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0、100!还是,100!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21-12-14     浏览量:

    李小龙,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自动化1班本科生,安徽理工大学第二届数学明星奖”获得者。自大一入学以来,他在包括《高等数学》(上)、《高等数学》(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门公共基础课在内的多门科目中均取得100分满分,成绩骄人;同时他还多次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他积极参与大型赛事,参与多个数学学习与学科竞赛,曾获2021年11月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安徽赛区二等奖,2020年12月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安徽赛区二等奖,2020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数学竞赛校一等奖,2021年6月安徽理工大学数学竞赛校一等奖;还参与各级建模比赛,曾获2021年9月全国大学生建模比赛省一等奖,2021年4月认证杯第一阶段二等奖,2021年5月认证杯第二阶段二等奖,2020年10月安徽理工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校一等奖。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独特的数学学霸!

抵达数学满分之境的奥秘

    大学数学公共课能有一门满分已属不易,而4门大学数学公共课全部满分只能用罕见来形容,笔者见到李小龙同学首先谈及就是大学数学学习的方法与窍门,他也毫不吝惜地对笔者作了分享:“我个人的习惯是在课程开始前利用B站、知乎等网络资源提前熟悉课本,因为这些网站上有很多成体系的视频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但第一遍预习也不可能一概听懂,这时,李小龙会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觉得掌握得模糊的地方,正式开课时再着重去听老师的讲解,“找网课资源也不能盲目,我是先找汤家凤等老师的考研基础课,听老师分析课程重点,再根据重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学习,之后再找配套习题进行巩固拔高。

    提前谋划、重点突破,定时巩固一直贯穿于李小龙学习的过程中。去年年初,疫情在家不能出门,李小龙也没有放慢自己的学习节奏,“大一的寒假自己预习完了《高等数学》(下),2020年暑期他就提前尝试去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李小龙告诉笔者,寒暑假的空闲时间较长,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也就更多,自学的步伐相对不容易被打乱,方便他能够开展整本书的预习。“我喜欢一鼓作气式地学习,短则三天,长则五天或者一周,完全集中精力地学习甚至学完一门课程。”提前迈出的步伐,不为人知的辛勤钻研,也正是他取得高分、乃至满分的先决条件。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学霸笔记

    而刷题永远是数学学习的不二法门,“要多做题目,而且还要不一而足,不局限于手头现有资料,我自己就刷过好几册《吉米多维奇》,还有很多同学刷的学校发的蓝皮书也很好,”在李小龙看来,除去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做题反复巩固,满分与九十几分的区别,更在于细节的处理,“一张试卷上会有很多‘冷门’的扣分点,更多同学可能不太会注意,而我拿到满分或许就在于真的去在意这些隐藏的细微处。” 李小龙告诉笔者,大一下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考试中有一道关于级数的解答题,在那道题当中,需要去考虑函数当中的自变量为零的一个情况来得到分段函数,“当时可能有较多的同学没有注意,所以考试结果一出来,考满分的同学比上一年人少了不少。”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有的知识点有可能是老师上课提的,但没重点讲,也可能是出现书本上的边角处无法在复习时引起注意,也有可能是考生自己粗心笔误等,“所以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多多检查,不用着急提前交卷。”对细节的处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李小龙《复变函数》考了98分,考试交卷时,他检查了三遍,分数出来后,他找老师查卷才明白错失的分是由于上课老师提到的某个点他没注意到,结果导致失分。李小龙觉得,比考满分更重要的或许是在学习过程中严谨的态度与脚踏实地的行动。

    李小龙告诉笔者,学习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兴趣始终是引领他求知上进、不懈钻研、开拓视野的最重要因素。兴趣与热爱像是催化剂激励他对待未知的东西总是孜孜不倦、不懈求知,想弄清困惑自己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一份求知好学的“初心”,是李小龙一直努力坚持的东西。

将兴趣与热爱进行到底

undefined

    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比赛,李小龙虽然喜欢事事“走在前面”,但也从未急功近利,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大学,解出一道数学难题带给他的那种“难以言明的喜悦与满足感”一直让他“上头”,这是他一直沉浸于数学学习的“原始冲动”。这种正向反馈与激励也为他的数学学习积累了不少自信心。此外,良师的引领同样至关重要,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詹倩老师是李小龙跨入大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引路人,“詹老师非常认真负责,而且上课时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会尝试告诉大家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场景里,也会在课间播放有趣的科普视频,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是将线性方程组的一节内容和隐身飞机的性能相结合的课,我们班同学都觉得非常有趣。”这些实际上也延续了李小龙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考出满分的四门数学课程都是詹倩老师教授的。“我平时也会向詹倩老师请教不明白的数学题,老师也都会一一耐心解答,无论自己取得何种的成绩,老师总会鼓励我让我加油。”李小龙之后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带队的李强老师也给予了他和参与比赛的同学很多指导,“参加比赛时,负责数学竞赛培训的周继振老师每周还会给我们发布数学题,经常和我们讨论题目,有不懂的我也会常去请教。”

