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少年自当扶摇上,衔星揽月逐日光。学校29位同学脱颖而出荣获2022-202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新闻中心采访了部分获奖者。他们怀揣梦想、锤炼本领;他们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提升专业素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他们超越自我,砥砺前行。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一起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三战成硕 屡败不馁 “要坚韧与豁达”
徐张成,影视与动画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专业
2019年,大四的徐张成初次考研折戟,慌忙涌入就业大军,读研的种子却在内心蓬勃蔓延。第二次考研,英语单科成绩未过线,再次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第三次考研,英语单科超分数线1分,终于上岸成大。“感谢这段经历,一切都像命中注定。工作磨练了我的性格,让我变得不急不躁,而考研的三年,让我找到坚韧与豁达的力量。”
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做学问的人要沉得下心来,甘坐十年冷板凳”,导师李茂华的这句话激励着他三年求学路。2021年12月,导师布置的一篇关于广播创新发展年度报告的论文写作,“我需要收集大量文献,将庞杂的内容梳理整理,这次实战也让我第一次获得了文献综述系统训练,更磨练了我的心性,对我后来的论文写作帮助极大。”2022年2月,他第一次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但因为准备不足而落败。他仍未失去信心,复盘反思、总结经验,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立项了7项省厅级课题,发表了7篇论文。
“读研的过程就是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的共同奔赴。对于学术研究,我不止热爱,更有一种‘珍视知识、实现学术抱负’的情怀。我深觉‘学术研究的快感’,那是一种超越享受、超越荣誉的激情。”
“我时常警醒自己,不要做耗时且一无所获还自得其满的事,接受自己的普通平凡,好好生活,奔赴理想。”
工科转文科 他说“感觉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会儿”
黄旭,影视与动画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专业
作为一名跨专业考生,黄旭经历了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到广播电视专业的巨大转变。他回忆备考期间的一件小事:“有一次点外卖等了很久,我忍不住给骑手发消息询问,他回复我说,‘再坚持一会儿’。看到这条消息的一瞬间,我就感觉自己被击中了,就像自己的考研路一样,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上岸了。”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他把读研的三年视作寻找答案的三年,在作品拍摄、课题撰写、论文写作中解答自己的“行”与“不行”。读研期间,他获得省级奖项15余项,参与厅级课题6项,相继在互联网大厂、电视台、头部MCN机构实习。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闪光点,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找到最佳“发力点”。
近三年的研究生求学旅程,在导师和同门的帮助下,黄旭形容自己“守得云开见月明”。他说,“如果说自己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那就是保持对学术的敏感,关注学术热点、社会的话题、行业前沿趋势,在一些刊物和报道中去总结和发现写作的方向。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保持清醒,时常自省、及时复盘,总结经验。”
主动学习 尽力而为
邱航,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材料与化工专业
“研考上岸后,我的目标便是三年后升博,但却被现实狠狠‘打脸’了。”因为是调剂到材料与化工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开始的几个月里,邱航很难适应,感觉“有力使不出”,在导师和师兄的引导帮助下,他逐渐转变思维方式,“从什么都是老师教,到自己学,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都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人生中第一次发表SCI论文是邱航觉得最艰难,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段经历。“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英文写作,全英文的文献很难看懂”,为了“吃”透英文文献,他通常是一边翻译一边记录,遇见专业性强的单词再询问老师。初稿出来后,导师孔清泉又为他修改,带他熟悉投稿流程。返稿修改时,他经常通宵实验,他说:“晚上冷,蚊子也多,第二天脸上、腿上、手臂上都是大包。当时很多课题组的同学陆续发表了文章,我有些心急,但当老师打电话来说我的文章发表时,内心反而很平静。”
他说:“读研就要学会主动学习、自我调整,实验会失败无数次,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乐观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首这段岁月,不觉得虚度光阴就行。”
“三战”上岸 风雨无阻
谢真蔷,体育学院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研究生
第一年考研,谢真蔷踌躇满志,冲劲十足,却因为复试准备不充分而落榜。第二年,复试结束,他知道自己这次又“坏”了,父亲打来电话:“你勇敢地去做你想做的,爸爸会在背后永远支持你,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父亲的一番话让他重拾信心。他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终于“三战”后上岸成都大学。
“你要好好规划未来。”这是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冉建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他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兴趣、优势和未来规划,为自己制定了研究生三年的计划。第一年主要针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打好科研基础,第二年做好科研和提升专项教学实践能力,第三年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条件下实习工作。谋定而后动,他告诉自己:不要焦虑,保持良好心态,从当下做起,做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研二那年,他还考取了裁判证,获得CUBAL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四川赛区)“优秀教练员”。他说:“运动员有对比赛全局的把控力,而作为裁判,则需要更加敏锐。”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与主教练和领队老师合作,带领成都大学篮球队进军四川省前四强。
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学习就要风雨无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心、坚持前行。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坚持”
张茜,师范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
“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研究生阶段,张茜以劳动教育领域与学科融合为研究方向,发表了5篇独作论文。研一那年是她最忙碌的阶段,在遇到紧急任务时,她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直到凌晨一点。平常时间,周一到周五,她要完成专业课程,周末去温江实验室做课题研究,“一个成熟的课题,需要2到3个月的长期磨合。”因此,图书馆的顶楼,成了她最喜欢待的地方,“从上往下看,有一种站在高处的胜利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
读研期间,她曾因为理论知识不扎实,跟不上导师的节奏,做不好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沮丧。后来她学会调整心态,“心态转变后,好像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她说:“正是邓老师的严格指导和支持,让我对学术上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让我能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研三的她,回望过去,她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坚持。无论是在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我都认真对待每一次做方案的机会,即使老师最终不采纳,但我会比别人多获得一些专业知识,也可能多一个发表机会。”
