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庆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百年校庆 > 文学院院史 > 正文

云南大学文学院院史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多向发展的繁荣期(1977至今)
发布时间:2023-03-07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文学院

第三部分 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

第二章 多向发展的繁荣期(1977至今)

1977年,全国开始恢复高考。同年10月,云南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在东陆举行,标志着中文系在文革后的办学进入新的时代。踏过文革的动乱年代,中文系的学科建设与时俱进,迎来了硕果累累的辉煌岁月。

第一节 学位点建设

1978年,云南大学遵照教育部规定恢复招收研究生。1979年,云南大学中文系招收古典文论研究生。1983年,中文系首次招收民间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

1986年,文艺学硕士学位授权获批,这是云南大学第一个中文学科硕士点。1992年,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学位授权获批。

1997年7月21日,校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以中文系、历史系、新闻系(原新闻专业)合并设置人文学院”。同年11月15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正式成立,下设中文系、历史系、新闻系、人类学系、社会工作系、信息管理学系。

1997年,“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学位点更名为“民俗学”,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转到社会学一级学科,从文学学科转到法学学科,是云南大学社会学学科最早的硕士点,作为主要支撑方向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报批打下基础。2021年中文系停止招收“民俗学”专业硕士生,民俗学硕士点调整至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0年,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获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共同组成民族学申报的四个支撑方向。2001年9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招生,这是云南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博士点。2018年中文系停止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生,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调整至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1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获批,为外国文学学科发展搭建了平台。

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美学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获批。“美学”和“宗教学”是云南大学“哲学”学科最早的硕士点,作为主要支撑方向为“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报批打下基础。2004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美学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开始招生。2021年中文系停止招收“美学”专业硕士生,美学硕士点调整至政府管理学院。

2006年,文艺学博士学位点授权获批。这是西南地区除四川和重庆之外的第一个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学学科博士点。同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获批。至此,云南大学中文系硕士点覆盖所有学科,成为云南省第一个中文学科硕士点全覆盖的学校。2007年,文艺学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这是云南大学第一批中文学科博士生。

2009年,中文系申报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获批。2010年,全国第一批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为支持留学生院的学科建设,中文系和留学生院共同招生培养。2019年文学院停止招生,由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单独招生培养。

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获批。这是云南省第一个文学学科的一级博士学位授权,也是西南地区除四川、重庆之外的第一个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学学科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2年,文学院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文化传播”招生方向,并于2013年招生,培养单位为云南大学新闻学院。该招生方向的设立对云南大学乃至云南省新闻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语言文学学位点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位授权点。2013年,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下设“语言教学研究”方向。2021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招生,为支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由云大外语学院招生培养。文艺学博士点,分别于2018年下设“图像文化学”方向、2021年下设“视觉文化研究”方向、2022年下设“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方向,支持艺术学科发展。

2014年4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获批。

历经三十余年,中文系逐渐形成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位点各项培养工作日趋完善,培养质量逐年提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第二节 学科建设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等专业。

一、文艺理论

文艺理论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张文勋先生参与了新中国文艺学学科的创建。新时期以来,云南大学中文系承办了首届中国古代文论研讨会、首届全国美学讨论会。杨振铎先生担任定稿组长的全国14所院校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经教育部审定作为高校文科教材,是文革以后最先出版的一部全国通用教材。杨振铎老师还主持编写了《文学的基本原理自学指导》等著作,加之赵仲牧先生、杜东枝教授等人的成果,提升了云大文艺学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1986年,杨振铎、赵仲牧和杜东枝作为学术带头人申报文艺学硕士学位授权获批,开创了云南省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省高校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尤其是昆明地区高校的学术骨干(包括文艺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新闻学等),绝大部分都出自于云南大学文艺学硕士点。文艺学硕士点也为之后云南大学新闻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美学—哲学、民族学、文化产业等学科的建设积蓄了力量。

1980年代以后,文艺理论学科逐渐形成以《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为中心的古代文论研究,以叙事学为基础的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审美人类学研究三个方向。

张文勋先生以《文心雕龙》研究为轴心,对中国历代诗论、文论、画论和乐论等进行广泛研究,以中西并蓄、古今并重的方式,深入发掘与阐释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理论内涵与价值。主要著述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文心雕龙>研究史》《<文心雕龙>探秘》《刘勰的文学史论》《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正是因为其在《文心雕龙》研究及古代文论的重要成就,使得同时期的云大中文系古代文论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张文勋先生是国内龙学权威,张国庆秉承传统,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中和之美“具有两种理论形态”的新见并加以详细论证,专著《中和之美》被多所高校指定为学生阅读书目。“二十四诗品”研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成果《〈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评价“具有导向正确、视野开阔、论证深刻、文风良好、学术规范、原创性强、价值厚重等特点”,“代表了国家级社科研究水平”。《〈文心雕龙〉集注、集解、直译》汇聚既往《文心雕龙》校勘和注释方面的种种真知灼见并将之归纳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基础上,就《文心雕龙》的校勘、注释、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做出判断,提出新见,促进对《文心雕龙》篇章词句的更好的释读,对《文心雕龙》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杨园的《文心雕龙》与汉魏六朝思想史关系研究拓展了“龙学”的领域。此外,蒋永青的意境研究、王卫东的先秦音乐美学和古代悲剧二重结构的研究、李云涛的李贽思想研究等都得到学界的关注。

杨振铎、赵仲牧和杜东枝等前辈学者为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代后,云南大学的文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叙事学。作为文艺理论的重要理论分支,叙事学在最近三十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理论之一。谭君强先生在多年来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对叙事理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他是国内率先介绍和研究叙事理论的学者之一,为了超越传统叙事理论多限于形式研究的不足,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他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建立“审美文化叙述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的系统构想,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被教育部指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是教育部推荐的第一部叙事学研究生教材。

