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专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0日09版大学“书包客”的花样年华

发布日期:2015-04-20


大学“书包客”的花样年华


《 中国教育报 》( 2015420日 09 版)

  ■本版统筹:狄奥 冯圣兵 王迪新 季洪涛 制图:王迪新 李游 不同年代的寻梦者背着不同的书包装点着大学校园的流行色。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周刊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工商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大学生书包之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从50后至90后分成5个年龄组别,每个组别80人,共发放与回收调查有效问卷400份,借此发现藏在书包背后的“秘密”。

  “小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从幼儿园开始,书包就与上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迁,书包也从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布书包到风靡一时的绿色军挎包,由实用的双肩包到时尚的名牌包——越发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工商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大学生书包之变”的联合调查,探寻不同年代大学生使用的书包的变化,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大学校园阅读氛围、校园文化及高等教育的变迁。

  50

  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谈起大学时期的高等教育大事,调查中几乎所有50后都选择了“恢复高考”。“文革”、“上山下乡”,让50后在本该读大学的年纪远离了城市和知识。直到1977年,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恢复,一代人的命运随之改变。

  华中师大教师徐武生便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据其回忆,高考10年中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同学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不到20岁,最大的36岁,早有了家庭和孩子”。

  “我们背的都是绿色的斜挎包。”徐武生说,那时的书包样式、颜色和图案都很单调。吉林大学的教师赵英兰也记得,当时大家背的大多是手工缝制的棉布包,“很可能是父母缝制的礼物”,过了一段时间,才出现的确良、皮质等材料做的书包。

  与单调的书包相呼应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略单调的大学生活。徐武生的大学时代,没有网络也没有太多课业,偶尔中文系的女生们会组织舞会,但“谈朋友”是不被允许的。当时学生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抢占图书馆的座位。

  当时大学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考进大学的人都很珍惜学习机会,天天憋足了劲泡图书馆、自习室。“就像海绵一样努力汲取各种文化知识,没有现在这么多困扰和迷惑。”赵英兰说。

  随着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在书中读懂西方。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给了他们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机会,求知的欲望掀起了校园读书热。

  60

  要靠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的大学生与50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生活贫乏,求知若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马维娜(1982年考入长春师范学院)回忆,军绿色的书包仍然是比较让人艳羡的,女生更多是家长亲手做的布书包,“用各种花布拼成的,五颜六色的,格外让人珍惜”。

  “学生上进,教师敬业。”这是马维娜对当时校园风气的总结。一方面,学生上进心极强,学习就像比赛,常常为一个知识点讨论得热火朝天、废寝忘食。另一方面,教师充满热情,课上倾囊相授,课后也经常为学生答疑解惑。他们常把图书馆没有、自己珍藏的工具书、资料借给学生传阅,买到新书也及时与学生共享。

  相较而言,80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交谊舞、迪斯科、看电影、写诗、读诗、辩论、恋爱,他们的业余活动一点也不单调。当时大学最突出的文化现象是诗歌的兴盛,写诗、读诗成为校园中最大的时尚。

  湖北诗人剑男1983年考入华中师大,桂子山上,宿舍墙面上白纸黑字、用毛笔工工整整抄写、贴满整整一面墙的诗歌让他印象深刻。

  华中师大举办第一届武汉高校“一二·九诗歌邀请赛”时,整个校园过年一样的氛围让剑男记忆犹新——众多诗歌爱好者从各高校赶来,校园诗人在礼堂会集,彼此交换着各自的姓名、地址和思想。晚上举行的活动,2000余个座位的大礼堂里中午就坐满了人,连过道里都站满了聆听者。

  60后陈伟,是武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他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大学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既要守住传统大学文化的根,保留一些实用的育人模式,也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理念。

  70

  高等教育也要面向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是转折的时代,从理想主义到功利主义,市场化大潮一经启动,教育收费、经营创收、后勤社会化等高教产业化举措随之而动。1989年,象征性收取每个学生200元学费,1997年,高校收费全面并轨,学费涨至2000元。

  生于1979年的顾鸿鹄,正好赶上了高等教育收费时代,买书包这笔不小的开销便能省则省了,“用塑料袋、包装袋代替书包”。在他的印象里,“男生普遍不背书包,只有女生才成群结队地背着书包走进教室”。

