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专
 

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17日06版 “生命文化”的引领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布日期:2014-12-17

 

“生命文化”的引领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17日  06 版)




  ■王迪新 胡皓月 近日,有着78年历史、曾办过10余年本科的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获得了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荣誉称号。

  该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始建于1936年,几经更名,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为专科学校。2001年、2007年分别与长春市职工医科大学、长春市直机关业余大学合并,学校占地面积47万多平方米。1978年至1992年,开办过临床医学、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1994年至今,开办了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的成人本科教育。目前,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涉外护理、药学、生物制药技术等23个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多国院校合作,将办学窗口面向世界。

  近年,学校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首家“大学生生命教育暨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和由吉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探寻荣誉的背后,是一股激情的“生命文化”的涌动。2001年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举全校之力开展“文化兴校”战略,实现了环境育人、教书育德、管理育行、服务育心,生生不息的“生命文化”引领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生命文化薪火相传

  文化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底蕴。当高品位的文化成为一种氛围、一种传统,一所学校也就有了灵魂。长春医专的文化就是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时代阳光雨露的催生下,在继承中成长,在成长中超越。78年间,对生命尊重与呵护的文化传统从未割断。尤其是从2002开启的科学管理年、质量提升年、建设发展年、节约宣传年、迎评准备年、超越工作年、痕迹化管理年、量化工作年、内涵提升年、标准建设年、精勤奉献年等一系列“主题年”建设活动,一年一个台阶,在精细化的实践中完善着“生命文化”。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学校在举起“文化兴校”大旗时就围绕“德”与“爱”,秉承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守望生命、敬畏生命的医学教育本真打造“生命文化”。如今,从办学理念(教以惠生、学以达仁)到校训(医道天德)、校风(践职不怠、厚德以人)、教风(执教忘名、授业求精)、学风(精勤不倦、求知求真),从医专精神到“云杉”图腾,从部门理念到个人理念,从“精细化管理”到“责任文化”,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理念提升,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生生不息、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生命文化金字塔”,并以优秀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和适宜的文化载体,感染、凝聚、教育、指引着师生逐步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生命文化固化于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医专的建筑、园林、广场等无疑是孕育文化的摇篮。它们散发出特有的文化气息,彰显出“生生不息”的力量。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恰似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磁场”,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浸润着师生的灵魂。走进校园,山石草木皆传意,亭台楼阁总关情。室内文化与校园环境交相辉映,“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符号无处不在,师生身处其间,点滴之处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浸润到心灵深处。

  文化升华了大家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形成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了推进决策的科学性,成立了师德建设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教务工作委员会、人事工作委员会、采购工作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学校免费向学生发放《走进医专》,该指南涵盖了学校概况、文化理念、办事程序、学生规度、就业指导、生活资讯、党团组织等,大大方便了学生;通过“医道大讲堂”、“话法说事”、80后论坛、假日学校、文化沙龙、教授讲堂等活动和平台,学校的管理成熟了,师生的行为自律了。大家认识到:制度管事、文化管人。都把学校当成心中的圣地,文化已经唤醒了人们行为的自觉。

生命文化引领办学内涵提升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只有生命的觉醒,才是教育的成功。自2007年以来,学校引入“生命教育”作为医学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引领其他人文课程,让生命教育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已建立了全国首个生命教育教研室,率先在高校中将生命教育课开设为必修课,成立了面向全国的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出版了国家教材,开创了2+2+N教学团队,建立了“生命会心”志愿者队伍,摸索出一套生命教育的新观点、新体系、新课程、新方法、新角色,得到了何仁福、纪洁芳、肖川等生命教育专家的关注和赞赏,学校生命教育的经验做法也走向全国。

  生命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至关重要。学校将生命教育课程纳入生命文化建设体系,通过蕴涵生命教育的文化建设和实践,逐渐达到教育、学习与生活体验的和谐统一,成人、成才与成功的和谐的统一,让师生、学校、社会得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还据此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国内领先、省内最大的教学模拟医院为基础,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理实一体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校院一体化”;以全市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为依托,实现了专业建设的“政校一体化”,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以“善教惠生”理念为核心,打造了呵护生命、敬畏责任的职场文化。

生命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行进在现代职业教育快车道上的长春医专责无旁贷,更要将“生命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价值。

  面向世界,合作培养。学校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实行了中外合作办学、百余名同学已获得了澳洲老年护理三级证书。学校教师先后走出国门参会、培训、考察、留学,还积极引入“外教”相互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国际化办学视野。按照“三对等”原则,学校与美国大峡谷护理学院开展师生短期互换交流项目,组织了吉林省卫生系统人员开展了国际层面的专业培训与研讨。学校还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南十字护理会开展了老年护理工作人员互换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途径。

  面向基层,体现定位。学校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三训一体”功能,中心已成为国家示范性社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引领了省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成立了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生命教育研究与推广中心、护理学研究所;目前正筹建康复养老中心,力图打造康复养老新模式,推动区域养老事业的发展;建设了卫生信息专业实训基地,开创了学校专业建设的新模式,促成政府、学校与社会的一体化联合。

  面向行业,体现责任。牵头组建了吉林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院交流合作平台,成立了药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康复应用技术与老年看护研究中心;学校长期致力于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现已成为教育部和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和财政部央财支持的康复医疗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民政部紧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促进中心、国际护士专业水平考试项目协作组织成员、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中心与基地等多个国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吉林考区长春考点、省市级教学基地。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成为北华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2014年,学校生命科学馆(长春市首家生命教育基地和健康教育基地)的落成,使学校的生命文化得以在社会上延伸和传播。

  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学校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吉林省护理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连续三年包揽前三名。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多年来平均就业率居全省前列。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在生命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步入了持续的发展轨道,内涵建设彰显了新特色,新机遇赋予了新使命,医专人坚信文化成事、精神达仁、不辱使命、笃定前行。

  近日,教育部领导在关于《全面推进医教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要把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营造有利于学生意的培养的良好氛围。”这无疑是对长春医专“生命文化”建设的最好评价和注解。




上一条: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27日03版...

版权所有: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吉ICP备090026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