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挑战杯”国赛中实现“双突破”、多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近年来,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全面构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推动学校人才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城市建设者,奋力谱写“后大运”成大高素质人才培养新篇章。
今日推出“成大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综述第六篇——人才培养篇。
坚持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深入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他还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我校抓实抓稳抓细“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中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大篇章中贡献思政力量。
“青年一代要以践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的青年形象作为人生榜样,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堂上,校党委书记刘强侃侃而谈,他还勉励同学们要在推动学校、城市、国家发展进步中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走上讲台,走近学生。近年来,校级领导以身示范、真情投入,每学期坚持带头上思政课,已经成为学校一项特色鲜明的思政课传统。雨露甘霖,学子们深受感染和启发,同时也带动全校教师把思政教育的种子植入各门课程,生根发芽。4000余门专业课程,门门课程有思政,门门课程优思政。
学校在2019年启动了课程思政建设,同年7月,学校发布了《成都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确立了课程思政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五大建设任务。经过建设,所有课程、各个教学阶段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形成具有鲜明成大特色、丰富成都内涵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高质量建设好10个“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形成“专业思政”建设持续深入推动、特色成效不断彰显的工作推动机制;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格局,形成思政工作贯通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工作体系;总结凝练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特色,撰写理论文章,形成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典型经验。
全面实施课程思政“1212”工程,让所有课程、各个教学阶段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示范教学团队4个,示范专业2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4类省级课程思政项目全覆盖。学校有2个案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个学院认定为省级标杆院系。
狠抓教学常规:教学秩序平稳有序
专业认证成效显著,全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作为省内唯一同时开展工程认证、医学认证和师范认证的高校,全校通过认证专业总数达9个;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医学专业认证;小学教育等3个专业通过师范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护理学、生物工程等3个专业即将接受专家进校考查。
一流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在教育部“双万计划”中获批27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2个项目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立项,6门课程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中获奖20项;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批二等奖一项,实现了学校建校以来本科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项零突破,同时学校也是四川省唯一获得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单位)的非双一流高校。
顶层设计,脚踏实地。全面决战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分阶段、有条不紊地推进自评自建、整改提升、预评估及迎评等核心环节。“要聚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的基本定位,进一步推动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去年3月我校召开的本科教育工作大会暨新一轮审核评估启动会上,党委书记刘强强调。至此,我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驶入快车道。学校坚持管办评分离按照学习动员、自评自建、专项指导及完善提升、预评估、线上评估、进校考察、总结整改7个阶段对评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任务分工。今年3月,学校审核评估工作再次提档增速,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校—院—系”三级质量保障体系,深化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内涵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构建“数智+”“艺工结合”“大健康”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10月起,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评估全面铺开,审核评估专家组给学校开出了“良方”,必将有力推动我校人才培养高水平建设。
保常规,抓常态。面对大运会两次延期和三年疫情的双重压力叠加,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完成全校教学工作。“明天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1300多名的考试咋办呀?”教务处一名工作人员焦虑地感叹到。受突发疫情冲击,2022年10月29日,我校近1300余位同学面临可能无法如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风险。消杀消毒、连夜核酸检测、安排考务、通知考生……学校通过多方努力获得临时增设考场的机会,在开考不到24小时时间内,圆满完成47个考试科目、参考学生3324人次的任务。刷新了学校历史上最具挑战、实施时间最短、实施效率最高的考试组织纪录。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抗疫情保大运,确保校村转换与本科教学平稳有序。成都大运会经历了两次延期,学校按照“一院一策”、“一课一案”、“一对一帮扶”、“加强督导”和“强化责任”的指导原则,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人才培养工作经受了疫情和大运延期的重重考验,整体教学满意度达到98.04%,以实际行动保障了本科教学平稳有序,做到零事故、零投诉、零舆情。
以成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为载体,建设“四新”荣誉班。推进张澜学院与高等研究院深度协同,实施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荣誉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和卓越化。一年级荣誉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100%,大学英语六级累计通过率95%,高于985、211高校平均水平。张澜学院荣誉生80%以上有参加省市英语同声翻译等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经历,100%参与国际交流周活动,50%以上有到俄罗斯、韩国、新西兰、泰国、香港等高校交流学习经历。荣誉生在SCI一区二区发表高水平论文。
抓实师资培训: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三等奖,刷新学校在这一重大赛事上的历史成绩。今年7月下旬,我校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陈舒慧老师团队首次入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荣获新文科副高组三等奖。陈舒慧教师团队以主讲的《博物馆学概论》课,聚焦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文理融通、产教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授课技艺获得此奖。近年来,学校引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推动“四新”建设,推动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加强教学名师及团队培育的一个缩影。
怎样利用虚拟教研室创新教学模式?我校积极创新教学资源和教师交流平台,充分利用虚拟教研室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服务。去年10月,学校组织召开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各学院教学院长、系部教研室主任代表及2023年校级虚拟教研室项目申报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如何通过服务本土、融通中外、技术赋能等方式建好一门国际课程?”“去年11月,在学校举办的“国际课程建设研讨”主题教学沙龙上,《Matlab与科学计算》《走进成都生活美学》《中国原典阅读》《儿科学》《环境大数据与区块链》等国际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娓娓道来。
“成都大学-智慧树网共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是我校与智慧树网深入合作的重要成果,充分发挥智慧树网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经验,协助学校打造一流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教务处副处长张洪介绍到。去年11月,我校与智慧树网联合共建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成立。据了解,学校目前已建成近2万分钟的数字化视频教学资源,知识图谱课程多门。学校将充分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发挥智慧树网在数字课程资源建设领域的优势和经验,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路径。