不仅做“计划派”,更要做“行动派”
冉阳,音乐与舞蹈学院2021级音乐教育专业
“我在许多方面不是特别完美,但我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尝试。”接纳不足、勇于试错是冉阳自评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这一褒奖的秘诀。不仅做“计划派”,更要做“行动派”。他总是把计划设置的合理得当,并且实实在在地去实施。
研究生入校后,导师布置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生学习计划表”。他将计划做成了一个思维导图,里面囊括了知识的学习量、论文发表量,参与课题量等。
冉阳理解“君子不器”即“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方向的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音乐相关理论,还有掌握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并且不断拓展学科深度和广度。研一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他还参与全国美育与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研讨会、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万叶杯”等学术活动。研二,他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知识的储备,夯实理论基础。研三时,结合就业规划,利用学校和老师提供的各种资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规划蓝图到计划落地,知不足而奋进。在校期间,他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得了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等荣誉。学海漫漫,他按自己定下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到达向往的远方。
独行快 众行能远
谭文宾,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艺术设计专业
“能拿到国奖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它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鞭策,鞭策我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读研期间,谭文斌按部就班地学习。为了锻炼科研能力,他曾跟随导师彭芳燕参与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设计艺术及设计美育普及读本”的资料整理和写作。面对大量的工作,他一步步拆解、分类、合体、整合,最后顺利结项。除此之外,他还参与新生院服、活动桁架的设计。
成都大运会的举办,给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他提供了实践锻炼的绝佳机会。他跟随张鸶鸶教授参与成都大运会体育图标的优化设计、大运村住宿区环境美化设计、大运村顶楼美化设计等项目。在设计大运会体育图标时,他独立设计了一套方案,但实践经验不足,遗憾落选。但他不畏惧打击,不沉溺愁绪,在总结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后,经过修改,他投稿了2023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最后拿到了全国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段经历应该是我研究生阶段最难忘的,因为从开始设计到结束,它几乎贯穿了我整个研究生时光。”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谭文宾一直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他说:“一个人的力量的是有限的,要学会团队合作,不要打‘个人战’。学校不缺乏锻炼的机会,在有疑惑困难的时候,要多向导师请教。”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莫关兵,商学院2021级会计专业
“我终于回到了四川!”谈起考上研究生后的感受,莫关兵感叹道。他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高考后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他去到江西求学,大四时,他拿到了在南昌工作的offer,但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成都近年的飞速发展,更燃起了他回家乡发展的热情。不止步于空想,他决心立马备战考研。“回四川!回家!提高学历!”
顺利上岸后,莫关兵发挥他的“社牛”属性。学习之余,他加入了商学院研究生会组织。他还被评为“三助”优秀个人,优秀研究生会部长、优秀研究生干部。他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他说:“不仅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可爱的老师同学,还扩展了见识,放松了身心。”
研究生生涯中他遇到最大的挑战是论文。初期确定研究方向时,他常去图书馆坐一整天,然而有时毫无进展,他就会去找导师徐凯寻求帮助。“徐老师很耐心,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具体的建议和帮助。” “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是他一路走来用以勉励自己的话,也送给考研路上奋斗的同学。
因上努力 果上随缘
唐相民,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材料与化工专业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唐相民的理解是:“只要因缘具足,好的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则说明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
唐相民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和书籍,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不管是学习、做实验、写论文或者其它方面,一定要尽快着手开始,不要只是停留在准备的阶段。”唐相民回忆起自己备战研究生那段经历,难免有压力堆积的时候,“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肯定还是会紧张的”,但他却不让自己陷入内耗,“多给自己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与其每天担心,不如多做几道题,多背一页书,这样才能学好。”
“研究生阶段,和导师和同学一起完成项目时,我们遇到了非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那段日子历历在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发布多篇SCI等核心期刊论文是他努力的勋章,他说:“最感谢的人是导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在生活上也格外关心我。他严谨治学、勤奋工作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成为我的精神向导和奋斗榜样。”
热情是学习路上的推进器
阳申全,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材料与化工专业
本科期间,阳申全就将对汽车技术和工程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对于车辆设计、制造和维护有着强烈探索的好奇心。导师赵峰曾是他在本科阶段的授课老师,风趣幽默、细致入微的讲解引领他叩开汽车技术的大门。考研时他决定报考赵峰老师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入学前,他就与赵老师保持着联系,求学求知,了解最新学术动向、参与科研活动。在确定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性能优化这一研究方向后,他更是积极向老师反馈学习进展和问题。在参加韩国济州岛第11届高温陶瓷暨复合材料国际会议时,他需要做一个口头汇报。为了准备好这次汇报,他多次与老师沟通想法,“赵老师在很多重大时刻都与我一起,是我强大的后盾。我们一起熬了很多个夜、看了很多文献、总结了很多要点,终于汇总成最后的一份报告。”
对于工科专业学生在实验中通常会遇到的实验卡顿问题,他说最重要的是坦然面对困境。设立小目标、调整学习策略、寻求老师帮助是他的“三步走”学习方法。“做学术最重要的是保持热情,它是最强大的推动力,它使我们在困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驱使我们在长久的实验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