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祥于1975年毕业于淮南煤炭学院机电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作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1987年回国,回国后继续在机械系任教。1988年至1992年,先后担任机械系副主任、主任,1992年8月起,先后担任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副院长,淮南工业学院院长,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等职务,2007年3月,退出领导岗位。张文祥曾任安徽省十届人大代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委员会第五、第六届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监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担任系副主任开始,到退出学校领导岗位,张文祥在长达20年时间里,主要从事院系和学校的管理。张文祥对待管理工作的显著特点,是他的工作热情、改革勇气和奉献精神。无论是作为院系还是学校的管理者,他始终满怀热情、恪尽职守、勇于改革,特别是担任学校的行政负责人之后,始终不忘岗位职责,努力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促进学校不断进步。退休之后,依然经常参加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活动,为学校和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
1984年7月,张文祥通过国家有关考试和考察,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机械系留学。在回忆留学经历时,他说,当时心理上压力很大。一方面,他感到祖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和澳大利亚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大,必须奋力追赶;另一方面,在制度、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差异也很大,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尽快适应环境,学习更多对国家有用的知识,深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这些人,经过筛选,国家希望我们能够把国外新东西学到手,在专业方面有所建树,提高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在当时,作为一种数学工具,“螺旋理论”在国内机器理论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相关资料和介绍极少。这种理论的掌握,要求有很好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经过慎重考虑,张文祥还是选择了其导师杰克·菲利普斯的“螺旋理论及其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作为研究内容。杰克·菲利普斯在张文祥回国时的鉴定中写道:“张大学期间正处于中国文化大革命,故无学位。但他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刻苦努力。我很快就认定他聪明过人,基础扎实,素养良好,具有高深层次的研究能力。他不论研究什么,都是深入而非浮泛的,我稍稍点拨,他便深入进去,开展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对他来讲是个新领域,但他能力强,进展快,在研读我《机器自由度》的过程中,他展示了其高水平的空间思维和数学推导能力,他在螺旋理论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回国之前,有两篇论文发表:其中的一篇与杰克·菲利普斯合作,在1987年9月于西班牙召开的第7届IFToMM(国际机器理论和机构学联合会)世界大会上宣读,另一篇在英国《国际机械工程教育》杂志上发表。
在留学期间,张文祥担任悉尼大学机械系本科生《运动学和动力学》课程的助教,“他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尊敬和好评”。
张文祥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深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国家的需要永远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祖国送我们出去学习,我们应该按照要求,按时回国,为国效力。”1987年1月,他按时回国回校,继续在机械系任教。
按照学校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1998年7月,张文祥担任淮南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年12月5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了学校五年发展目标。其后不久,党代会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被学校概括为“万人”“大学”“博士点”。所谓“万人”,就是争取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规模,由4100人达到1万人以上。所谓“大学”,就是在规划期内,争取学校校名由“学院”改为“大学”。所谓“博士点”,就是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争取学校获得培养博士的资格授权。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于2003年9月,“万人”“大学”“博士点”全部实现:学生规模超过万人,达到14700人;2002年4月,学校由“淮南工业学院”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0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安全技术及工程、环境工程两个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发展平台的基本构建工作,初步完成,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8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高等院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了党的强有力的领导,学校的事业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张文祥说,“党代会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也是院长的工作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全力以赴,沿着正确方向,奋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争取做一个‘全职校长’,做一个合格的校长。”
所谓“全职校长”,按照张文祥的理解,一是基本不搞教学和科研,主要工作是学校管理;二是必须全力以赴,挤出近可能多的时间,集中精力,用于学校管理。张文祥说:我觉得“全职”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当时,正值世纪之交,学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困难并存:规模需要扩大,硬件需要改善,人、财、物问题很多,师资数量和质量都急需提升,教学和行政用房缺口很大,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严重不足,经费严重短缺,问题多,困难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全身心投入,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才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张文祥认识到,校长的工作状态和成效,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关系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自然也关系到自我岗位的履行和学校社会职责的履行。
说到做到,任职期间,张文祥几乎完全放弃了教学和科研,放弃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专心致志和工作团队一起,瞄准方向,审时度势,重点突出,精心谋划,为实现学校发展尽心尽力。
大胆改革,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学校的发展目标令人鼓舞,目标的实现,需要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凝聚人心,改革可以把蕴藏在广大教职工内部的潜力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和调动起来。面对高等学校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对新时期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相关举措,是必然选择。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原来的教学、科研、后勤、人事、分配、考核等多项制度,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和梳理,按照有关法规,根据学校现状,参考兄弟院校成功做法,提出改革方案,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实施改革。总体上,改革促进了发展,改革保证了学校提出任务目标的实现。其中比较突出的学校二级机构的考核改革,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和良好的影响。
中国高校原有的考核体系,大同小异,当时学校的对教职员工的考核办法,也是按照德能勤绩4个方面,以定性为主,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当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有限。考核结果与教职工利益和干部任用脱节,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差别不大。
为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学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之中,年度工作要点中的主要任务,再进一步分解到相关的二级管理机构和院系,把学校已经明确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学院和机关单位年度考核的基本依据,按照《安徽理工大学院系综合考评实施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机关处级单位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核。张文祥说,这种以单位整体考核为基础,进行领导与员工考核,按照定量与定性,单项工作与总体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量化的考核办法,将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发展与所在部门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挂钩,促进了学校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团结协作,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考核办法,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浙江、江苏、湖北和省内的30多所高校纷纷来校考察学习,《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人事报》《瞭望周刊》等媒体,都做了报道。
退而不休,为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2007年3月,张文祥不再担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和校长职务,回归教师队伍。由于卸下了繁重的管理担子,作为教育部第五届、第六届院校设置委员会专家、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他考察了国内的许多高校,也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不忘对高等教育理论、大学管理和人文社科理论的学习,不时参加相关学术活动,认真完成作为教育部相关委员会的专家任务,继续发挥余热。
这就是这位老校长的党员情怀。
(撰稿:党委宣传部 施培松 核稿:离退休干部处 桂曙光、党委宣传部 娄志勇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