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钱塘清嘉,和山苍苍。在葱郁山色的环抱中,在潋滟湖光的掩映下,宁静优雅的浙外校园跃动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们春风化雨,播种桃李芬芳;他们求知若渴,徜徉知识海洋;他们搏击奋进步履匆匆,他们潜心钻研枕经籍书;他们三尺讲台孕育智慧,他们广阔天地书写华章...... 这里是读书治学的净土,这里是逐梦奋进的热土。 在一个个平常的日子里,浙外人意气风发描绘多彩画卷,谱写动人篇章,迈向灿烂明天。
学校推出“浙外故事”系列报道,展现浙外在“三地”建设进程中一段段精彩的剪影,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讲述浙外人自己的故事,传播浙外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在近日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艺术学院2018级艺术与科技2班的王纯表现优异,获得大赛二等奖,让自己离设计师的梦想更近了一点。
事情即使完成了90%,剩下的10%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直是王纯的座右铭,在她看来,做事即使已经完成了90%,剩下的10%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往往最耗精力的便是这最后的10%。在创作后期,参赛作品经过反复打磨,仍达不到她想要的效果。为了让作品出彩,王纯有时凌晨三点还在优化作品。比如,在海报配色方面,她起初采用的是低饱和度的色彩方案,用来体现人间温情,但作品清样出来后,她发现视觉冲击力不够,于是,她又在不断尝试中优化了色彩饱和度。对她而言,或许这不是一次全国的赛事,而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作品创作过程,对参赛选手而言,其实是处理专业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过程。”王纯告诉记者,当你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时,是输入;而参加专业类比赛,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需要不断构思、实践、试错和优化。参赛前期,王纯看了很多往届参赛优秀作品,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对比赛信心满满。而当她开始创作时,把这些灵感和专业知识应用到作品中,让她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就是这样,王纯凭着一股信念和热爱,坚持到了最后。
趁现在年轻就得多吃点苦,现在的苦才能换来以后的甜
在年轻的时候要更多的付出,不怕吃苦。王纯学的是设计专业,和美术师范专业要求不同,她的专业要求学生能运用各种设计软件。如今,很多同学已经不拿笔画画,而是借助电脑来绘制图形。大一期间,王纯还是个电脑操作困难户,只会简单的用PS排版,于是指导老师建议她发挥手绘的专长,结合电脑制作海报。当时她疑惑地问老师,大家都是电脑绘图,手绘作品会显得格格不入。没想到老师回答道:“我们手头功夫不能丢。正是因为大家普遍使用电脑,手绘才显得更有温度。”老师的一番话,坚定了她学好手绘的决心。虽然这个过程辛苦,但也正是由于这个习惯,让她在专业学习上走得更顺。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王纯向记者给出了“获奖秘笈”: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的氛围,让她受益匪浅。另外,要学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作。赏析历年获奖作品,探索原因,为“我”所用,迸发自我灵感。不要怕失败,勤快地多创作一些作品,多接受检验,才能找到自己创作的一种模式。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参赛,永远都要抱着决不退缩的心态去尝试,去挑战!
记者:魏双双(中文学院)责任编辑:杨秀中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采访时间: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