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而奋发努力。
2013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10年来,中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服务开放强省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在文化传播、文明交流互鉴上十年磨一剑,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擦亮浙江文化金名片贡献浙外智慧和浙外力量。
从“0”到无限,深耕“文化出海”
中心成立伊始,赵伐教授是唯一的一名专职研究人员。这位“光杆司令”瞄准“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文化大省的战略需求,以“浙江文化对外传播”为核心,凝练出“浙江文化精品外译”“浙江文化国际传播”“浙江文化国际营销”三个研究方向。号角已响,使命催征。面对缺人、少资源的困境,他马不停蹄地跨学科、跨学院甚至跨校际组建科研团队。“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中心逐渐聚集人才,形成科研合力。
2015年,杭州市政府计划出版英文版《杭州印象》,作为G20杭州峰会对外宣传用书。中心抓住时机,整合校内外资源,承担起这项意义重大的翻译工作,并以高质量的成果展现出浙外人的能力担当。“浙江文化精品外译”的初露锋芒也为年轻的中心做好浙江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了信心。2018年,作为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学术研究项目之一,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第三批重大课题“浙江人文历史学术研究精品外译”项目花落中心,浙外人再一次彰显了在浙江文化国际传播和省域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力量。
团队成员参加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系列研究”(重大课题)开题报告会。
2019年,长期耕耘于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赵红娟教授加盟中心,实现了中心研究方向的“中西合璧”。期间,团队成员学科知识体系交叉互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密切融合,也为中心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动能。中心很快又结出了一批重量级硕果。“明代茅坤家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跨学科视域中的里尔克研究”“16至19世纪西班牙外交档案中涉华信息的整理、编译和研究”“中国民间故事英译数字人文平台建设”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人文历史学术研究精品外译”“浙江旧海关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等省哲社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英美汉学界中国文化经典传播与影响研究”等省级重大项目,《印象浙江系列丛书》《走读浙江》《书信》等一系列亮眼的著作,不断推动浙江文化海外传播方式的创新。
做好航向“加减法”,放大智库效能
新时代新征程。浙江省深化“八八战略”,强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文化强省、开放强省等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学校“三地四域”战略布局的指引下,中心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以浙江改革开放发展的问题与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和对外交流优势,将原来的“浙江文化精品外译”和“浙江文化国际传播”两个方向整合为“浙江文化对外传播与研究”,将“浙江文化国际营销”方向调整扩充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和“境外舆情分析、浙江国际形象和海外利益保护研究”,做好研究方向的“加减法”,全力放大研究效能,助力学校打造“服务浙江开放强省智囊高地”。
在“国家和政府出题、高校解题”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下,中心依托学校多语种特色和全国外语类高校联盟优势,主动走出去,不断拓展服务路径,探索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开展科普工作,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铺垫民心”“多语种服务政府部门重要外宣活动”“多语种互联网信息采集和分析平台服务境外舆情分析”“浙江文化研究为讲好浙江故事奠定理论基础”等一系列独具浙外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为助力中国和浙江形象的国际传播提供不竭动力。
中心成员参加“开放浙江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智库论坛”。
中心主动对接浙江省“一带一路”倡议枢纽工程建设,聚焦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研究,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中心承担的浙江省“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浙江省文化艺术出版基金项目“走进‘一带一路’丛书”成果,一经出版便迎来“开门红”,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的“2020浙版好书TOP30榜单”评选中,《走进“一带一路”丛书》(首批7本)在人文社科类中排名第7,是省社联近年来少有的入选浙版好书榜单之一的书目。中心目前正着手编写《走进“一带一路”丛书》的姊妹篇《美丽浙江走近“一带一路”多语种社科普及丛书》,将面向海外读者宣介浙江改革发展成就。
《走进“一带一路”丛书》阶段成果发布会。
中心不断强化精、专、深、透的研究理念,建成“中国话语国际传播互联网信息采集与分析数据库”平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专业研究和特色优势,精准服务决策需求,着力发挥政府部门咨政服务的“智囊”作用。在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重大会议期间,中心组织师生撰写的关于大会期间外媒报道的话语策略分析报告获中宣部和浙江省领导的批示和赞扬。特别是全球疫情暴发后,中心联合学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环地中海研究院等单位40余位教师,编写境外专报370期,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用,并多次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标识标牌是一座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及国际化程度的一面“镜子”。2019年起,中心承担杭州市公共服务领域外文标识语整改项目,中心老师第一次参与起草的《杭州市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导则》(试行)成为目前杭州清理排查全市外文标识语的参考标准。目前,中心正在筹备编制《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地方标准,助力杭州亚运城市行动计划。三年多来,中心把准脉搏,一路快跑,成为省内“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的行业“引领者”。
浙江日报专题报道团队助力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
沉下心来做科研,是中心团队一直坚持的学术理念。近5年来,中心获省部级以上项目22项,出版各类著作41部,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9次、其他省市厅级采纳百余次,科研经费到账843万,在服务开放强省、文化强省中开辟出一片科研热土。这些可喜的成果,得益于团队的思考、开拓、创新,得益于老中青“传帮带”的团队培养机制。
中心面向青年教师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响省域品牌。面对“开放六问”大考,中心将持续对接国家和浙江省战略需求,坚持目光向外,重心向下,突出“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美丽浙江等关键词,化“对接式”被动服务为“挖掘式”主动合作,在谋划重大项目、打造精品力作、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出更高质量、更具创新的研究成果,见证、书写、启迪更多更精彩的浙江文化篇章,为浙江文化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为浙江省“两个先行”和“重要窗口”建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