云大叙事学团队成员的研究各具特色,陈芳专注于民间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叙事学研究,首开《民间叙事学》课程,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督教对西南跨境民族文学影响的现状研究》。王浩主要从事电影叙事学和翻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叙事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从事《文学叙事研究》课程教学;舒凌鸿从事女性主义叙事学和认知叙事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接力《叙事学研究》研究生课程教学,主持国家社科项目《近现代英国作家南亚东南亚旅行叙事与文化殖民研究》。

基础理论和西方文论研究方面,王卫东艺术欣赏对象、作品与艺术品关系的研究,蒋永青的“超二元对立”研究、杨磊的“布拉格学派”研究、付立峰的克尔凯戈尔研究、张震的文学性和虚无论美学研究等,显示出云大文艺理论研究的宽度和厚度。

审美人类学是近十年兴起的学科,向丽参与了中国审美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她在审美人类学的学术范式、理论构架、田野调查与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对审美人类学学科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云大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纵深推动审美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努力发掘云南少数民族美学资源,为阐释民族美学和地方性审美经验做出有益的尝试。

二、语言学

云南大学的语言学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胡小石先生的古文字、声韵、训诂研究,王玉章先生的元曲曲律音韵研究,罗常培先生的方言学、音韵学研究,张世禄的音韵学研究,姜亮夫先生的方言研究,邢公畹先生的汉藏语比较研究,吕叔湘先生的语法研究,为云大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大语言学研究领域产出了一批优质成果。

云南大学继承罗常培、邢公畹等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长期以来都将云南地区的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999年,人文学院成立“云南大学西南民族语言研究中心”。自中心成立以来,王士元、戴庆厦、孙宏开、郑张尚芳、陈保亚和曾晓渝等一批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先后到中心指导工作。2001年,聘请戴庆厦先生为文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中心得到云南大学“十五”“211”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同年,由罗江文、木霁弘、马京编纂的《汉藏语系语言研究》论文集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戴庆厦、孙宏开、张公瑾、段炳昌、罗江文、木霁弘、沈建明等专家关于汉藏语研究的新成果。

云南大学汉藏语系语言研究的范围涉及云南地区壮侗语族、藏缅语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在壮侗语族语言文化研究领域,1990年至1991年,陈保亚主持云南省教委“傣族地区双语教学”“双语和双文化研究”两项课题,为《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收集了第一批资料。吴东海、保明所师从张公瑾先生,长期致力于傣语、傣文及傣族文化的研究。吴东海出版的《傣语四音格研究》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及浑沌学的理论方法,系统分析了傣语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保明所等出版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景洪傣语》对西双版纳傣族的语言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

藏缅语族语言文化研究方面,段炳昌在《民族语文》杂志发表《缅语词“乌底巴udi-bhva”的白语训读》,该文通过语音、语义及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证明缅语中的udi-bhva一词来自白语整合的汉语借词“皇帝”,揭示了不同民族语言接触传播的特点。杨立权出版的《白语的发生学研究——白语的历史层次分析和异源层次的同质化机制》用发生学的方法探讨了白语的系属问题。杨立权老师系徐通锵先生的关门弟子,在藏缅语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阅读与深刻的见解。赵燕珍师从戴庆厦先生,主要从事藏缅语族语言尤其是白语的调查研究,其撰写的《赵庄白语参考语法》以“参考语法”的语言描写与研究原则为理论指导,对赵庄白语的共时语法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2022年出版的《中国语言方言文化典藏·云南大理白语》是“中国语言保护工程”的课题成果,对新时期白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刘增慧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对白语疑问语调、韵律编码进行考察,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Intonational Realizati-on of Declarative Questions in BaiParallel Encoding of Lexical Ton-es and Declarative Question Intonation in Bai、《跨民族语背景双语者对汉语韵律焦点编码的感知研究》等。

丁崇明在国内率先从类型学视角研究汉语域少数民族语言。1997年与荣晶合撰《汉语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在语法类型学上的部分共性特征》,该文运用20世纪重要语言学学派格林伯格(Greenberg)的语序类型学理论进行多种语言的语法现象比较,在国内具有开创性,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该文与两位学者1999年发表的《汉语与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方法探析》是学界较早将汉语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相结合的成果,对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接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张昌山主编:《老云大旧照片的故事》,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53页。)

在方言研究领域,姜亮夫先生早年在云南工作期间曾编撰《昭通方言考》,晚年在《昭通方言考》基础上编写成《昭通方言疏证》(1988),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而全面研究昭通城区方言的专书。上世纪90年代至今,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在对云南方言历史形成、云南方言使用等方面公开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李兆同先生的《云南方言的形成》(1999)对云南方言的历史形成尤其是汉族移民与云南方言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详尽梳理,是云南汉语方言史研究的重要文献。薛才德90年代前期重点关注了云南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先后发表了《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景洪汉语谓词的一个后附成分与傣语的关系》《允景洪方言谓词后附成分“给你”》《景洪城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及其文化背景》等系列论文,从语言接触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微观描写、比较研究,为后续云南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接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借鉴。丁崇明的《昆明方言“着”字》《语言研究领域一项很有意义的系统工程──评<汉语方言语法类编>》等论文对云南方言语法现象进行了描写与理论解释,是云南方言语法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丁崇明1992年把语义特征分析法运用到方言语法研究中,撰写的论文《大理方言中与动词“给”相关的句式》发表在《中国语文》1992年第1期,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龚千炎先生在当年的语法研究回顾学术年鉴中提及该论文,其后三十多年,多位学者在总结语法研究方法的进展及语言研究的学术成果时提及该文。罗江文的《云南汉语方言词典收词标准》《云南汉语方言词的基本特征》,及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云南方言词典》编纂为目标的云南方言词汇调查与研究”对云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及词典编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王仲黎引介实验语音、音系学方法对湘方言老湘语及云南域内湘方言岛语音进行了研究,出版专著《祁阳方言语音研究》,2016年至2019年先后完成了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项目“云南汉语方言调查•建水”(2016)“云南汉语方言调查•隆阳”(2017)“濒危汉语方言调查•河西”(2018)“云南汉语方言调查•沾益”(2019)等4个云南方言点的调查记录,为云南汉语方言研究及方言文化典藏提供了语料支持。刘增慧引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于2019年完成了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项目“濒危汉语方言调查•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湘方言”,Prosodic focus marking in Dali Mandarin对大理方言的韵律焦点进行了讨论。

