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段从学
职称:教授
导师类别: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8年9月-1992年7月 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中文系,本科
1994年9月-1997年7月 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硕士
2002年9月-2006年7月 北京大学 中文系,博士
1992年7月-1994年8月 昆明719信箱 教师
1997年7月-2006年8月 海南大学文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06年7月-2013年4月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06年9月-2009年6月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博士后
2010年1月-2013年1月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博士后
2013年5月-2022年11月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博导
2022年12月至今 云南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
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抗战大后方重要文学副刊研究”,2019 -2024。
2.主持.“四十年代文学中的‘大西南’形象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形成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12—2017,鉴定等级“良好”。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协与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008—2010,鉴定等级“优秀”。
论文:
1.《夏季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 第7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呼兰河传〉的“主题”和“写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 第7期 ;《新华文摘》2014年第2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启蒙中的明与暗:柏拉图的“洞穴”与鲁迅的“铁屋子”》,《文艺争鸣》2015年 第11期 ;《新华文摘》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4.《〈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
5.《作为大后方文学中心意象的“路”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发生》,《学术月刊》2019年 第7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10期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
6.《“边地书写”与“边地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以抗战时期的“大西南”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7期全文转载。
7.《中国现代金陵诗人群述论》,《文艺争鸣》201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6年10期全文转载。
专著:
1.《“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2.《中国新诗的形式与历史》,人民出版社,共308页,2020-05初版、2021年重印。
获奖:
1.先后多次次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为“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2.2013年,入选四川省第十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夏季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度优秀论文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