作为青年新秀被四川省气象局选调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到了研究所,他并没有在科研工作上随大流,而是紧紧咬住暴雨成因和预报这个难题不放。刚好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的核心是暴雨成因及预报研究,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科研需求的统一为陈忠明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机遇。陈忠明在所长刘富明研究员的带领下,参加了丁一汇院士主持的“暴雨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从试验资料的收集分析,到暴雨成因的探究,再到预报方法的更新,他都是那样的认真和执着,一篇篇关于暴雨系统和成因的论文在《科学通报》、《大气科学》、《气象学报》、《高原气象》、《应用气象学报》、《成都气象学院学报》、《四川气象》等发表,无论是1993年夏天在西安召开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暴雨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中期总结交流会,还是1995年4月在广州召开的“1994年6月华南特大暴雨分析研究”学术交流会,陈忠明的大会报告都收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他提出的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激发暴雨形成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其提出的诊断分析和预报方法在四川省自贡市气象台、万县地区气象台、广东省惠州市气象台等单位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应邀在国家气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等单位报告和交流。此外,他还在中尺度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研究论文在《中国科学》等发表。鉴于陈忠明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在时任四川省气象局局长王为德研究员和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刘富明研究员等的大力举荐下,在许多老一辈科学家的关心支持下,1993年5月、1995年12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和研究员,成为当时中国气象局系统最年轻的研究员。1997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勤奋工作,科研、管理“双肩挑”
1996年11月,陈忠明被任命为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参与科研所的管理工作。1997年5月,四川省气象局把更重的担子交给了他,让他主持科研所的全面工作,这时正面临国家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如何做好科研所的发展改革工作成为他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认真分析科研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他提出“凝聚人心、增强科研实力、做强做大气象科研主业”的工作思路。全所人员在他的带领下,努力工作,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全所科研经费的翻番目标。2000年,科研所组织申报4项科技部的专项项目,其中3项被批准立项,成功率列省气象研究所第一,由他撰写并主持的项目也获得立项批准。2002年4月,气象科研体制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以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为八个区域研究所之一。其间,在改革方案撰写、人员招聘、运行机制建立等工作中,他倾注了大量心血。2002年9月,因工作需要,陈忠明调四川省气象局机关工作,先后任局长助理、科技处长,从事科技管理工作。2008年3月,陈忠明调任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从事气象预报服务和科技管理工作。尽管他的管理工作任务很重,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他先后主持了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项目,在《物理学报》、《大气科学》、《气象学报》、《高原气象》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有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成为管理与科研“双肩挑”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