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故事:在奋进中绘就青春画卷


伴着金秋的气息,带着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2021级本科新生从祖国各地奔赴而来,展开了人生新阶段的青春画卷,为北理工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是什么样的缘分让他们与这所大学结下不解之缘?在起航人生新征程之际,他们对大学生活有如何的期寄?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故事,收获他们的心声。

陈志奇:成长为矢志强国的北理工人

陈志奇.png

“北理工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能够考入北理工实现科技报国梦想,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2021年夏天,天津考生陈志奇以700分的高分成绩如愿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未来精工技术班。金榜题名,圆梦北理工,看起来顺风顺水波澜不惊,背后却凝聚着陈志奇高中三年的奋斗与拼搏。

2017年暑期,比陈志奇大四岁的父亲好友的女儿、毕业于天津市杨村一中的李若清如愿考入北理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李若清的影响下,陈志奇第一次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学。“在北理工,李若清姐姐选修了丰富有趣的课程,遇到了和蔼可亲的导师,结识了一群热情洋溢的朋友,还参加了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此后的四年中,姐姐经常和我分享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深深吸引着我、影响着我。”陈志奇对北理工既好奇又憧憬。

闲暇时,陈志奇喜欢浏览各大高校的网站和新闻报道,而对北理工相关信息他更是格外关注。北斗3号、天问1号、在中国行驶无禁区的新能源汽车……北理工的科研成果和办学成绩逐渐激发了陈志奇的报国理想。伴随着对北理工了解的逐渐深入,报考北理工的愿望越发清晰。

高考结束后,在天津招生组、信息与电子学院教师刘振宇的介绍下,陈志奇详细了解了北理工的学科特色和培养模式以及北理工人矢志强国、为国铸剑的坚毅品格,这些都让陈志奇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坚定了他最终报考北理工的决心。

“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张军校长谈到了北理工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这正是新时代青年人最需要的。校长的讲话为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相信,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族复兴贡献力量。”面向崭新的大学时光,陈志奇充满信心。

丹娜、马昕悦:相互成就,携手共进北理工

微信图片_20211010162803.jpg

丹娜(左)与马昕悦(右)

“当得知我们都被北理工录取的那一刻,我们真的是激动不已,欢呼雀跃。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开学季,北理工迎来了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的一对好姐妹,一位是明德书院新生、哈萨克族女孩丹娜,而另一位是精工书院新生、汉族女孩马昕悦。

“一起考进北理工纯属巧合。我们在填志愿时并没有商量,而是按自己的愿望报考的学校。”奇妙的缘分指引着这对高中好姐妹携手共进北理工。“我们都来自新疆,高中一起就读于北京市第十中学新疆内地高中班。很幸运我们分到了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还是上下铺。高中的第一天见面,我们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此后的四年中,我们成了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丹娜分享道。“我们心有灵犀,总是向彼此分享着快乐,给对方更多的鼓励、支持和陪伴。”

高中时,丹娜擅长背诵记忆比较多的文科,拥有较好的文笔;而马昕悦擅长逻辑性比较强的理科,有着严谨的理科思维,虽然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高考科目,进行着不同科目的学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她们之间的友谊,她们平时形影不离,十分要好。“高三冲刺阶段,我们每天早上一起去操场背书,互相提问,每天晚上一起在班里自习,互相帮助对方补齐短板和弱项。”回忆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马昕悦和丹娜津津乐道。

“一起考进北理工是巧合,也是必然,因为我们都有着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愿望。”马昕悦说道,“我们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我们会像高中时一样做最好的朋友,成为更好的我们。一个月来,我深刻感受到北理工浓厚学术氛围,也进一步认识到在大学里学习还是第一位的。未来,我们将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努力学习,磨练意志品质,全面提升能力。” 她们热爱学习,勤奋刻苦,她们陪伴彼此,共同进步。

