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医学院王秀娟同学自强不息八载志愿路

发布者:  时间:2015-07-16 00:00:00  浏览:
 医学院有这样一名同学,她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节目公益主持人、《新作家》网刊副主编、河南省高校爱星联盟副理事长、中原网城市频道校园记者、深圳市小草文化报责编、郑州市绿城社工联络站站长。这一连串的社会兼职,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她13岁开始文学创作,15岁开始公益活动,代表作有《星界中国说》、《老山上的英雄》、《十八岁的智慧》、《热衷公益,走向公益》等。同时她还加入了中国文化义工协会深圳分会、贵州省爱心春晖、深圳市义工队、河南省高校爱星公益联盟、中国助残志愿队等组织。可以想象,一名在校大学生如此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志愿奉献,究竟她有怎样的心路历程?那么,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她,从她的内心深处,了解她无怨无悔、自强不息的志愿之路。她叫王秀娟,是我校医学院2013级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
 
命运多磨难  人生需拼搏
 
人的命运有时就在刹那间转变,因6岁一场事故,王秀娟左眼眼部肌肉受伤。在她12岁的时候,父亲得食道癌。而13岁的时候,她的单身姨妈瘫痪。家中的这些突出其来的变故,使她一度怀疑命运的不公,但她选择的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担当和坚守。在那种情况下,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想而知。在她16岁时,父亲癌细胞扩散,她放弃学业,照顾病重的父亲7个月,直到父亲离世。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她独自创办起辅导班,顽强坚持,自立自强,负担起家庭和学业。
 
                     尽绵薄之力  献点滴之爱 
 
人是需要精神的,有了精神,就有了信念和希望。王秀娟同学就是靠着不屈服的信念和毅力,支撑着她一路前行。她15岁的时候,就呼吁救助身边一名患白血病的儿童。在她考上大学后,更是将爱心奉献给需要的人。她非常节俭,几乎不逛商场,很少买衣服、化妆品,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常人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她省吃俭用的钱和打工挣来的钱,都用于志愿服务和爱心资助。她说,我曾经得到过好多爱心人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2013年12月开始,她自费走访弱势群体。2014年4月,她在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康复协会,并坚持到郑州私人福利、新郑市敬老院等做爱心志愿服务。期间,她还联合新郑市助残队帮扶一个25岁脑瘫女孩。同时她还联系医院做义工。利用课余时间,她开始发表文章,2013年7月被深圳市小草文化报聘请为责任编辑,2013年10月,她被《身影》节目总监邀请担任公益主持人。2014年8月,她加入中国文化义工协会深圳分会,2014年 11月,她被选为中原网城市频道校园记者。她利用这些平台,开始关注自闭症儿童,并在中国自闭症网、新浪河南等发表相关文章。
 
自愿奉献,无怨无悔。王秀娟同学的爱心无处不在,除了在学校品学兼优,更是在社会上无私奉献。在了解到山区的孩子缺少学习用品,经过她多方筹措、联系,向贵州和四川山区捐赠20000多元的学习用品。期间,得知贵州作家沈江河的困境后,她一边联系社会资助,一边义卖这位作家的文集《一根手指的舞蹈》,所有款项全部捐给这位作家。
 
     爱心暖人间  公益无止境          
 
王秀娟同学从没有完整的星期天,除了学习,就是志愿活动。她很累,但她心中明白,一个人的凌云壮志不单单是摆出来的目标,更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务实。就是这样,一些同学说她不务正业,但她没有灰心,而是用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同学,渐渐地她的身边有了更多的支持者,一名志愿者这样对王秀娟说:我跟着你做公益,我是奔着你的人品来的”。



 

诚然,从她选择学习医学类专业开始;从她发表第一篇文字开始;从她奉献的第一份爱心开始,她就选择了自己的路。正如王秀娟同学说:“我是走着一条医学、文学、公益三者结合之路。”
 
王秀娟同学先后帮助白血病患者、自闭症患者、脑瘫患者等数十人,志愿服务百余次,发表各类文章近百篇,获得十余类奖项,收到数十份感谢信。受到了校内、社会的关注,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而她没有沾沾自喜,依然奋战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王秀娟同学说,在公益的路上,我有幸接触到社会各界先进人士,如结识第六届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四川羌寨2013年度全国最美大学生村官肖琳等,和他们交流,我的思想发生着变化,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据悉,近来,王秀娟同学更忙了,她非常关注自闭症的孩子,并联合郑州市康复机构发起了“河南省高校爱星公益联盟”,坚持宣传关爱自闭症儿童。据说,她最大的梦想是建立医学性的志愿队,通过所学专业康来帮扶弱势群体,让公益、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