在本体研究领域,1981年,李兆同、徐思益合著的《语言学导论》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是文革后出版的5部同类教材中的第一部,被称为“填补了我国十年浩劫后缺乏新的语言学概论教科书的空白”,被国内几十所高校采用。1981年,李兆同代表云南大学参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编写,该书1981年正式出版,198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推荐使用的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30种教材之一,几经修订,沿用至今。丁崇明在云大任教期间撰写的论文《论词语叠连式不礼貌语言》2001年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该文首次在语言研究中区分重叠和词语叠连;第一次研究不礼貌语言,而且是从一种具体的语言构成形式来研究不礼貌语言;该文把语言形式与人际交际互动过程中的情景结合起来研究,这正符合当前一种越来越热的互动语言学的语法研究范式,被大量研究引用。赵倩力求贯通哲学和普通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和构建词汇学基础理论,突破学科壁垒。其撰写的《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沟通训诂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发现复杂的词义演变规律、解释词义演变动因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2014年获罗常培语言学奖。2016年开始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于2021年结项,其书稿《理据理论与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以名词为核心》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建构完善了语言的理据理论,重新定义了词汇系统和结构等基本概念,提出词汇研究的名词核心论和语义平行结构论,主张研究方法转向,并用汉语复合词材料实践了思辨的词义分析原则和分析方法。两部书析出的相关论文四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虽然具体研究成果属于语言学领域,但在求学经历和治学志愿上,赵倩从哲学的角度切入语言研究,探索新方法,挑战旧范式。

在小学领域,朱宜初先生有《〈韵略易通〉疏证》《桐城音系》《白居易诗韵谱》《广韵反切上下字手册》《魏晋南北朝诗选注》等著述,仅《〈韵略易通〉疏证》一部就有180余万字,但均未刊印。沈建明1984年到云南大学工作,一直致力于《经典释文》的研究,他的《也谈本悟〈韵略易通〉之重X韵》《古全浊上声字今仍读上声的问题》《关于“戊”字的读音》《〈经典释文〉首音反切的声类》《试论异读》在语言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黄冉的《黄侃“声母多音说”评析》《试析黄季刚的形声字研究方法》等围绕黄侃形声字研究思想,将黄季刚有关形声字的论述与其手批材料相合,以其人之理论阐释其人之材料,构建其形声字研究体系,总结其形声字研究的成就。

在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领域,马艳2003年至2020年间先后在泰国、埃及、孟加拉、伊朗等四国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曾担任孟加拉南北大学孔子学院、伊朗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所著《实用汉语300句(初级篇)》(汉语孟加拉语对照)在孟加拉出版,深受学生欢迎。赵玮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展开了系列研究,其撰写的《对外汉语语素法、语境法对比研究——基于阅读课的词汇教学实验》关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为词汇教学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力图探索和研究符合汉语词汇特征、切合汉语二语教学实际的词汇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结论对课堂词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增慧在少数民族双语习得、汉语二语习得领域均有探索,特别是白汉双语儿童的韵律发展方面,发表了The Development of Prosodic Focus-marking in Early Bilinguals’ L2: A Study of Bai-Mandarin Early Bilinguals’ Mandarin、《白汉双语儿童汉语韵律焦点发展研究》《白语儿童的韵律发展研究》、Prosodic Focus Marking in Bai-Mandarin Sequential Bilinguals’ Mandarin系列论著,对泰国学习者汉语韵律焦点和疑问语调的习得与发展也有多角度的观察。

三、中国古代文学

徐嘉瑞、刘文典、姜亮夫、刘尧民等老一辈学者开创了云南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和地方文学研究。刘文典的庄子、淮南子、杜甫研究,刘尧民先生的先秦文学和词律研究,罗庸先生的汉魏六朝文学、陶渊明诗歌研究,姜亮夫先生的敦煌学、声韵学、楚辞学研究,王兰馨先生的词学、李商隐研究、《西厢记》研究、《红楼梦》研究等为本学科方向确立了严谨的学风。

19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在着力于先秦、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文学研究,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成果,有殷光熹先生的《楚辞》系列研究。1979年,殷光熹参加教育部委托杭州大学姜亮夫举办的楚辞进修班,并参与整理《楚辞今绎讲录》。此后,殷光熹参与《楚辞注释》一书的编撰工作,该书于198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再版。1990年,殷光熹的学术专著《楚骚:华夏文明之光》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作者研究楚辞的论文集,共收集论文13篇,侧重于从文艺学角度研究楚辞,获全国屈原学研究一等奖。此外殷光熹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名篇欣赏》《诗骚并辉》《唐宋名家词风格流派新探》《姜夔诗词赏析集》《〈淮南鸿烈集解〉点校》《楚辞论丛》《诗经论丛》《宋词探美》《文学散论》《宋代文学论丛》《楚辞注评》,赵浩如先生的《先秦文学史》《诗经选译》《楚辞释注》《汉魏六朝诗一百首》,吴佩珠先生的《试论唐代散文与骈文的关系》《杜甫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继承与发展》《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杜甫和他的〈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均在这一时期问世。殷光熹、陈红映还出版了《淮南鸿烈集解校注》《南华真经口义校点》等著作。李道和专注于古代小说的民俗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专著《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被大陆、台湾多所高校列为研究生教学参考书,该书综合运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汉族与少数民族口传文献,进行边缘交叉、溯源讨流的考论,试图在文献梳理中阐释意蕴。李道和开辟的古代民间文学和文献民俗学研究,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张之为、曾莹的音乐与文学关系研究,苏荟敏的石涛研究、刘炜的近代文学思想和马一浮研究,使古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徐嘉瑞先生的《云南农村戏曲史》《大理古代文化史》是云南大学地方文学研究的发端,主要由云南大学师生组成的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大理、丽江调查队编著的《白族文学史》《纳西族文学史》是地方文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全国的地方文学史和族别文学史编写产生了长远的影响。1980年代以来,云南地方文学和文论的成果丰硕,有张文勋主编的《滇文化与民族审美》、张文勋、郑思礼、姜文清编纂的《许印芳诗论评注》、张福三主编的《云南古代文学史》、张文勋主编的《云南历代诗词选》、赵浩如撰写的《云南名联》、郭春莲、赵浩如主编的《历代散文品昆明》、段跃庆、郑思礼、杨枝丽主编的《历代诗人咏云南》、张国庆的《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辑要》、罗江文的《赵炳龙诗文校注》、冯良方的《云南古代汉文学》《出将入相——杨一清》等,廖泽勤《全滇词》、刘炜《〈药栏诗话〉笺注》、张国庆、段炳昌、孙秋克主编的《云南古代文学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等。与云南省红河州人民政府合作,编纂的《开远丛书》《红河文库》,已查找复制文献古籍114种,《康熙建水州志》《雍正建水州志》《民国续修建水县志》《民国石屏县志》《留砚堂诗选》《补过斋日记》等由中华书局出版,同时出版了康熙《建水州志》、雍正《建水州志》《补过斋文牍初编》《石淙诗稿》等点校本,促进了地方文化保护和文献古籍整理。此外,还有《云南文学史》《云南汉语方言词典》等的编纂出版。段炳昌在地方文学、文化研究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出版专著(含合著)有《云南艺术文化史论集》《明清云南文学论稿》《文化文本与批评》《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文学卷》《天南风雅》《周钟岳诗文选注》《云南民族文化概说》《饮冰室文集点校》《白族:剑川东岭乡下沐邑村》《多彩凝重的交响乐章——云南民族建筑》《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等,在参与地方文化事业研究,推进区域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