教学创新大赛是学校教师教学创新的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去年12月,学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举行。共有来自15个学院的24支教学团队进入现场评审环节。药学院王晓琴老师、旅游学院贺琼老师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学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高级职称组和中级职称组一等奖。今年1月,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决赛。全校共24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此次校级决赛。来自体育学院的上官若男和计算机学院的汪硕婷老师脱颖而出,获得学校2024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务处副处长胡庆介绍说,“我校推动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肩负起新时代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作为一名新成大人,遇上了成大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将扎根成大,为学校学科的发展竭尽全力。”在今年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开班典礼上,药学院引进人才高文霞教授如是说。教师队伍是立教之本,兴校之源,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学校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做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近年来,我校新教师入职仪式和培训有序开展,广大教师高尚师德、敬业奉献,全校教师乐教爱教、锐意进取。
获奖捷报频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去年7月,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教学成果《校城融合中外融汇多维融通—地方高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喜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成都大学建校45年来获得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此次获奖,代表着学校十余年来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开拓探索与实践创新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成绩斐然、首摘国金。成都大学获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去年12月,我校培育三年的双创项目《智农慧眼—以智能植保无人机装备开启中国数字农业新格局》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金奖,在本次决赛中,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赛金奖,实现自2015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在顶级赛事上国赛金奖“零”的突破!去年10月,我校首次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主赛道取得一等奖,主赛道共计4项获奖,获奖等级和获奖数量实现“双突破”。在主体赛中,我校《核安护盾—高性能中子伽马甄别探测系统》项目团队突破重围,斩获大赛一等奖。专项赛方面,我校《践行二十大精神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精神口述史—基于八个大西南工业老厂区的调研》项目获得全国二等奖。此外,“黑科技”展示活动中,学校作品获星系级1项、恒星级2项、行星级1项、卫星级2项。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导向,以“挑战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成长才干,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城市建设发展,矢志科创强国,打造成大青年成长“梦工厂”。
“质”提“量”升。今年3月,学校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第124位,较去年上升43位,连续4年呈上升趋势;在“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第218位,较过去五年上升73位,进步位次在综合类高校中排名第一;在“2012-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第八轮总榜单”中位列第283位,较第七轮上升26位,学校大学生竞赛排名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学校积极投身学科竞赛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学科竞赛获奖数量逐年提高,年均增长率20%,2023年单年获奖共1465项。学校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和“课赛训一体”的实践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利用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强化学生实践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院专业学生王鹏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并以专业第2名考取四川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李丽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多项奖项,发表SCI论文7篇,并考取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
强化创新育人:产城校协同育人机制高效运转
系统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大思政育人”,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全面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为引擎,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等教育新生态。“实验室新型的数据中心算力池化资源共享,算力池化技术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课程内容,机器学习模型的全流程更加逼真。”日前,C艺术创新融合实验室的教师代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万国介绍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全过程、全环节核心要素发生深刻变革,全面构建数字化重塑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范式,突出个性精准的育人方式、更加开放共享的办学模式、更加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和更加规范可靠的保障机制。近年来,我校智慧教学空间全覆盖、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建设线上和线下双平台虚拟仿真大厅实景平台。
以学校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为载体,建成专业、课程、教材等各类资源库,全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数字赋能教学资源拓展。建设虚拟教研室、在线名师工作室以及跨学科混合式教学云沙龙,打造数字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在线协作等教学创新实践,数字赋能全面更新育人新模式。数字赋能教学管理创新,革新教学管理与创新,用数字赋能撬动教学管理生态重构,助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校坚持“校城一体,产教融合”理念,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三四五六”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和产业各类育人资源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圈高效聚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学校为服务四川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招生:规模有增质量有进
不断深化“招培就”联动机制,学校每年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学校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做全方位的分析报告,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及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多措并举,精准对接。创新招宣渠道,学校推出“成聚未来、大有可为”学院招-培-就联动主题视频录制节目,为考生详细了解学院、专业提供了详实的视频资料,各学院书记、院长等积极参与网络视频录制;制作学校宣传短视频、学院宣传短片,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与成都日报等平台深度合作,开展“院长带你看成大”等系列直播活动。招生小程序火热上线,创新开通腾讯QQ企业版咨询群,设置线上机器人问答、一键呼叫招办老师等多渠道咨询。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云客服呼叫系统,组建学生云客服答疑团队,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升招生宣传的覆盖面与互动性。
品牌引领师生联动,线下活动温暖人心。构建校院充分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院-师-生”四位一体矩阵式招生宣传体系,充分发挥“校园开放周”等招生品牌活动影响力。开展精准宣传进高中活动,组织招生团队进高中、参展会,招生巡展期间,约为三万名家长及考生答疑解惑,招生咨询进高中活动向考生及家长传递更有实效性的招生信息,打通招生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持续向好,节节攀升。2024年高考录取中,福建超重点线120分、湖南超重点线63分、黑龙江超重点线61分、河北超重点线59分、河南超重点线59分、云南一本超重点线57分、新疆一本超重点线50分……考生报考我校意愿持续高涨,生源质量总体向好,多个省份录取分数及录取位次显著提升。在川录取分数及排名持续提升,本专业文科调档线552分,超一本线23分;理科调档线564分,超一本线25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受考生关注,热门专业报考热度持续提升。
大量优质生源彰显了学校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与社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学校继续优化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建立智慧招生管理服务系统,为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坚持为国育才使命。五年来,我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建立完善铸魂育才工作体系,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未来,我校将更加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