“把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两姐妹目光坚定。

杨霄羽:求真求是,徜徉数学海洋

微信图片_20211010162851.jpg

“我的理想是以后能从事数学领域的研究,在数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贡献。”2021年的夏天,来自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的杨霄羽如愿考入北理工理科试验班,开启全新的“数学”之旅。

“我刚上高中时,邻居家的哥哥考上了北理工。他经常在寒暑假里给我分享学校里多姿多彩的生活。学识渊博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宁谧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些让我对北理工心生向往。”高一时,杨霄羽便和北理工结缘。此后的三年中,杨霄羽始终把北理工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引。高考结束后,北理工河南招生组的老师向杨霄羽详细介绍了北理工的招生政策以及数学学科的情况。“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我选择了理科试验班,继续学习我最感兴趣的数学。”

杨霄羽是个十足的数学迷。“每当成功解出一道数学题,我都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在几何线条中畅想,在符号运算中徜徉,杨霄羽对于数学的热爱贯穿了他的整个高中生活。除了完成课内的数学学习外,杨霄羽还参加了数学竞赛,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二等奖。“备赛过程培养了我严谨的逻辑思维、良好的耐力、定力和毅力,为我学习其他科目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上大学就是大人了,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2021年的暑假,新冠肺炎疫情在河南反扑蔓延,杨霄羽毅然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成为了社区防疫的一名志愿者,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杨霄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学习之余,他喜欢下象棋、跑步,生活丰富多彩。

“通过入学以来的各种教育活动,我了解到数学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实力增强起到的重要作用,更坚定了我努力学习数学的决心。希望未来能学有所成,早日为国家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学以求真,思以求是。18岁的杨霄羽,怀着他对数学的执着和热爱,遇到了81岁的北理工,开启了数学学习研究的生涯。

如春芽破土,似夏蝶破茧,徜徉于数学的海洋,杨霄羽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李舒:我与北理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微信图片_20211010163058.jpg

“每个人来北理工都有不同的原因,而我与北理工的初识,可能要从父亲说起。” 明德书院2021级新生、来自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的李舒回忆道,“由于工作的原因,父亲对扶贫工作比较了解,茶余饭后,他经常会给我讲一些北理工与方山县携手脱贫攻坚的故事。北理工在方山开设暑期学校、派驻研究生进行支教、科技助力方山企业转型升级……一个个携手奋斗的故事,让北京理工大学逐渐走入了我的视线。”

备战高考的日子紧张而有序。闲暇之余,李舒开始情不自禁地从网络上搜集关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信息。“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但我一直都对理工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探空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一个个词条跃入眼帘,我被北理工的办学历史和科技成就深深吸引着。”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虽然有了明确的目标,但奋斗的道路唯有坚持不懈、勤勉不息。在高考前的最后100天,李舒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冲刺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带着坚韧与执着,向着自己的梦想高歌猛进、努力奔跑。

高考结束后,李舒第一时间联系了北理工山西省招生组的老师,老师们为她详细介绍了北理工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设置情况,这更加坚定了她报考北理工的信心与决心。在这个夏天,李舒如愿成为了北京理工大学明德书院的一名新生。

“我的父亲就是学法律的,我也想成为一名法律人。经过书院的专业引导,我发现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专业依托学校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致力于培养既通晓智能科技又精通法律的复合型高层次法治人才。北理工培养法律人的鲜明特色与我的理想不谋而合,我要用法律守护科技创新发展,在祖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北理工人的力量。” 李舒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在国庆节到来之际,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更让李舒激动不已的是,入学后她通过了 “法学-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双学位考试。“北理工与我的家乡吕梁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与北理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站在金秋的北理工校园里,李舒对未来充满期待。

