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建校40周年征文

以校为家 实干兴校


发布部门: 工会  发布时间: 2018-11-29  浏览次数: 6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李俊丰

前段时间,学校进行了40周年校庆,作为学校同龄人的我,感慨良多。我于20027月到学校技术物理系工作,光阴似箭,在校工作已近15年!15年前,我们只有东风校区,校院内教一楼刚建好,东一楼刚改造结束,东风校区图书馆正在建设,校园内道路坑洼不平。下小雨,学校内道路是水流湍急的小河,下大点的雨,学校就成了汪洋泽国。刚到学校那几年,有少数几个有影响的老师也离开了学校到其他单位攀高枝了。学校师资匮乏,外省的影响力大的学校的本科生都不愿来我校工作,我们需要到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招聘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学校办学怎一个“难”字了得!

15年过去了,我们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由一个校区变成了两个校区,由两个校区变成了三个校区。如今,校园内高楼林立,树木枝繁叶茂,环境优美;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亿元;教职工已有1800余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00余人,在校生20000余人;教学、科研亦是硕果累累。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和“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学校获得了“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等荣誉称号。正可谓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我常常想,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学校,有了我们轻院的今天,我想到原因有很多很多。众多的原因中,我认为应该有下面这个:那就是学校凝炼的“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和“崇德、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滋养的的以校为家、实干兴校的全校师生!

2005年,我们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经历过评估的老师回忆起来那段时间的事情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谈不尽的感受。当时,面对评估的考验,全体轻院人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思路,怀揣对轻院的一颗滚烫的心,把评估当做了一次难得的凝心聚力做事的契机,当做了一次促进学校跨越发展的契机。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大家每天做的、想的就是一件事情:把所有的工作做好,建好学校,通过评估。天黑了,办公楼的灯都在亮着,学校领导和职能处室同志还在加班加点忙着总结前期工作,部署安排明天的事情;天黑了,院系教研室的灯都在亮着,教师不顾上了一天课的辛劳还在认真对照评估体系准备评估的材料;天黑了,教室的灯都在亮着,忙碌了一天的辅导员还在和上了一天课的学生开班会做评估动员,和同学们探讨为评估工作能做点什么!天天如此,哪里有什么节假日!一些老师为了能把评估工作做好,加班加点,岗位上累病的不在少数!所有师生都以校为家!不!岂止是以校为家,是学校甚至比家还让师生割舍不下。一位青年教师因为忙着准备评估,孩子在老家出生都没有来得及回去看看。孩子生下来了,这位年轻的父亲也仅是回去陪妻女呆了一个晚上就匆匆回到了学校。有一次,问这位老师遗憾吗。他说,我做事,我自豪,我没遗憾!

2008年,科学校区投入使用。不似现在的校园,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那时的校园,只有孤零零的教学楼和一个学生食堂,四幢学生宿舍楼。院墙是没有的。校园内道路是学生报到前一天晚上才用推土机推出来的一条临时的路。路边来不及掩埋的施工沟,一不小心就能掉下去。当时,省里一家媒体以这样的标题“学校?还是工地!”来报导我们学校,对我校的办学能力提出了质疑。一些学生来到学校转身就走,他们说不上大学也不愿上这样的大学!我们面对着社会的质疑,面对着家长的责难,面对着学生的怀疑!怎么办?学必须办,还必须办好!轻院人就有这样的敬业爱校意识,就有这样的历史担当!新校区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迈开了步子……当时,学生的安全就是底线,学生的思想稳定是最大难题!当时,学工系统为了做好自己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召开了动员会。动员会后,一大批辅导员纷纷请命到新校区去,到轻院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需要做贡献的地方去!那里说过什么苦,怕过什么难!为了保障学生安全,辅导员和学生一起吃住!每晚晚上10点,辅导员要走访检查每一个宿舍,落实每一个学生是否回到宿舍。大家把学校当做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做了自己的孩子!有几位辅导员,家里孩子小,不得已只能晚上从市区接过来孩子再奔波十几公里带着孩子值夜班!也许,以现在的便利交通大家认为这些也没什么。但2008年那时候,科学校区是围绕着农村,过了北三环彩虹桥就是一片荒凉,从郑州大学到学校是没有像样的路的!很多年轻教师也没有汽车,大家去学校只能先坐车到郑州大学,然后坐附近村民农用车改的摆渡车转到学校!有的只能骑电动车带着孩子,第二天,还得把孩子送到市区去上学!就这样,顶风雪,曝骄阳!当然,去新校区上课的老师,也需要坐班车去上课。由于硬件资源严重不足,中午,上课的老师累了,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趴在桌上休息一下!虽然这样,但大家都是心系学校,以苦为乐,正是这样,我们学校在这群以校为家的老师的努力下发展,壮大……

今年已是2017年,我们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更名大学、博士点申报、新校区建设、40年校庆、部分专业工程认证等等,要办的大事很多。尤其是更名大学、博士点申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这两件大事,凝聚了轻院人几代人的梦想,奋斗了40年的轻院人都翘首以盼。但繁重的工作没有压垮轻院人,反而让轻院人更团结凝聚在了一起,更充满了希望团结在了一起!大家都在努力,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个家的未来!大家都坚信,总有一天,轻院会成功,因为,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人在为这个家的未来而努力!前几天,我晚上加班到很晚,回去时候看到另外一位老师。我问他天这么晚了,怎么才回去。他说:“我在整理工程认证的材料,好几位老师也都在加班,都是刚回去。”我说:“你辛苦了!。”他说:“没什么,都是为了让学校变得更好,毕竟这是我们的家呀!”朴实的话,却让人那样敬佩和感动!

如今,走在学校宽敞的道路上,坐在绿荫遮蔽的石凳上,看着走过的师生,看着学校的高大的楼房,憧憬着我们学校的美好未来,作为轻院人,我们是幸福的。40年过去了,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坚信,学校也必会发生更大的变化,会变得越来越好!毕竟有这么多的以校为家的人在做着实干兴校的努力!


郑州轻工业大学工会 http://gh.zzuli.edu.cn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6号 电话:0371-86608180 E-Mail:xgh@zzul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