云南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起于1950年代,蒙树宏先生1954年到云南大学任教后,开启了“鲁迅研究史料学”,也揭开了云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大幕。文革后,鲁迅研究成为云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蒙树宏先生的《鲁迅年谱稿》《鲁迅史实研究》《鲁迅论丛》《五十四年集》等论著,使得云南大学成为“鲁迅研究史料学”的重镇。全振寰、张道刚等人的有《鲁迅在“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介绍鲁迅小说〈故乡〉》《谈谈〈野草〉的艺术特色》等研究成果。谭君强教授以叙事学的方法切入鲁迅研究,他的《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从叙事理论角度研究鲁迅小说的学术专著。《论鲁迅小说的外聚焦叙事》《从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看叙事文本的交流模式》《论鲁迅〈狂人日记〉中的距离控制》等深化了鲁迅小说的研究。

蒙树宏先生还开创了云南抗战时期文学这一研究领域,他的主要著述有《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等。这一方向后来为杨绍军继承并发展出西南联大文学和学术史研究,《西南联大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其外来影响》《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学术发展》《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文学》《西南联大群体的新诗研究及其外来影响——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中心的探讨》《西南联大时期冯至的小说创作及其外来影响——以〈伍子胥〉为例》《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及其外来影响——以〈复仇〉为例》《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西南联大的新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等论著,细化和深化了抗战文学研究,以《西南联大人文学科学术史研究》《西南联大学术研究述论》《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等论著对西南联大学术史进行系列研究,挖掘西南联大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重点大学和“双一流”大学,云南当代文学是云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1959年,杜东枝先生于云大中文系就读期间在《边疆文艺》1959年第4期发表文章《怎样评价〈边塞烽火〉》(署名木土),通过具体艺术分析反对“极左”,引起讨论。张文勋先生在《边疆文艺》1962年11期上发表了《两篇写学校生活的小说》,对当时还在云大中文系就读的本科生陈朝慧(淡墨)的小说《开课》《同道》进行评论。关注云南当代文学创作的传统被继承下来,李从宗的《李乔创作论》《从矿工到士兵的人生记录——李乔早期创作述评》《人性善与恶的透视——读彭荆风的长篇小说〈绿月亮〉》《一部深沉而凝的佳作——评〈孤城日落〉》《用真诚和真实打开的门窗——读周良沛的〈港风台月〉》《杨苏创作的第二次丰收》《小说,亦可如诗一般地去抒情——评〈双眼井之恋〉》集中研究云南作家和长期居住在云南的南下军旅作家的创作。钟秋、杨肇焱等人的《土地的馈赠的作家的摄取——对云南当代小说创作的回顾》《论云南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云南当代小说的审美追求》等论著对云南当代小说进行了深入挖掘。2005年,为了加强云大的云南文学研究,宋家宏教授从云南人民出版社调入中文系组建云南大学云南文学研究所。他对云南昭通作家群的积极评论和研究,使国内文坛对昭通作家现象有了更多关注。他创办的“云大评刊”被“左岸”批评网列为与“北大评刊”并列的文学评论专栏,成为外界了解云南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窗口。

张志平提出构建“‘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他对上世纪中期乡土小说和文学思潮的研究产生较大影响。李生森(李森)、李海英、魏云的诗歌评论和研究也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云南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限于本土,视野遍及全国的文学创作,积极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史建设。

女性文学研究是云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显著特色,陶秋英1933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的《中国妇女与文学》被认为是女性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妇女文学史研究著作。降红燕接续女性研究的传统,连续发表《关于“超性别意识”的思考》《简述〈女权主义文论〉》《从单纯轻盈到丰厚沉实——简评盛英的女性文学批评》《“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性别叙事》《关于“超性别意识”的思考》《男女作家写作模式差异及其文化意味——以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和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例》《性别与男女平等》《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内聚焦在女性小说中的运用及其文化意味探析》《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家”》《梦莉散文的女性视角》《纳西女人的生命歌吟——〈情死〉中的女性形象读解》《冷月映照下的花魂——白山〈冷月〉读记》《故事•人物·性别•战争——半夏小说〈螺旋结构〉解读》《阅读冰心》《何处是归程:从林道静、丁玲说起》《〈小城三月〉的症候式分析》《从单纯轻盈到丰厚沉实——简评盛英的女性文学批评》等论著,既有理论研究,又有作品的分析和评论。