    也是出于热爱与兴趣,李小龙在线上线下同样认识了一批着迷于数学的朋友,也是因为这些同他有一样数学爱好的朋友,让他得以在学习上更进一步。

undefined

undefined

    大一寒假李小龙着手准备数学竞赛,加入了一些数学交流群,但进这些群并非简单的发了申请就能通过的,“一般都需要正确解答出入群题目。”李小龙进群后积极发言,也在群里帮助有疑问的同学解答问题,一来二去,他认识的朋友也就变多了。群里讨论的题目一般都是考研数学题,但对当时准备数学竞赛的李小龙来讲也不算太晦涩,“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可以在群里交流解题的思路。”多个“大脑”在群里同时运转帮助他开拓了不同的思路,他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记忆、理解与接受能力更强了。那时候群里或者群成员的个人空间都流行发表“每日一题”,“空间的说说评论都是方法1、方法2、方法3,第二天群里就会热切地上传手写的、打出来的五花八门的答案跟解题思路,讨论氛围真的很热烈。”李小龙笑着说。当时他也是群里讨论题目的活跃成员,但对于做过、讨论过的题,不会在脑中浮光掠影地划过去,“我会一道题一道题截图,包括不同的解题方法,存在手机里,”李小龙手机里大概有几千张的数学题截图。打开他的QQ相册,有按时间顺序、来源种类收录的上百张图片,包括各类数学竞赛题、老师布置的课后习题、课件截图等等,“晚上休息之前,我会经常翻出来看,往往是顺着答案倒推思路,十几分钟的时间脑里可以像放电影片段一样浮现解题过程。”

    在老师和数学同好们的影响下,李小龙潜移默化中吸纳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也促使他往后不断地提前自学课程,调整数学学习思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使现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李小龙却从未觉得自己是数学学习的天赋型选手,结识更厉害的人一直是他的一个目标,而这些同好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也让他慢慢充实进步,踏上更大的平台,迈向更为宽阔明亮的未来。“通过交流,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往后还有更多的努力与进步的空间。”李小龙十分谦虚诚恳。

    与此同时,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学好数学也使李小龙的专业课学习增益不少。“数学学习的方法很多都可以运用到专业课上,对于细节的处理更是二者的共通之处。我们工科更是需要进行许多公式演算,数学的强项会帮助我很快速地理解与运算。”“很多都是原理加上推导,题做多了,对数学的了解也会更深入,理解艰深的原理也就容易很多。”

淀经验,努力向前

    大一下学期,李小龙就参加了学校的数学建模比赛,当时和两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三人团队,“没有老师带队,比赛培训到大二才有。大家那时候都是‘小白’,”回忆起最初的参赛,李小龙觉得就是不畏难、想尝试。从上网查找相关的比赛资源,格式、摘要、模型误差……对他来说就是一关又一关,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个个框架的填充,最终这次比赛他们拿到了校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李小龙从不自满,他深知这次比赛只是自己今后建模之路的开始,“有了这次的经验积累,再参加比赛的时候就更有目的性与条理性,不会手忙脚乱,协调队员也会有策略多了。”

    今年9月份,李小龙和团队一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建模比赛,荣获省级一等奖。他所在的团队以前一般选择的是C题,该题类型主要关于数据分析,但在本次比赛中,大家对A题FAST天眼系统十分感兴趣,且团队成员之前有过了解,因此,最终决定选择A题,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偏向于数理方法的A题。李小龙作为队长,在本次比赛中,论文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写作主体是由他完成的,绘图以及排版,还有编程安排给另外两位同学完成。比赛过程中,他和另外一名同学广泛阅读各种参考文献资料,李小龙从中选取较为合适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就该模型的编程方法与负责编程的同学积极讨论,将论文的整体的核心思路梳理出来后,交由队友绘制成流程图的形式。“在解决A题的过程中,我以之前学到的数学竞赛知识为基础,建立模型后,基于题意列写出相应的数学方程式,”对于程序编写与应用之类并非他强项的部分,李小龙便需要来自计科院的队友一起合作,让队友负责竞赛中要用到的诸如C语言和Python等编程语言。团队分工协调,步调一致,效率与成果质量得到提高,最终拿到不错的成绩也在意料之中。

undefined

undefined

    “这次比赛同样可以弥补自己经验上的不足,从文档排版,文件格式,表格的处理,网址、资源的搜集,包括Office使用技巧也会得到提高,也促进我去了解与学习一些专业软件的使用。”李小龙说到。

    生活中,李小龙喜欢打乒乓球,他觉得是锻炼自己耐力及身体协调性、提高注意力的好途径,刚入学时还取得过校乒乓球新生赛亚军。“从小学开始打,初中、高中,一直到现在有空还是会去体育馆打球,我喜欢这种全身心沉浸与投入的感觉。”他很少打游戏、刷短视频,很多时候都能在自习室看到他看网课、刷题的身影。李小龙还是一位地道的军迷,从高中起便喜欢浏览关注的《环球时报》《环球网》《牛弹琴》等公众号,收看《直播港澳台》《这就是中国》等视频节目。他回忆起自己高考时有报考军校的想法,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当时想报非指挥类,上前线真的很酷,能最直接热切地报效祖国。”

    而对于现今已经迈入大三阶段的李小龙来说,这种热情从未熄灭,“今后我会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保持对数学、对自动化专业不懈钻研学习的动力。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会好学好自己的专业,我相信我一定会在自己专业里做出属于自己

的成绩。”


(撰稿、核稿:学生记者 胡迪、杨祉祺、张远哲 施培松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田中良)

上一条:17年深稽博考,他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下一条:坚定选择求卓越,研学路上唯深行——记我校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禹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