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同志用激扬文字,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抒发革命激情。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资源环境学院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圆满验收为契机,以万山红遍的澎湃激情,筑牢思想阵地,引领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和服务社会发展,涌现出百舸争流的奋进局面。
一、打造党建品牌,强化队伍建设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石,我们倾心打造了独具资环特色的“一意带水”党建品牌,致力构建了一个“德能并重、融合培育”的工作队伍。
学院教工党支部于2024年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学院党委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通过校级“党建工作样板学院”验收。学院教工支部2024年10月获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品牌就是招牌,招牌彰显特色。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活动,如本科生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信仰之光,照亮前行”入党教育、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学习、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领导干部的专题解读、支部书记交流会议以及“青年党员说”视频录制等,在服务师生上着力,让红色思想入脑、入心、铸魂,极大地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工作队伍主动出击,积极申报并深入研究校级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在多样化的竞赛舞台上展现其专业素养与风采,有力推动了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的双重提升。在这一年里,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获批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积累了近20项富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课程思政案例,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教育党员上发力。为深化党员的思想认识,学院处级干部集中学习培训8次(含线上)。科级干部参加集中培训7次(含线上和外派)。确保每位党员都能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筑牢信仰之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等一系列学习。
组织教师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组织党员、党外人士前往红色基地学习
二、开展支部共建,拓宽发展空间
以支部共建为抓手、为起点,穿针引线,发掘合作交流渠道,拓宽发展空间。我们积极推动了支部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与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学校后勤党支部等优质单位签署了支部共建合作协议,拓宽党员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进一步丰富党建活动的内涵与形式。在支部共建基础上,我们与企业携手设立了“之和奖”,以此激励广大师生追求卓越、共同进步,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新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与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达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2个省工程中心,完成成果转化4项,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与多所中学建立了优秀生源基地的合作关系,并创新性地采用了拍摄宣传片、制作微视频以及开展线上直播等多元化手段,这些新颖的宣传方式成功吸引了27.6 万人关注,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签订支部共建协议
与山西太原市第15中学签署优质生源基地
三、紧抓平台建设,内化科研修为
科研平台之于科研人员,如同舞台之于演员。学院深知平台的重要性,与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达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2个省工程中心,新申报1个科研平台(大气环境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省工程研究中心)。
组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邀请专家讲评申报书。经过全院的共同努力,组织申报37项(面上20项,青年1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申报32项(其中10项为青年基金类别)省科技厅项目。获省级项目立项4项(面上2项、青年2项),市厅级项目立项6项;新签订横向合同81项。科研经费到账总金额为1839万元左右,超额完成认领任务。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7项;以第一单位署名出版的A1类出版社著作1部;成果转化4项,共计3.82万元;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以第一单位发表科研论文近80篇,共收录论文近40篇,中文论文40篇。获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项。参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申报1项。
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学院精心策划并顺利实施了针对四个国家级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阶段性评估工作,以评促建,旨在促进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立项进程,并精心遴选推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新动力。获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12 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推荐2024-2026年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1 项。主编国家级教材1 部,参与 “十四五” 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主编教材 1 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获批3 个重点教改项目,2 个教学案例建设项目结题。
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学院组织制定(修订)了9款教学管理文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运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组织13个专业学科竞赛,获奖国际级1项,国家级1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49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2项),结题验收35项,营造出浓厚的教学提质氛围。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培训会议,特别是新教师的培训观摩课,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教学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2 人入围省级教学竞赛省赛,其中1 人进入青教赛省赛。2人获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比赛校二等奖(其中1 人进省赛),1 人获优胜奖。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获校三等奖、优秀奖各1 人。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优秀奖 2 项。气象科普大赛优秀奖1人。1人获首届科普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主编国家级教材1 部,参与 “十四五” 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主编教材 1 部。
召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阶段性检查会
五、托举学生发展,注重全面培养
学院成为“北斗科普基地”,成为托举学生发展新载体。组织学生参加17个类别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国际级1项、国家级12项、省级32项;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和结题验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12项,校级31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启动学风与教风协同建设工程,成立“学风宣讲团”,深入学生宿舍传递正能量。强化学风与社会实践,“牡丹小分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学院志愿者在青志协资环分会带领下赢得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打造特色学生活动与体育竞技。打造2项学院标志性大型活动——“422地球日趣味越野赛”与“6·5环境日暨毕业典礼”,彰显学院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注重学生体育活动,我院学子在2024年学校大学生体育联赛中大放异彩,荣获团体总分第一、乒乓球男团冠军、中式台球团体亚军及男子篮球季军,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风貌和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交流教育有序推进。邀请7名校外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引进1名外专。完成国际交流周活动。
开展就业教育与服务。组织1 场近 40 家单位进场的专场招聘会,访企拓岗完成 40 家。24届学生就业落实率91.11%,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为 28%,3 名研究生读博。
2020级学生毕业典礼
六、持续推动改进,追求卓越发展
学院党委接受学校巡察,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向学校报告整改进展,以巡察整改促进改进,以巡查整改促建设,以巡察整改促发展,将继续巩固整改成果,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院党委拟在12月底换届并设立二级纪委。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确定今后的风搜目标和主要任务,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推动改进,追求卓越发展,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开展巡察反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