云南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注重理论与创作的互动。1943年,徐嘉瑞创作并出版了著名的抗日话剧剧本《台湾》,并在昆明公演。楚图南先生出版了小说《没有仇恨和虚伪的国度》与散文《悲剧及其他》《刁斗集》《荷戈集》《枫叶集》等作品。曾在云南大学任教的施蛰存先生既是学者,更是作家,是中国“现代派”的奠基人之一。在云大兼课的张光年先生在昆明期间出任北门出版社和《民主曾刊》编辑,他本人就是著名诗人和作家。陶光先生在云大成立了昆曲社,叶德均先生一生最爱的就是戏曲。曾任云南大学校长的李广田先生是“汉园三杰”之一。长期主持云大中文系工作的张文勋先生除了学术研究之外,始终坚持诗词创作,出版有《凤樵诗词》《凤樵诗词续集》《凤樵词赋钞》等个人诗集,曾发表《我们的管家人》《蒲公英》等剧本,还创办并主编过文学期刊《金沙江文艺》。赵仲牧、赵浩如等先生长期从事诗词创作,诗词作品丰硕,楹联作品遍布云南及周边省区。乔传藻先生在授课之余,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2014年《太阳鸟》领衔列入“冰心奖•大奖书系”在浙江出版,《太阳鸟》《哨猴》《一朵云》《野猴》《文学的眼光》先后在台湾出版,荣获台湾“少年儿童文学最佳读物奖”,散文集《三棵树》列入“中国儿童文学名家书系”。2020年,经中国作协及国内名家共同推荐,《醉麂》一书,列入“中国动物文学大系”(新版)。2022年,“百年百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文丛”散文卷把乔传藻先生作为封面署名人,以乔传藻散文《山野之魂》命名散文卷,其他分卷的封面署名人分别为林海音、铁凝、毕淑敏。乔传藻先生的小说《醉麂》选入小说卷。《望天树》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散文《大象树》《森林黑土》《绞杀树》等多篇作品入选小学生语文阅读教材。《中国儿童文学辞典》《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中国二十世纪儿童文学导论》有专门介绍。另有散文集《星星寨》(云南版)、《乔传藻作品选•哨猴》(北京版)、《野象的路》(上海版);译著有《达•芬奇寓言童话选》《比安基动物小说选》等。2006年荣获“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

张维另开一个创作领域,出版了《熊庆来传》《楚图南传》《袁嘉谷传》《李广田传》《当代学者张文勋》等传记作品,有《云南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昆明》《敢为天下先的云南人》等专著,合著2部、参著22部,被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墨尔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收藏,在国内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有较高影响力。

作为“他们”诗派重要成员的李森(李生森)长期坚持诗歌创作,有《明光河》《在这首诗中,乌云像什么》《撕开》《眺望》《秋天漫游》《云南的云》《中国风车》《雪原》等诗作,有《屋宇》《李森诗选》等诗集,作品多次入选中美等国出版的诗选。

云南大学注重理论对创作的推动,以及创作对研究的促进。创研并进,研学相融,既有创作带来的活力与灵动,又有研究应有的严谨与厚重。

五、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

20世纪80年代,云南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也开始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相关研究首先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领域展开。1978年,教育部委托云南大学举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训班。1980年3月至7月,来自中央民族学院、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六所高等院校的二十多名中、青年教师前来参加“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训班。师训班采取专题讲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到师训班讲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培训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教学、研究人员的师训班,为中国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储备了人才。云南大学中文系承办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训班作为新时期全国高校民间文学教学建设的起点,扩大了中文系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力。

1980年,朱宜初的《民族民间文学散论》出版,该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民族民间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的第一批成果,共收录论文14篇,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该书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日本学者马场雄司在其著作中反复引用了朱宜初的材料和观点。钟敬文在《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提到了朱宜初在民间文学理论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83年,朱宜初、李子贤主编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教材。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江应樑在序言中指出:“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学库中的瑰宝,建国后得到尊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在此基础上起步并不断取得成果,《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的问世就是一个标志。”该书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

在1979年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会上,修改白族文学史任务交给初稿编写单位——云南大学中文系。1980年初,云南大学中文系师生再次前往大理州进行调查,并于年底开始初稿修改工作,直至1981年完成修订。1983年11月8日,张文勋主编,张福三、傅光宇助编的《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白族文学史》(修订版)荣获1979年至1989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著作奖、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颁发的特别奖。

新世纪以来,董秀团在白族民间文学领域进行了系列专题研究,出版《白族大本曲研究》《山中歌者——大理石龙白族村民的生活世界》《多元混融中的白族文学——白族文学与汉族文学、印度文学及东南亚文学的关系研究》等论著,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中文系相继展开民族文化学领域的研究。中文系民俗学、民间文学通过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了丰富的资料,张文勋进而提出“应该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出版一套丛书,打出西南民族文化学派,以西南民族文化‘问鼎中原’”20世纪九十年代末,张文勋作为学术带头人整合云南大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文艺学等学科资源,联合施惟达、段炳昌、黄泽等学者出版了民族文化学学科理论建设系列著作。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合著的《民族文化学》是中国第一本民族文化学性的系统理论性著作。张文勋主编、段炳昌副主编的《民族审美文化》、黄泽《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民族文化学的新视野》等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学建设的重要成果。

黄泽是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扩展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践行者,他的系列论文《经济全球化与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文化语境》《民族民俗学刍议》《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的三次文化变迁及其启示》《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南方稻作民族的农耕祭祀链及其演化》《云南未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义》《族群视角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研究》《文化叠压带:多民族杂居区域的文化层积关系》《人类学与民族史结合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关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方法的探索》《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及其神话原型》《民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与民族学的文化研究》拓展了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领域,探索出一条云南大学民俗学的发展道路。他对西南民族节日文化的研究为神话学界、民俗学界以及民族文化学界树立了一个研究范例。