黄睿勤、李利伟、李科成、黄昊阳:乘风破浪,圆梦北理工

微信图片_20211010163201.jpg

从左到右依次为:黄睿勤、黄昊阳、李利伟、李科成

“北京理工大学是我们四个人共同的目标学校。能够一起考上北理工,是我们的缘分,更是我们未来共同努力的起点!”8月27日,来自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的黄睿勤、李利伟、李科成和黄昊阳在北理工再次相聚,分别进入睿信书院、精工书院学习。

高中同班且分数相近的四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所大学,与其说是一种缘分,不如说是梦想的力量。“我与北理工的‘初遇’是在《新闻联播》上看到关于北理工科研成果的报道。后来经过了解,我对北理工认识逐渐深入。北理工人的报国理想、家国情怀、矢志奋斗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那时我就认定,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大学。”谈起当初的选择,李利伟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我从小就喜欢学计算机相关知识,闲暇之余我也经常自己写代码。北理工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多次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用科技力量彰显了北理工人的担当。我非常向往能来到北理工计算机专业学习。”黄睿勤将专业选择与兴趣爱好深度结合,最终选择了北理工。与黄睿勤不同,李科成与北理工相识较晚,但“一见钟情”。“江西省招生组、管理与经济学院高昂老师为我详细介绍了北理工的人才培养情况,我十分向往北理工严谨的学术氛围,期待能在这里磨砺自我,实现报国梦想。”

“我们一起学习,相互鼓励,共同克服了很多困难,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忆共同“战斗”的时光,李科成脸上洋溢着幸福。高三时,一次偶然的换座位让四位同学从原本的“普通朋友”迅速升级为了“亲密的战友”。黄睿勤是班长,李利伟和李科成是同桌,而黄昊阳就坐在他们的后面。黄睿勤学习刻苦,工作热情、有责任心,李利伟的理综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李科成的英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黄昊阳学习认真,刻苦努力是班里公认的“拼命三郎”。课余时间,他们组成了“学习小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今天我们用勤学不辍为祖国母亲庆生,明天我们要接过前辈矢志强国的接力棒,书写属于北理工人的时代篇章!”黄睿勤坚定地说。大学生活已经开启,四人对未来有着不同的期待,但共同的愿望就是成长为合格的北理工人,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也让我们共同期待,四位少年描绘出属于他们的青春色彩,书写精彩的人生华章!

朱昌源:为了一个三年的承诺

微信图片_20211010163247.jpg

“我的目标是考入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的初秋,朱昌源如愿成为北理工2021级徐特立英才班的一名新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高中三年,这句诺言一直指引和鞭策着朱昌源奋勇前进。

时光倒转回2018年,在高中入学考试面试时,朱昌源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梦想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即便经历风雨,也要始终朝着梦想的方向生长。然而对于朱昌源来说,实现这个承诺,顺利进入北理工并不容易。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朱昌源既定的节奏。“高中二年级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一直在家自学。没有高考的压力,没有学校里紧张的安排,学习状态自然就放松下来。”半年的时间,转眼即逝。随着朱昌源升入高三,他明显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如果想考入理想中的大学,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唯有起得更早,吃得更快,学得更认真,才能够抢回失去的时间,找回最好的状态,考入理想的大学!”决心已经下定,就要全力以赴。高三的一年时间里,朱昌源争分夺秒,勤奋学习,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数不胜数的空笔芯、涂改带和压在厚厚练习册下的北理工校园照片,就是朱昌源逐梦北理工的最好见证。

“填报志愿时,北理工贵州省招生组成员、数学学院王博教授为我详细介绍了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让我对北理工的红色基因、科研实力和精工品格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报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理工。”朱昌源回忆道。

“考入北理工,只是梦想的起点。未来,我希望能够把电子信息专业作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一份光和热!”刚刚上完新生入学教育课的朱昌源满怀憧憬。

“我喜爱摄影,我希望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美丽的北理工,让更多的人喜欢北理工,爱上北理工!”一有机会,朱昌源就会拿起相机进行创作。“我要利用国庆节假期创作更多摄影作品,与大家一同感受普天同庆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