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数字化在基础书法教育中的创新与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深化北京市教委(语委)“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服务平谷区“中国书法之乡”建设,以数字技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平谷区教委于2024年10月25日,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马坊校区成功举办“北京市2024年‘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AI与数字化在基础书法教育中的创新与应用研讨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杨志强;平谷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陈运健,平谷区委教工委副书记王宇,平谷区教育委员会四级调研员刘立国,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主任韩同宇,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张军志,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党委书记姚赛赛,党委副书记、校长梅红兵;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中心主任王海燕,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赵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李佳健,首都师范大学“双优云桥”团队张楚旎、祖雅兰;以及平谷区教委基础教育一科负责同志,教育研修中心小学语文、书法教研员,各小学项目负责人及教师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李新会主持。
会议现场,与会领导、嘉宾共同观摩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学生的硬笔、软笔书法现场展示及以往优秀作品,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是对平谷“中国书法之乡”品牌的有力彰显,也是对平谷与首都师范大学进行务实合作的充分证明。
陈运健指出,三年来,在北京市教委见证下,首师大和平谷区立足《首都师范大学——平谷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度打造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平台,在课程与科研共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基础教育服务与合作形式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提升书法教育质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把“雅言”活动与平谷区“中国书法之乡”品牌相结合,为平谷师生搭建了更宽广的展示舞台;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书法数字化教育的最新进展,共研共商共解书法教育难题,助力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海燕对平谷区教委多年以来对首都师范大学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指出双方通过“首师优字”“大中小一体化数字美育双反哺教学实践共同体”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了共建共享、协同共赢的关系,在教育当中打出了首都的品牌。她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刚刚过完70周年校庆,在70年的努力当中,也为北京市培养了20多万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一大批是平谷区的教育同仁,期待后续继续携手,立足AI赋能,为首都教育的发展创出新品牌。
祖雅兰以《平谷区AI赋能小学汉字书写教育的创新实践》为题作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平谷区借助AI与数字化技术助力基础教育书法教育的创新实践,让与会人员对AI在书法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后续学校和教师开展深入的探索实践提供了依据和指引。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张君亚老师带来示范课《树之歌》,展示了平谷区借助AI与数字化技术开展书法课堂教学的生动实践。
圆桌对话环节由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李艳红主持,邀请赵宏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张静校长、平谷区第十一小学张丽华老师围绕“AI与数字化在基础书法教育中的创新与应用”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了AI与数字化对推进书法进校园、进课堂的积极促进作用,展示了学校和教师在利用“首师优字”实现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赋能书法教学常态化、高质量开展方面做出的有益实践,解决了专业师资匮乏、课程资源欠缺、评价手段落后等问题,促进了学生书写质量的提升。
在表彰环节,基于“首师优字”在平谷区的应用及“首师优字”课例征集活动、暑期书写小达人活动等配套活动的开展情况,公布了评选出的优秀应用教师50位、优秀课例奖15个、优秀学生作品奖1346个,与会领导为获奖师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杨志强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活动展示了平谷区作为“中国书法之乡”的专业力与影响力,彰显了首都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他表示,双方强强联手,将语言文字工作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有机融合,开辟了数字书法育人新模式、新赛道,推进了大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一体化建设,为人工智能赋能书法教育教学提供了北京范式和经验。他期待未来双方继续加强合作,从“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需求”“加强示范引领,全媒体、全覆盖、多角度进行宣传报道”“强化成果总结,挖掘、分享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三方面,持续推动语言文字活动全面、深入开展,以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首都师范大学与平谷区教委下一阶段的合作锚定了方向。接下来,双方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加深合作内涵、扩展合作外延,走实走深数字书法教育创新之路,共同书写平谷教育新画卷,为首都教育发展打造新驱动、注入新动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宣教之窗 2024年10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1dbe8fe4b020cee48220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