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一流梦想 不负青春时光 勇做自信自强、挺膺担当的新“安理人” | 校长袁亮院士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核稿: 撰稿: 审稿:李长虹
     日期:2024-09-13     浏览量: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渐起,书香满园。今天,我们满怀自豪与喜悦,迎来了2024级新同学,这是大家与安理的“双向奔赴”,是奋斗与收获的“顶峰相见”,更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同书写一流梦想的启程时分。在此,我代表全体师生医护员工,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的父母、师长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犹记得高考前夕,我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携手安理大、自信创一流”。今天,你们以青春之名、赴梦想之约,本科新生中,来自安徽省内的有5243人,来自省外的有3257人,省外招生总数和比例均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在安徽省物理加化学组投档线位居省属高校第二、省内高校第四,被网友形象地称为“四阿哥”;最低投档线超过一本线100分以上的省份6个、超过50分的省份13个。大家当中,有来自革命老区金寨中学、野寨中学的100多名同学;有来自临泉一中的98名同学,大家不约而同“组团”报考安理;有人工智能学院的赵远同学,外公是78级校友,母亲是99级校友,“祖孙三代”同为“安理人”;有空测学院的沈慈同学,4位亲朋先后就读安理,还有很多同学以哥哥姐姐为榜样报考安理,这是对学校最大的认可、最好的认同;有超出安徽省本科控制线139分、以604分录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周子涵同学;还有49位“俊杰”、31位“浩宇”、28位“子豪”,“05后”的你们正在拨动命运的齿轮,再次祝贺大家!同学们把最好的年华托付给学校,我们一定践行“心中有学校、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学生”的办学育人理念,一定用心、用情、用爱培养好每一位同学。

刚才,大家庄重地佩戴上“安徽理工大学”校徽,从此便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的名字——“安理人”。何谓“安理人”,何以“安徽理工大学”,这值得大家在今后几年、以及更漫长的生涯中感悟体会。作为大家的“学长”,我是1978年入学,经历四年苦读,毕业后毅然选择到一线工作,一头扎进矿山煤海,1991年荣获全国“八十年代优秀毕业大学生”,36岁成为当时煤炭系统最年轻的总工程师,49岁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命之年又回到母校工作,我觉得“安理人”的名片令我无比自豪、倍感自信、更应自强!

何谓“安理人”,就是要志存高远、胸怀家国。79年前,学校诞生于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国家积贫积弱之时,以老校长毕仲翰为代表的先辈们,以工业报国、能源兴国之志,创办了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4年成为新中国最早培养煤炭本科人才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全校师生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表示“有充分信心完成为国家培养煤炭工业建设人才的光荣任务,更好地为我们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1971年,学校响应国家需求,与煤炭相关的专业迁回淮南,开始了艰苦的“二次创业”。改革开放后,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能源工业栋梁骨干,成为支撑行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以来,面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强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推动“安全+”“智能+”学科专业群建设,2024级69个招生专业中,工科专业占比超80%,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超75%,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认证专业超70%,工科生培养规模居省属高校第一。我们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工医交叉融通,与清华大学合肥院、上海交大医学院、中科大附一院、合工大等名校名企名院共建9个本科生创新班。我们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领衔能源研究院建设,承担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等研究院项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79载栉风沐雨、勇毅前行,我们得出的最重要结论,就是时刻牢记“党之大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与时代同频共振、为行业培育英才、为国家贡献力量!

何谓“安理人”,就是要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从京沪铁路边的蚌埠黄庄,到淮南洞山下的黄楼,再到合肥屯溪路的斛兵塘,我们的先辈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就将一所工业专科学校建成了全国重点大学,成为32所工科重点高校之一。此后,学校花开两地、各自繁华,我们迎着“科学的春天”,书写“春天的故事”,在全国首批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累计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成功申博并实现万人大学梦想。近年来,学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为引领,实现全方位跃升、内涵式蝶变、历史性进步,创造了多个“唯一”“第一”,成为唯一拥有A类学科的省属高校,唯一拥有全重、国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教育部4个创新平台的省属高校,唯一拥有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省属高校;唯一拥有直属附院、具有本硕博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省属综合性高校;50个省部级高能级平台居省属高校第一,工科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一,17个工科国家一流专业居省属高校第一,学生就业率多年位居我省公办本科高校第一,所有本科专业硕士点全覆盖,理工医管学科博士点全覆盖。我们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大数据、大健康、储能等专业,王牌专业名声更响、强势专业成色更足、热门专业人气更高!我们深知,唯有推进特色发展,打造“单项冠军”,才能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贡献一流力量!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力争实现“双一流”梦想!

