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念文化 >> 正文

听故事|《齐国那些事》02夏商王朝的覆灭

作者:发布时间:2020-10-19    来源:    点击数:

纵观历史,注目今朝。听书长知识,启智惠人生。

大家好,我是高翔。请您继续收听《齐国那些事儿》的第2集:夏商王朝的覆灭。

为保江山一统、如铁永固,夏商两朝的帝王也是殚精竭虑,高招频出。先是夏启开启了王位世袭制;再有商汤用“一元多神”论统一了国民思想。可惜,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又太骨感。江山总是易得难守,世代永恒的帝王梦最终都幻化成了阳光下的泡沫,触手可破。

上集里说到,为了能早日治愈水患,禹曾三过其门而不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让禹做出这种选择,他公而忘私的行为都无愧天下苍生。在舜的命令下,禹新婚第四天就离家治水,而且一去就是13年。作为丈夫,禹没有能给予妻子女娇应有的关爱;作为父亲,禹也错过了儿子姒启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期。这让禹在垂老之际,时时夜不成寐。为了弥补内心的歉疚,禹把天下做成了一盘大蛋糕,悄悄地送给了儿子。常言说:惯子如杀子。禹的这种做法可谓是后患无穷,正是他亲手为自己处心积虑创建的夏朝江山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自从姒启获得王位世袭制发明专利后,他就开始飘了。这位存在父教缺失问题的二世祖到了老年时,跟他那位大公无私、厉行勤俭节约的父亲禹相比,思想行为可谓有天壤之别,竟然会朝着伪文艺青年的方向靠拢。他玩音乐、玩乐器、玩乐队,在野外组织场面盛大的宴会,舞乐之声震动上天;他沉迷烟酒,哦,不对,那时烟草还没有进入中国,他只能使劲地灌酒,把自己弄成一副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模样;他经常带着随从四处游猎,在原野上高歌“祖国山河美如画,到处都是我的家”……。总之,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姒启是一路向西,彻底把那个叫做天子的真身甩到身后克隆成了一个影子。

大家伙脑补一下,一个皇帝表现的如此不靠谱,大臣们会震惊到什么样子?国民们会瞠舌到什么程度?那些从来没有死心的方国和部落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有了上梁做榜样,下梁们自然也是有样学样,除了第六代天子少康治下成为中国历史上首次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算是给老祖宗扳回一点面子,多数子孙都把姒启当成了帝王们就应该吃喝玩乐、好好享受的生动教材,令生前就不得好睡的禹,入了黄泉更是被失眠症折磨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到了第17代后桀出场时,那场面可就更大了。他造起巍峨的宫殿、用各种珍宝美玉装饰楼台,把庄严的皇宫改造成了豪华的会所;他在酒池里开大船;到处搜刮美女,专宠妃子妺喜,设“夜宫”聚众淫乱。他不思进取,不理朝政,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患群起,民不聊生,国家危机四伏。他刚愎自用,不听忠言,重用奸臣赵梁,杀死了大臣关龙逄,逼走了太史令终古和贤臣伊尹。老百姓都指着太阳诅咒他:“即使你是天上的太阳,我们也宁愿与你同归于尽!”于是,公元前约1600年,夏朝471年的江山真就被这位桀先生给结束了。

中国的信史记录始于商朝,夏朝的存在仍然值得商榷。但即使禹、启和桀只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我们也能从历史的天空中发现他们弯曲的倒影,并在注目凝神时找到些许关于现代的启示。如果夏朝时,网络就能像今天这样全面普及,信息传递也能像今天这样方便快捷,估计商朝的脚步就不再会按照原来的方向前进。可是,那时候,人类文明才刚刚起步啊。虽然暴桀的劣迹罄竹难书,但是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夏朝人的保密工作又实在做得太好,这使得500多年后那位名叫商纣的帝王直接无章可循,以至于他不仅重蹈了桀的覆辙,据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不,人们怎么总喜欢把这二人相提并论呢,甚至造了个“桀纣再世”的词儿来贬损他们。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不是桀纣坏得快要冲出了宇宙,又哪会双双被冠以“暴君”的恶名呢?

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桀的升级版吗?我们还是先翻翻正史,再对照一下神话故事,或许能够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纣王。

公元前1075年,华北平原,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一位名叫子辛的帝王走马上任了。子是儿子的子,辛是辛辣的辛。他就是咱们刚刚提到的第二位主人公“商朝最后一代帝王——纣”。

作为商朝的第31代统治者,据司马迁日记描述,帝辛他是生得也对,长得也好,脑瓜也灵,智谋也多,个子也高,力气也大,嘴巴也甜。总之,老天爷真是特别厚待他,把一个王位继承人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全都给了他。因此,他打小就深得他老爸帝乙的欢心,连去跟东夷人掐架都爱带着他。可人这一生,谁都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命运,即使是经常把老子天下第一挂在嘴边的皇帝也不能例外。

帝乙临终前,把自己的三个大儿子都喊到了床前,拉着他们的手,语重心长:“老大、老二,虽然你们兄弟三个都是同母所生,但是你俩出生的时候,你母亲还没有被立为皇后。按照王法,理应是老三继位,你们俩不服气也没用,还是各自安守本分,帮着老三守住咱大商的江山,啊?!”