郑晓筠着力于佛教文学研究,她的《佛教与云南民族文学》《佛经文学粹编》《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佛教对汉族,白族龙文化之影响及其比较异同》《观音信仰原因考》《佛教对唐传奇〈柳毅〉扣树情节之影响》《观音净瓶,柳枝形象与中印拜水习俗》《佛教文学精编》《观音救难故事与六朝志怪小说》《贝叶经与〈召树屯故事〉不同版本之关系》《唐传奇〈柳毅〉扣树源流考》《佛教与白族本主观念》《佛教与白族龙文化》等,以一个系列,从多个角度对佛教对文学的影响,特别是云南佛教文学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推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

此外,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的专题研究也有不少成绩,张震的巫术文化研究,黄静华的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研究,王卫东的桃文化研究,杜鲜的佛教造型艺术研究,罗瑛的景颇族视觉文化研究都颇具特色。

中国西南地区被称为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云南大学中文系依托区域内丰厚的神话学术资源,承袭刘文典、楚图南、徐嘉瑞、叶德钧、李广田等先辈的学术遗产,接续张文勋、朱宜初等学人优秀学术传统,不断深入开展田野调查,涌现了李子贤、傅光宇、秦家华、张福三等神话学代表学者,产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提出了一些重要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这也让云南大学中文系成为国际知名的神话学研究重镇。

楚图南先生1938年发表在《西南边疆》的《中国西南民族神话的研究》是云南大学神话研究的起点,他翻译的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和传说》在学界影响深远。198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张福三、傅光宇的著作《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西南少数民族古代文学探索》。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李子贤一直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的考察与研究,在我国神话学界较早地提出“活形态神话”的概念及相关理论。1991年,李子贤专著《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本较为系统地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也确立了中国活形态神话研究的基本范式。1993年,傅光宇的专著《三元——中国神话结构》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首部与法国著名学者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ezil)的“三功能论”开展对话的重要成果。作者在对中国神话进行本土解析的基础上修正“三功能论”,使之适应于中国比较神话学的研究。

云南大学中文系神话学研究独具特色的范式是重视田野调查。李子贤在云南开远的彝族村寨老勒村发现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存续至今的兄妹婚“人祖庙”,并且认为这是明代以降彝、汉基层文化、民间文化圆融的结晶。2010年8月22日,由云南大学、开远市委、开远市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日本亚洲民族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暨云南省开远市老勒村(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2019年云南大学神话研究所成立,李子贤出任所长,除汇聚校内神话学研究者,还聘请北京大学陈连山、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中国台湾东吴大学鹿忆鹿、日本东北大学山田仁史、韩国延世大学金善子、洪允姬、罗相珍等国内外知名神话学家为客座研究员,形成了一个以云南大学为中心,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神话研究学术共同体。研究所坚持深耕本土文化、拓展学术视野、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思路,以中国神话研究,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为基点;以中、日、韩、东南亚神话比较研究、活形态神话与古典文献神话比较研究为两翼;致力于推进当下神话学之理论提升及方法进步。云南大学神话研究所已出版“神话研究辑丛”第一辑,包括《神话学讲稿》《神话学与中国西南民族——李子贤教授学术纪念文集》《东亚活形态神话比较》《当下东亚各国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走向:首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论文集》。

比较神话学是神话学研究的经典领域,黄静华曾赴哈佛大学访学,师从国际著名比较神话学大家迈克尔·威策尔(Michael Witzel),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比较神话学专题研究。

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编纂民俗志一直是云大中文系的优良传统。1982年,杨秉礼、李子贤参与整理的傣族叙事长诗《九颗珍珠》,云南大学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搜集、李子贤整理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三只鹦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白族文学史》编写人员记录整理的若干白族民间故事由大理州《白族民间故事》编辑组收编成书。1982年,受云南省民委委托,杨振昆带领1979级同学到景谷县调查傣族文学,搜集了七十万字的傣族史诗及民间故事,李静波在此基础上出版《白虎经书》,杨振昆出版《三牙象》。1985年,傅光宇、杨秉礼参与搜集整理的《傣族民间故事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杨光汉参与搜集整理的《云南苗族民间故事集成》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设立十五个重大工程之一,该工程由中国文联总负责,由中国民协具体组织实施,工程于2018年正式启动。董秀团、秦臻、黄静华、高健、张多分别被聘为史诗、神话、传说、歌谣专家组成员,云南大学中文系负责《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云南卷神话与民间故事的编纂工作。

这段历史时期,中文系还相继搜集整理出版了一系列民俗与民间文学志书,如秦家华等合著的《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杨知勇和李子贤、秦家华合编的《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云南少数民族生产习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这些民俗志已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段炳昌等编著的《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文学卷》是中国西部各族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作者在对中国西部民族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六个章节对西部民族神话、西部民族传说、西部民族史诗、西部民族歌谣、西部民族故事、西部的民族作家和作品创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路径。1987年,云南大学中文系木霁弘与徐涌涛、李林赴金沙江边考察,次年编成《中甸汉文历史资料汇编》。1991年,木霁弘与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发表《超越——茶马古道考察记》,首次命名“茶马古道”。1992年,木霁弘与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出版《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之后“茶马古道”之名渐传。“茶马古道”打通语言、文学、民俗、经济的关联,极大促进了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1999年,傅光宇的《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出版。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与东南亚地区山水相连,相互交往的历史悠久,文化交流也异常纷繁。作者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云南各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呈现文学交流对双方文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为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李子贤《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切入点》2010年发表后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作者将目光由云南拓展到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勾勒出一个“U”型古文化带。

中文系中国民间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格外重视学科的国际交流。1993年,李子贤策划发起“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超过160人,其间既有来自美国、日本、泰国等十几个国家近四十位国外学者,也有诸多的国内学者。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路易斯、日本丽泽大学欠瑞实以及国内知名学者刘锡诚、马昌仪、王孝廉等均在与会人员之列。

