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学生发展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学风建设、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创新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一、党委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重大工作进展及突出成果
(一)强化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突显新成效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思想根基。学生工作处党支部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支部开展政治思想理论学习8次,开展实践教育活动1次。
通过“校长与我面对面——倾听‘生’音”学生代表座谈会、专题交流会等多渠道加强各级各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学生服务管理和思想引领。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在易班、“学工成信”微信、迎新系统、学工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推文或活动158项,总浏览量达12.3万人次,关注人数达43327人。结合第二课堂开设的易班优课课群建设,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线上学习活动,参与率达100%。
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系统化、品牌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心元素丰富心理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兼论节气文化的融合》项目荣获“2025年度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气象科普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被评为“2025年度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二)锤炼校园文化,育人名片彰显新合力
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塑造校园主流文化。组织开展学校2023年度“青春榜样”评选活动,举办青春榜样颁奖典礼,表彰获奖学生,引导广大学生向青春榜样学习。
将典礼文化深度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思政课”形式和载体。安全有序地组织完成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2024级新生入学典礼、新生军训、入学教育、毕业季相关教育等活动。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三)维护安全稳定,学生管理工作展现新担当
定期召开安全和学生工作会议,系统分析研判重要时间节点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积极部署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层层落实校园安全责任防范机制。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全校13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工作台账,通过各种形式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宗教信仰与宗教渗透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引导学生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加强寒暑假留校学生管理,严格审批学生走读申请;做好芯谷校区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等相关工作;坚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和学工队伍值班工作;做好学生档案接受、转出、管理工作,完成新生档案建档入库6661份,寄发毕业生档案约6550份,办理学生证7166份。优化评奖评优工作,全年评定发放本科生、研究生各级各类奖学金共计1330余万元。
(四)坚持引培并重,学工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进一步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2024年已入职8人,12月再次启动公招15人,修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辅导员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辅导员职称评审“三单”,落实岗位专项津贴,保障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邀请8名校外专家进校指导交流,选派辅导员32人次赴校外培训,依托思政共享平台组织13期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培训交流全覆盖;完成“十佳辅导员”评选,验收首批7个名辅导员工作室,立项评审第二批6个;培育辅导员精品课题,开展省级和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与评审,校级立项47项,其中重点课题13项、一般课题34项,软件工程学院万娟获批四川省教育厅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1项。
(五)狠抓学风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秉承“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坚持开展“三帮三促一平台”体系建设,按照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不断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坚持做好课堂考情通报、优良学风班评选等常规工作,充分运用学校评估中心学情数据,通过班级、课程、教师等多视角查找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学风督导和建设。
积极探索将班级学风建设成效,与辅导员考核、职称评审挂钩,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
(六)深化一站式社区建设,打造综合管理新阵地
结合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第二课堂建设等工作,学生工作处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及任务分解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造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线上社区已在学校主页发布,线下社区建设如辅导员值班室、研习室、宣传导视系统及体育场馆预约管理系统等设施已完成规划和设计。
(七)实施发展性资助,提升学生成长成才新内涵
高效完成2024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顺利实施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各类资助项目,惠及5.5万余人次,总资助金额达1.1亿元。
坚持“助困”与“育人”并重,深化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举办2024年诚信教育宣传作品征集和主题活动,选送优秀作品至省教育厅,荣获省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并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选派三名资助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四川省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高质量完成实地核查、评价指标评级和省级交叉复核等任务,获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及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书面表彰。
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残疾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与多部门合作制定《残疾毕业生校内短期就业帮扶办法》,并在2024届毕业生中首次实施,为3名未就业的残疾毕业生提供为期3年的校内帮扶计划。
(八)整合资源平台,建立心理健康育人新空间
深入贯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因地制宜完成两校区办公场地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心理育人新环境。学校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
积极探索1+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新生心理课程全覆盖。完成本土化慕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诗韵节气探心灵》开发,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开展80余场第二课堂活动。完成300余人次心理咨询和5996名2024级新生心理测评,不断增强心理服务的专业性和覆盖面。
二、学生发展中心重大工作进展及突出成果
(一)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统筹部署推动第二课堂
学校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顶层设计、优化模块体系等相关工作,健全机制完善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废止、出台相关管理运行制度,推进第一课堂成绩单(学分制)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制)深度融合,落实“第二课堂”入新版培养方案。
(二)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探索多元教育供给模式
构建多维宣传矩阵营造二课育人氛围。多次召开第二课堂建设专题研讨会、管理系统使用培训会议,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导教师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积极推动者,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氛围中提高综合素质。
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第二课堂项目库。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各模块特征,建设层次清晰、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项目库”。注重第二课堂活动凝练和优化,打造“一院一品”“一院多品”,开展 “精品项目”培育计划。2024年共开展1270余项活动,吸引224632人次参与,平均每次活动参与人数为177人。其中,大型活动(1000人以上)31项,中型活动(500-1000人)81项。举办了包括“第一届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暨应急技能大演练竞赛”“2024年第二课堂体育联赛暨体育素质拓展”“制胜职场,职等你来”就业教育和“书香成信”等特色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第二课堂发展需求。
(三)注重评价结果运用,激发教师参与内生动力
创新“第二课堂”(综合素质培养)评价方式。将指导教师第二课堂教育效果评价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不断细化《第二课堂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费及奖励办法》发放标准,鼓励思政骨干、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等重视、热爱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推进“第二课堂”学生综合素质画像价值应用途径。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与现德育考评制度融合,拟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就业能力评估等参考要素。
(四)突出科学规范运行,依托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
升级第二课堂教育管理数字化平台。针对前续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模块整改升级,实现资源整合、信息推送、项目发布、过程审核、成绩认证、数据统计、综合评价等功能流畅运转,定期向学生推送学分完成情况以及学业预警通知,实现第二课堂科学化、网络化、精准化管理。
打造第二课堂的官方QQ号,组建“领航先锋”第二课堂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督促和带动学生参与更多优质的二课活动,为第二课堂管理服务工作的提供支撑。
2025年,我们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学生工作处的职能,对标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新机制,探索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新路径,增强学校对学生指导服务功能及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夯实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