帝辛登基时,东夷仍然十分强盛,他曾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对各民族内外的深重矛盾和众多贵族的腐败无能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帝辛继位之后,他以先公先王的功业和名臣贤相的诰言激励警醒自己,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加强了王权统治,驱逐、囚禁或者诛杀了一些为非作歹的贵族,任用了大量的平民为官。他重视农桑、畜牧和手工业,不断强盛国力。对周边不太听话的方国和不时捣蛋的部落,帝辛秉持先祖商汤在建国时就立下的规矩——“世上没有拳头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养精蓄锐八年之后,他数次亲率大军对东夷进行讨伐,仿佛如有神助,商军几乎是战无不胜,战俘像潮水一般涌入朝歌,变成了贵族阶级的奴隶。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不仅促进了商朝各类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大大提高了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水平。随着商朝势力向江淮以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代扩展,不仅使中原地区和东南地区之间的交通被贯通;还派出了大臣飞廉出使北方,使得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草原地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广泛传播,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按理说,商朝在帝辛这等人物的这般领导下,本应该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可为什么到最后,偏偏是他成了那个亡国之君呢?

《芋老人传》中有句话:“时位之移人也。”辉煌的战绩离不开战场上的杀伐决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帝辛的心性却没能趋向安稳平和,性情反而越发暴戾无常,这使他在处理朝政时,态度变得十分专横跋扈,经常对大臣颐指气使,渐渐的连叔父比干的话也不愿意再听。在物质生活上,他从用雕花象牙筷子吃饭开始,逐渐发展到在各个方面都要求达到极致奢华。思想和行为的腐化堕落必然伴随着自我约束的放松。大概是在东征途中,帝辛掳获了一个特殊的战利品——有苏氏部落的一名美女,名叫妲己。为了能让这个传说中没事儿就摇曳着九根长尾巴的小白狐狸在梦中都会笑得花枝乱颤,已过天命之年的帝辛着实发了少年狂,再也无心江山、社稷、征伐……,他匍匐在低低的尘埃中,对妲己百分之百听之、信之、任之,一句话,只要她开心就好。

就这样,即将功成名就的帝辛,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成为一代英主的机会,变成了人们印象中那个比夏桀的行为更加荒淫、手段还要残忍,干下了敲鼓验髓、剖腹看性、设炮烙之刑、剜比干心脏、烹食方国首领等等恶行的天下第一暴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幕不过是五百多年前夏朝灭亡的重演。纣王到底有没有做过那么多坏事,被掳为妃的少女妲己是不是跟妺喜一样的红颜祸水,因为史料实在有限,我们也无从查证坊间传闻的真伪,从而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或许是后人把别人做的坏事都强加到了帝辛头上,又或者是那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写得实在是太出彩,才使得纣与桀齐名,甚至更加臭名昭著了吧。

武王姬发在牧野誓师时曾说牝鸡司晨是商纣亡国的根本,但从帝辛的整个统治生涯来看,主要原因是他连年征战东夷,要么镇压,要么恐吓,而不愿使用利益共赢的胡萝卜或者文化濡染的熏陶去促使东夷人靠近或者改变,不仅导致商朝人力和资材的大量耗损,也促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又因为他采取了激进的用人政策和严峻的刑罚措施,刺痛了王权贵族阶层的利益神经;与此同时,他的几个兄弟也对自己无法继承王位感到不满,纷纷与阴谋篡位的周人勾结起来反对他。但他在统治后期,营建鹿台、重收赋税,王室贵族皆沉迷酒色、贪图淫乐,导致奸佞专权,朝纲混乱,忠臣奔走,人心思变,严重动摇了商朝的统治基础,才使得军中奴隶在牧野之战中纷纷倒戈,造成商军溃败,帝辛被迫选择自焚,宣告商朝近六百年统治的终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兴与亡,绝非帝王一人之功过。但作为一国之主,统治者的远见卓识、执政能力、使命担当,是他为国家擘画伟大发展蓝图、领导国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其实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帝王身上到底背负了多少责任和重担,应当怎样领导一个国家实现伟大梦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不仅是一个九五之尊的天子需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处理的大事,也是天下百姓需要时刻发自内心深省的问题。

商朝江山气数已尽,替代者身在何处?他们跟齐国的建立有什么联系呢?分别演绎过哪些历史故事?请您继续关注《齐国那些事儿》,让我们为您慢慢道来。

主播 :淄博人民广播电台高翔

       剪辑 :高翔          

作者 :稷下研究院 姜虹   

  责任编辑:牟秀颖       

上一条:听故事丨《齐国那些事儿》——03 以农业立国的周人祖先
下一条:制度落实丨图书馆岗位轮转制度的实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506号 邮编:255300

电话:0533-2828000 / 招生咨询:0533-2348111 /2342033

  • 官方抖音号

  • 官方视频号

  • 微信公众号

淄博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24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