  长春医专教师马艳慧当年就是个喜欢背双肩包的女生,在她的书包里,不仅有专业课、选修课等课本和图书馆借阅的书,还有女孩子经常要用到的抹布和袖套——爱干净的她总是要先把课桌擦得干干净净才坐下。

  “70后的大学生更勤奋务实、责任感更强。”顾鸿鹄认为,70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处于社会变革期,青年时代又经历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洗礼,在适应各种变化中培养了务实的态度和责任感。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随着免费时代结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成为70后和80后的共同记忆。

  顾鸿鹄所在的班是高校扩招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拥有72人的大班级。扩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就业越来越难。70后大学生已经没有了天之骄子的感觉,学校不再包分配,很多人无所适从。

  不过相对于80、90后们,70后的就业道路还算平坦。当年72人的大班级,毕业后一半当了老师,还有一半当了律师或者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

  80

  大学扩招的“受益者”

   1998年至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108万人增长到62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上升至24.2%。这正好是80后上大学的10年。10年间,上大学从一件惊动乡邻的大喜事变成了很多家庭的平常事。

  因此,在吉林大学80后博士生顾颉琛看来,读大学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顾颉琛上大学的时候,大家背的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双肩书包”,尤其女生,多用较为时髦的单肩包或斜挎包代替书包。随着移动通讯工具的普及,除了教材、笔记本、笔、钥匙等传统物件,手机开始成为大学生书包中的标配。

  作为男生,2002年上大学的刘玉青的书包很简单,“就是随便买的一个布包”。那时有电脑的同学不多,网吧上网又贵,除了参加辩论赛、听讲座,基本上晚上的时间都献给了图书馆。现为武汉工商学院管理系主任的刘玉青回忆大学生活,认为当时的读书氛围比现在浓厚。

  80后是高校扩招的受益者,但越到后期,扩招所带来的就业问题也越明显。“毕业拿2000元工资已经合不拢嘴,拿6000元就觉得极为高大上了。”高校文凭的贬值,在刘玉青看来,扩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一方面,高校扩招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有了学习的机会,让更多的农村孩子熟悉城市环境,了解城市的发展,能够在城市就业;但另一方面扩招也将“精英式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在人数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反而增大。这就是刘玉青,一个80后大学生对高校扩招颇为纠结的看法。

  90

  书包可有可无 生活丰富多彩

  仅从书包来看,90后大学生应该是遇上了最好的时代。据武汉工商学院大一学生曹龙观察,女生背的都是很时尚的斜挎包或手提包,男生大多把书拿在手里,通常背双肩包的都是每天不得不背很重的学习资料的“学霸”们。

  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器,镜子、梳子、化妆品,男女生包里的常用物件略有不同,但相同点是包里的书越来越少。一方面,阅读类客户终端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标配,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各种资讯和书籍。另一方面,网络课堂和在线学习也成为高校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华中师大本科生李美松大二时选了八门任意选修课,其中四门是网络课堂。在华中师大,“云课堂”已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软件。该校2013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已经明确规定所有本科生都要选修网络课堂。

  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能进行学习的网络课堂比传统课堂更加方便。“慕课”则给了学生开阔视野的机会。吉林大学2013级学生杨赫通过网络学习了清华大学的“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并将其推荐给身边的同学。

  受访的90后大学生都提到了当前高校的热词——创业。不久前,武汉工商学院曹龙联合其他专业同学组成了5人创业团队,在学校利用微信和互联网平台开设网上超市,并在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开设实体店。

  与他们联盟合伙的还有武汉其他6所高校的学生创业团队。“我们这种创业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玩商’,在边玩边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曹龙说。

  华中师大2013级的曾莹也在这个春天选择了创业。曾莹自嘲是“95后学渣”,与书包里多半放着化妆品、梳子和镜子的女孩不同,曾莹的双肩包里经常背着的是自己心爱的单反相机。

  尽管早有创业意愿,但面对团队、场地、资金、设备等“现实困难”,这一想法只能暂时搁置。今年,曾莹抓住“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机会,申报了一家摄影工作室。该创业项目获得学院认可,最终成功申报国家级创业项目,拿到了一万元创业基金。“之前一个人精力有限,现在好在我多了一个团队,2015年我们一起筑梦。”曾莹在自己的QQ空间写道。



上一条: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25日09版...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27日03版...

版权所有: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吉ICP备090026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