何谓“安理人”,就是要求真务实、立地顶天。扎根江淮大地办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科研创新做在生产一线,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的老校长、国家一级教授柴登榜先生,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编制了我国西南地区早期重要的地质文献资料;以科学理论开展地质找矿,成为“两淮煤田”开拓者之一;开创性地将地质理论与煤炭生产相结合,编制了我国最早和最完整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成为我国矿井地质理论的创建人。在一批批师德高尚、学问高深、理想高远的教育家、“大先生”引领下,学校已培养了34万英才,除了大家熟知的五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载人航天、“人造太阳”等大国重器,在渝昆高铁、川藏铁路、大型能源基地等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安理人”的身影。今天来到现场的王世森校友,长期奋战在两淮能源基地,从基层一线干起,逐步成长为“中国500强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理人”的卓越代表。新时代以来,我们赓续优良传统,发扬“三到”精神,就业同学中超过75%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业,超30%进入世界及中国“500强”工作,这是“安理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生动实践,大家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努力成长为卓越人才、行业骨干、国之栋梁。

以上是我作为46年的“学长”,对“安理人”精神内涵的真切感悟。当前,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展望世界大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人才、关键在教育;回顾光荣历史,学校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踏上复兴征程,我们必须书写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奋斗篇章!在此,作为学长、师长、校长,我想对大家提三点希望,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是团结向上、奋进有为,深入理解在大学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学校的百川楼、百川海,正是源于楚淮文化的精华、绝代奇书《淮南子》,“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来到安理,我们就成了一家人,务必相互理解、彼此支持、真诚以待、奋发向上。近两年来,学校每年都有超过30%的同学考研“上岸”,一半以上升入“双一流”高校深造,涌现出一批学霸宿舍、学霸班级、学霸专业,展现了优良的班风、学风、校风。大家的学长们在学科竞赛、志愿服务、文体活动都位居省属高校第一方阵,展现了安理青年自信自强的良好风貌。同学们都知道学校是民爆“黄埔军校”,是因为行业内70%以上的骨干均毕业自我校,广大校友相互支持、携手奋进,打造了天下“安理人”的“金字招牌”!

二是博学善思、为国奉献,深入理解为什么学、如何学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今天,面对美西方的极限施压、脱钩断链,我们仍然面临不少“卡脖子”难题,一块小小的芯片、一行短短的代码、一种新型的材料、一项神秘的工艺,都可能令我们望机兴叹、受制于人。与此同时,科学研究正在“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近年来,我带领团队承担了总经费超1亿元的国家重大项目“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研制,集成了地质、力学、数学、环境等多学科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不断尝试融合创新,促使自己从“会读书的人”变成“会创造的人”,将“人工智能”转化为“人的智慧”。在这里,尤其期待我们的研究生聚焦国家需求,勇闯未知领域,打造“黑科技”,书写“黑神话”。

三是强身健体、健全人格,深入理解怎样才能实现人生发展、终身幸福的问题。进入大学阶段,大家有更大的舞台展现才艺、绽放活力。巴黎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用汗水与实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展现了阳刚与自信。期待同学们加强运动、提升体质、锤炼意志,以自主向上的“精神内核”消除自我躺平的“精神内耗”,以“自信人生二百年”的骨气底气,书写“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志气梦想!

同学们,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年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欢迎同学们在伟大复兴时代、成长关键时期相聚安理,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自信自强、乘风破浪,为实现“双一流”梦想团结奋进、勇毅前行,成为安理星河中最闪亮的星!

编辑:宣传部 夏雅凤、郭会霞

审稿:李长虹

上一条:43位中外院士、500余名专家共襄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甲烷管控减排”暨“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七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4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下一条:袁亮出席“加强煤田火区治理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专业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