云南大学中文系一直是日本民俗学以及民间文学研究者重要的学术合作伙伴。以白鸟芳郎和伊藤清司、大林太良、君岛久子等为代表,自1980年代以来多次访问云南大学。1997年、2000年、2004年,云南大学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三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持续参会的有小岛璎礼、佐野贤治、西胁隆夫、欠端实、工藤隆、繁原央、斧原孝守、波照间永吉等数十位日本著名学者。2020年,云南大学中文系与日本民俗学重镇神奈川大学签署协议,双方定期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源于李子贤的倡议,由云南大学与韩国延世大学共同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致力于连接海内外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同仁,打造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与对话空间。2017年8月至今已举办三届会议,围绕“当下东亚各国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走向”“东亚各国民俗文化与口传文学的交流及互动”“东亚各国文化多样性的社区实践”等论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云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吴宓、楚图南、陈诠、施蛰存、孙大雨、赵萝蕤、杨宪益、汤鹤逸、张若名等名家都曾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中文系任教或兼职,特别是汤鹤逸(日本文学专家)、张若名(法国文学专家,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一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以来,在杜东枝、谭君强、姜文清等先生的带领下,云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欧美文学、比较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等研究方向。

欧美文学研究方面,杜东枝先生自新时期伊始就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如《论〈红与黑〉》《〈九三年〉中的人道主义问题》《论歌德的〈浮士德〉》《关于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几个问题》等。尤其是《论歌德的〈浮士德〉》一文,被认为是“继郭沫若的《浮士德简论》之后又一篇全面研究该书的学术论文”,受到外国文学研究界的较高评价。殷光熹教授的著作《莫泊桑中短篇小说赏析》、蒋印莲教授的论文《易卜生戏剧新探》等,同样是该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欧美文学研究孕育出欧美女性文学研究、当代英语文学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等新的学科生长点。欧美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如谢雪梅的论文《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关键词及其反思》、舒凌鸿的论文《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诗学建构与消解——从小说理论到叙事实践》等。当代英语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如李娟的论文《女巫的声音:论阿特伍德〈死里逃生的玛丽〉》、张计连的专著《镜观物色:彼得•凯里小说中的认同问题研究》等。俄罗斯文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如孔朝晖的专著《兄弟的隐喻:从〈真理报〉(1950—1959)的中国形象谈起》、论文《布尔加科夫小说的空间意识》等。

比较文学方面,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1989年出版的中文系学术年刊《比较文学论集》,其中收入张福三教授的论文《比较文学在云南》、杨振铎教授的论文《对中西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些比较》、杨世强教授的论文《中西古典悲剧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提纲》、李从宗教授的论文《抽他人的金线 织自己的锦衣——论曹禺对外国戏剧的借鉴》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孔朝晖将俄罗斯文学与现代性问题相关联,发表了《从乡村到城市:果戈里的现代性叙事》、《托尔斯泰城市书写与现代性思辨》等多篇论文。张计连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美国海洋文学研究”,舒凌鸿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近现代英国作家南亚东南亚旅行叙事与文化殖民研究”显示了比较文学研究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能体现云南大学特色的研究方向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谭君强的《缅甸诗人吴梭纽译诗三首》,钟秋的《变动的都市风景与沉思的都市灵魂—新加坡华文小说的都市视角透析》《战争与和平的激情变奏与诗意交响》《论东南亚华文小说的“侨味”特点及其嬗变》,陈丽卿的《论缅泰古代文学中的印度文化因子》《缅甸文学史论》,姜文清的《外来思想文化对泰缅越文学的影响》,降红燕的《梦莉散文的女性视角》。1991年11月成立了云南大学东南亚文化暨华文文学研究室,该研究室利用云南的有利地域条件,在广泛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的同时,着重研究东南亚文化及东南亚华文文学,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除了撰写和发表相关论文之外,还编印内部资料集17集,翻译《缅甸诗歌选》《缅甸小说选》《缅甸文学论文集》各一本,出版《东南亚文化论》和《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两部论文集。1994年,中文系主办第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年出版发表的《“中国性”在东南亚华文诗歌中的百年嬗变》《鲁迅对印华作家黄东平的影响及启蒙知识分子同构》《从华文女作家作品看马、新、印尼的族群问题》《世界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论文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比较研究》等论著,显示了云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延续性和实力。

东南亚华文文学方面,一个重要的进展是将华文文学纳入教学体系,保证了学科发展的延续性。1994年,中文系首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课程,杨振昆、周婉华、钟秋等老教师都承担过华文文学课程的教学。其中,《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课程教学横跨两个世纪。2008年以后,更名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课程。2014年3月18日,“世界华文文学与东南亚南亚文学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为继续推进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制度支撑。2021年,《华文文学研究》课程列为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大类(学科)选修课,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杨松年教授成为该门课程首位海外讲学名师。《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比较研究》列为配套的校级本科生教材。由王卫东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南亚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获准立项。2022年5月28日至29日云大文学院成功主办“第一届东南亚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文莱及国内的60余位学者参会,在国内外华文文学研究界引起较大反响。

云南大学的日本文学研究起于汤鹤逸先生,他翻译了《芥川龙之芥全集》。姜文清教授长期致力于日本文学和文论的研究,他的论文《“寂”与“兴趣”》《“物哀”论考》《“物哀”与“物感”》《佛教影响与中日审美意识》《儒家影响与日本审美意识》《“日本的美”与“日本的暧昧”——川端与大江的获奖之路》《“幽玄”与“神韵”》等对日本的审美意识、审美范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的专著《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该书对中日传统审美意识的交流互动,尤其是中国古代思想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对一系列相关的重要范畴,如物感、物哀、神韵、幽玄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系统的比较,是一部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日本文学、比较诗学专著。

姜文清教授长期致力于日本古典诗歌的系统译介,连续出版《日本俳句长编》《日本古代和歌400首》《日本中古和歌500首——平安时代的日本和歌》《日本中近世和歌500首——从镰仓到江户时代的日本和歌》四部译作,产生了良好的阅读反响与学术效应。

