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产业》】产学研协同 理工医交叉 因地制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核稿: 撰稿: 审稿:李长虹
     日期:2024-05-29     浏览量:

【《中国科技产业》】2024年第5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新征程上,我们要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时代命题,就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行业背景鲜明,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积淀深厚,多数是我国各行各业或区域高等教育的“单打冠军”。这些高校发挥独特优势,推进产学研协同,因地制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是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例如,作为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鲜明代表,安徽理工大学坚守能源报国、工业强国,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在安全、地矿、爆破、医学等传统学科专业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新时代以来,学校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聚焦服务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任务,推进传统工科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提出强化特色发展、打造优势学科的战略思路,聚力推动办学布局、学科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引培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组织融合贯通,大力发展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与先进智造、大健康与职业安全健康、碳中和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着力培育一流卓越工程师、一流理工医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安徽省属高校唯一A 类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 1%,20个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学校积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以四个“有组织融合贯通”为主线,因地制宜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激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一是办学布局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推进人才培养精准对接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首先就是要拉近专业与产业的时空距离,推进大学和创新平台、产业园区互融互通。按照这一思路,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统筹产学研协同,在合肥、淮南两地拓展办学格局,深度推进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在合肥开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学院培养首位产业急需人才,同时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人工智能与先进智造、碳中和、大健康、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高能级科教产融合育人平台,与清华大学合肥院、奇瑞、比亚迪等大院大所大企共建科教产融合园,构建“新兴学院 + 前沿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在合肥设立高等研究院,深度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牵头或参与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四大研究院建设,承接科研项目经费逾1 个亿,首批融入安徽省“一室一中心” 创新体系。与淮南市共建大学科技园,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打造“安理智谷”科创产业功能区,以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融合赋能地方产业发展,孵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18 家,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金额近1亿元。

同时,学校推深做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入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全面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战略合作,与知名企业院所共建5个创新研究院,推动科教产融合、理工医交叉。深度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牵头成立煤炭行业校、院、企“协同创新组织”,与国家能源、中石化等6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携手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集群。学校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八届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本科院校50强”。

二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链接,精准培养理工医急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A 类学科,推进“安全 +”学科群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储能、职业安全健康等新兴专业,切实推动急需人才培养。实施招生- 就业联动机制,推进专业优化调整,2017年以来申报24个新专业,其中工学占比91%,并停招了20个就业率较低专业。目前学校工科专业占比80%,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超70%,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认证专业超6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知名校企院所共建9个本科生联合培养“创新班”,培养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安全、职业安全健康急需人才。进一步深化与能源企业、战略合作企业、校友企业的“订单班”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同学中超30%到大型国企工作,超75%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学校已打造19个省级以上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由企业出题、出经费,依托横向项目进行合作培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精准度高、对接度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着力打破校企之间的围墙,打破高校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界限,双向互动深入交流,选聘企业导师400余名,与校内导师联合进行研究生培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精准度高、对接度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三千工程”(千名导师、千名研究生、千个岗位),特别是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面向行业、产业、企业制定不同方案,设立工作专班和服务资金,开展摸底调研,有序建设一批示范性联合培养平台。

三是项目平台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成果转化难是众所周知的,学校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创新又缺乏人才、技术支撑,以往存在各干各的、各自为政、小院高墙、合作不畅等问题,难以形成创新转化合力。为此,学校将科研创新和企业孵化转化优势紧密连接,开展“揭榜”“赛马”,强化校企“同题共答”,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专场对接交流近350余场,组织教师赴200余家企业开展对接交流 ;依托“科技副总”项目,大力实施“三种经历”和“科研走出去”活动,先后选派50余名优秀科研人员通过“四送一服”等形式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技术需求,建设了一支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坚力量 ;先后获批安徽省技术转移中心、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单位。近五年,累计签订横向科研合同1937项,合同额超7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重大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有力带动了安全、机械、材料、化工、计算机、测绘等学科建设,既实现了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帮助企业解决了成果创新转化难题,实现了为区域和产业培育人才、培育成果的“双培育”,真正推进了校企同题共答、互利共赢。与企业共同研发的科技成果获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余项,其中省部一等奖42项,2023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9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10项)。面向服务人民生命健康,打造全国首个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煤矿,矿工在百米井下呼吸到新鲜空气正在变为现实,荣获202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奖特等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

学校积极探索科研管理政策集成式落地举措,推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取消结题绩效提取限制,建立完善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动力和潜力,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贯通“企业需求 - 联合攻关 - 孵化转化 - 市场检验”的创新全链条,打通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捅破创新的“窗户纸”,打破“卡脖子”的技术枷锁,成功入选“安徽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单位”;2023年学校居“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 第83位,位列安徽省属高校第1位, 连续三年入围该榜单。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工医交叉融合,全力打造教育链-人才链 -创新链 -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四是人才引培与产业创新发展有组织融合贯通。

推进人才引育与成果赋权紧密连接,赋予人才更大的创新空间、创新动力。尤其把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引育,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作为重点,按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和重大项目需求,“靶向”引进急需人才,柔性与全职相结合,采取一人一议、一事一议,强化能力、价值、贡献导向。例如,安徽理工大学聚焦基因治疗和生物功能材料方向,引进该领域顶尖人才,建立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应用场景广阔。聚焦碳中和方向,全职引进国内唯一的16-20MW(兆瓦)燃气轮机研制团队,获得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MW(兆瓦)级燃气轮机研发项 目立项,预计总投入9000万元,具有很大的创新转化价值。

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引才育才,在待遇、评价、住房、保障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改革,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近三年自主培养和引进国家级人才19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在组织实施总经费超过 1 亿元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中,40岁以下科研人员占55%。组建PI创新团队16个,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为强化产教研融合、推进成果孵化转化提供第一支撑。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高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高校与产业“主战场”时空距离大、 科教产转化链条长、经济需求与人才科技供给不够匹配、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能力不足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政校企多方发力,汇聚人才、平台、资金、产业等全方位要素,推进产教研有效贯通、有机融合。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找准定位,聚焦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内涵,着力推进有组织的产教研融合,培养新质生产力急需人才,走出一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工医交叉融通的新路,提升行业高水平大学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编辑:宣传部 郭会霞

审稿:李长虹

上一条:【《中国乡村振兴》】我在新华村办“菜园” 下一条:【人民日报海外版】场景“拿出来”,数据“活起来”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