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前沿学术会议

核稿:公共卫生学院 叶冬青 撰稿:公共卫生学院 王月红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日期:2024-12-02     浏览量:

为推动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主办的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前沿学术会议在合肥隆重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鲁超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现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施小明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吕筠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屈卫东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顾爱华教授,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缪小平教授,中科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流行病研究部主任鲁向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皮静波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毛琛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杨仕贵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主任贾光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戴宇飞研究员,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副所长段化伟研究员,深圳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胡东生教授,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倪进东教授,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徐庆华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冲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毒理学室主任唐宋副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吕跃斌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田耀华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叶冬青主持。学校相关负责人、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会议。

鲁超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兄弟单位给予公共卫生学院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近些年,安徽理工大学在省委省政府、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淮南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坚持理念先行,聚焦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要,坚持学科引领,把职业安全健康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五大学科方向之一,深入推动理工医交叉融合,打造“新医科”,勇挑重担,勇攀高峰,瞄准关键核心问题,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协同创新研究模式,积极开展原创技术攻关,首次提出“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构想”和“矿山空气革命”理念;在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煤矿打造了全国首个“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获批职业安全健康领域首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建了 “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与新体系,多项技术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促进了职业安全健康学科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施小明致辞

施小明对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与学校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公共卫生联合创新的生动实践以及近年来公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和显著成效。他指出,此次学术会议汇聚了全国各地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广大中青年研究学者交流学习、展示风采提供了宝贵平台,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为促进我国流行病学教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此次会议必将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产生极大促进作用,希望各位专家为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一起共享经验、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在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缪小平作报告

皮静波作报告

顾爱华作报告

戴宇飞作报告

吕筠作报告

鲁向锋作报告

缪小平作题为《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分子流行病研究》的报告,探索可用于识别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遗传标志物、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的风险预测模型。皮静波的《环境氧化应激与骨质疏松:从人群线索到机制证据》报告,聚焦解析环境氧化应激调控的核心转录因子NRF1(NFE2L1)在NFATC1转录调控和破骨细胞新生分化中的亚型特异性作用及其与NRF2间的协同串话机制。顾爱华的报告以《生命早期暴露与颅缝早闭》为题,指出暴露于环境金属与颅缝早闭的风险相关,深入探讨颅缝早闭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戴宇飞以《环境因素混合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为题作汇报,重点阐述新途径方法在应对复合暴露健康风险评估中的研究策略,揭示金属复合暴露以及化学物与病毒联合作用导致健康效应的有害结局路径。吕筠的《环境措施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作用》报告介绍了环境措施对改善生活方式的作用,强调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进跨部门协作。鲁向锋在《遗传因素与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的综合作用研究》报告中指出遗传风险和PM2.5长期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具有潜在的交互作用。

夏敏作报告

段化伟作报告

毛琛作报告

杨仕贵作报告

贾光作报告

屈卫东作报告

唐宋作报告

田耀华作报告

夏敏作题为《可持续性营养膳食研究进展》的报告,评估了RRD在营养满足度、经济可负担性、文化可接受性以及环境健康成本方面的表现。段化伟在《多环芳烃致肺癌的早期标志物研究》报告中指出,多环芳烃(PAHs)暴露-反应关系评估,筛选获得新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指导肺癌高危人群的预防和筛查。毛琛的报告《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流行病学研究:机遇和挑战》探讨依托已建成的聚焦慢性病的全球大数据集成平台,阐明真实世界中膳食营养等对重大慢性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的健康效应。杨仕贵以《新冠大流行对全球其他疾病的疾病负担影响》为题,指出部分疾病负担的增加与新冠大流行期间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有关,应制定多病共防共治等综合性策略。贾光的报告《多学科融合促进职业卫生科学研究》介绍职业卫生发展的机遇,相关多学科进展以及其在职业卫生研究中的应用。屈卫东以《环境健康研究中的毒理学需求》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构建国家层面的评价程序和新的毒性测试系统用以满足健康管理和风险评估的监管需求,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唐宋在《城市污水监测-过去、现在与未来》报告中指出,污水监测有望成为常态化的多病原监测手段,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新发突发疫情的应对提供重要支撑。田耀华以《PM2.5化学组分和来源与心血管疾病研究》为题作报告,汇报了其团队基于全国健康大数据,系统评估PM2.5化学成分和野火来源PM2.5与心血管疾病及主要亚型之间的关联。

合影

此次学术会议汇聚国内知名中青年专家学者,围绕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中多个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学院青年教师近距离接触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深入探讨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学院青年教师学术素养和能力提升;研究生拓宽了学术视野,为未来研究方向和职业规划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帮助。学院2024级部分新生参加学术会议,使他们早期接触科研,增强专业认同感,稳定专业思想,为公共卫生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撰稿:公共卫生学院 王月红

核稿:公共卫生学院 叶冬青

编辑: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披沙拣金 净无止境 | 伍仟分之一系列之劳模风采·闵凡飞教授MV发布 下一条:安徽理工大学苏州校友会2024年会暨迎新会隆重举行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