第三节 专业建设

云南大学中文学科建立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本、硕、博各层次人才全覆盖的专业,形成了系统的课程体系及较为完善的培养模式。

一、本科专业

云大文学院设置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在本科生培养上,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核心课程开设以及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研究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常识、汉语言文学的核心知识与基本理论以及本专业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文学文化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达到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同实施一套课程方案。课程设置包含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四个板块。

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书法”“文艺理论原著选读”“诗经导读”“论孟导读”“老庄导读”“现代诗歌名作精读”“逻辑学”“中国民间文学”;学科选修课程开设“红楼梦赏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语言学”“俄罗斯文学名著导读”“华文文学研究”。

专业教育下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环节。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文学院开设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专业写作”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划分为四个方向:语言文字研究,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艺,外国文学、文论与美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开设有“汉语史”“汉语语音学”“汉语词汇学”“汉字学”“篆刻”“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训诂学”“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文字研究方法与实践”;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开设有“楚辞研究”“佛教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论”“唐宋词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敦煌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选读”“中国戏曲史”;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艺开设有“民间美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故事学”“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神话学”“中国女性小说研究”“民俗学”“中国新诗选读”“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作品研读”“文化人类学”“教育心理学”;外国文学、文论与美学研究开设有“《圣经》文学导引”“英美文学原著选读”“比较文学”“美学”“西方文论”“审美人类学”“中西方美学思想研究”“叙事学”“比较诗学”。学生可选择1个方向的课程进行修读。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互为补充,力求达到广博与精深的平衡。综合实践环节开设有阅读计划、研究计划、学年论文、科研规范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结合读书会、师生共研、田野调查、推普科普等一系列活动同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二、硕士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等九个专业。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三个模块: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通识课程开设于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作为各学位点正式培养之前的奠基课程,为研究生开启学术大门、拓展学术视野、博览众家之长、积累治学方法和治学经验创造了优厚的条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开设的研究生通识课程分别是“学术研究导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分析”“文献学研究”。四门通识课均采取系列讲座和组合课的形式,聘请各学位点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各学科资深教授等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学院还聘请谭君强、张国庆、段炳昌等退休教师重返讲台,为研究生讲授他们的治学之路、治学经历和治学方法,以身垂范,现身说法,对学生的浸染效果明显。通识课程的开设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项卓有成效的举措。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每个学位点的核心课程均由在本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资深导师主讲,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艺学的核心课程为“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叙事学”“民族审美文化研究”“虚无主义与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课程为“中国文学文献学”“《诗经》《楚辞》研究”“苏轼杜甫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汤显祖研究”“文言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课程为“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中外文学创作和批评”“名著阅读与研究”“文学创作与批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核心课程为“比较文学专题”“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俄罗斯文学专题”“叙事学”“比较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核心课程为“民间文艺学”“少数民族文学专题研究”“汉藏语言学”“民族文化学”“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神话学”“田野调查”;中国民间文学的核心课程为“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神话学”“民族文化学”“文献民俗学”“田野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核心课程为“语言学方法论”“语言类型学”“汉藏语言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汉语言文字学的核心课程为“语言学方法论”“语言类型学”“汉语史”“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核心课程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题”“云南地方文献概论”“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专题研究”“中国文学文献学”“文献民俗学”“古籍整理理论与实践”。

除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科设立科研训练类与实践类课程与,包括:文心论坛、中文论坛、实践课程。(1)“文心论坛”。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有硕士点学生均需提交论文,在各专业分论坛上进行主题报告,并参与其他同学报告的讨论,同时论坛邀请专业资深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对论文、报告进行逐一点评。(2)“中文论坛”。学科每年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论坛举行讲座,要求研究生参加,聆听专家讲座,与专家交流互动。(3)实践课程。各硕士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相符的实践课程,比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田野考察实践课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语言调查与实验课程,并要求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方向学生在读期间至少进行1次语言调查。

三、博士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现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民间文学、文化传播等7个专业招生,每个专业下设若干培养方向。文艺学专业下设文艺理论、审美人类学、图像文化学和视觉文化研究等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设有汉语词汇语义学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设有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下设中国现当代诗歌思潮、“五四”以来中国文学、西南联大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理论等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专业设有媒介文化研究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博士点在公共政治、英语课方面遵照学校的课程执行,专业课分为三个模块,即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位基础课由各专业导师共同授课,所有博士共同修读。学位专业课由专业各博导分别为其所指导学生开设,同时允许同一专业不同导师的学生修读其他导师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亦由专业各博导分别为其所指导学生开设,鼓励学生在本专业内跨导师修读。前两类为专业核心课程,均为博导授课,除本院博导,还外聘本校或外校博导为博士生授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保证了各专业博导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又有效体现了不同博导在研究方向上的特色与个性。

四、留学生专业

2004年,中文系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签订联合培养“2+2”中文学士合作办学协议。2005年宋卡王子大学开始招收泰国学生,在泰国学习两年后,于2007年8月到云南大学继续学习两年,同时获得云南大学和泰国宋卡王子的本科文凭与学士学位。2005年,与泰国艺术大学教育学院签订了“2+2+1”联合培养中文学士合作办学协议。分别在泰国艺术大学和云南大学学习两年,返回泰国进行一年的教学实习,获得云南大学和泰国宋卡王子的本科文凭与学士学位。此后,中文系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泰国艺术大学展开了长期稳定合作。2022年,文学院分别与伊朗德黑兰大学、孟加拉国达卡大学签订“2+2”“3+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合作办学协议。文学院招收的留学生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全覆盖。现今,云南大学成为南亚东南亚最知名的中国大学之一,云南大学文学学科在周边国家的影响逐步提升。

       留学生本科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开设有高级汉语、高级汉语听说、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现代汉语词汇教学、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等;选修课程有中级HSK辅导、高级HSK辅导、中国文化、中国风俗与礼仪、中国传统艺术鉴赏、中国书法、古代汉语、中国历史等。硕士、博士采用与中国学生相同的培养方案,与中国学生一同上课、一同学习,导师与任课教师以同等标准对学生做出要求,以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