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时代使命

——政府管理学院学生支委赴大理红军村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6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纵深发展,2024年11月12日,政府管理学院的党员支委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敬仰和对新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集体踏上了前往云南省大理红军村的旅程,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时代使命”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更是为了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坚定信念,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军村那片被历史浸染的土地上,庄严肃穆的氛围如同无声的号角,召唤着师生们的心灵。在学院党委姜绍勇书记的带领下,师生们整齐列队,齐声高唱国歌,那激昂高亢的旋律在静谧的环境中久久回响,仿佛唤醒了沉睡于岁月长河中的英雄记忆。紧接着,他们紧握右拳,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同一块块坚实的基石,筑牢他们理想信念的城墙。高唱国歌与重温入党誓词,不仅是对往昔革命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光明未来矢志不渝的承诺,它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师生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奋发向前,不懈奋斗。


致敬历史,牢记初心使命

红军村的红军长征博物馆,犹如一扇通向历史深邃之处的神秘之门,同时也是一座巍峨挺立、彰显不朽精神的高峰。在资深讲解员的悉心引领下,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切体会到了肖克、王震等红军将领的非凡勇气与英勇事迹,以及红军在金沙江波涛汹涌中奋勇前行的壮阔史诗。博物馆内,每一件历经风霜的展品,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中的英勇与坚韧不拔。墙上悬挂的黑白照片,更是生动再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那份血浓于水、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让人动容。在这片被历史深情抚摸过的土地上,师生们不仅是在参观,更是在与历史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着那份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与人民情怀。


红色传承,深探“红军村”

在红色讲堂中,师生们翻阅村党支部书记蒲国宏的“三会一课”记录,深入了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增强了师生们的党性修养,并加深了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认识。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姜绍勇书记向师生们介绍了“红军村”的由来,希望师生们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践行使命担当,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勇于担当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蒲国宏书记对自身经历和“红军村”发展优势的详细介绍介绍,以及观看《三农群英汇》纪录片,师生们对“红军村”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砥砺前行,重走长征

在“重走长征路”的徒步征程中,师生们踏着革命先烈的坚实足迹,深刻领悟了长征精神的艰苦与崇高。在挑战与考验的伴随下,他们沉思着红军长征的壮烈历程,红军战士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福祉所展现的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念,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勇往直前的斗志与毅力。踏在革命先辈曾经的脚印上,师生近距离的感受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深深的感悟到了英勇奋斗、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沉浸观演,感受军民鱼水情

舞台剧《告别》,一遍又一遍地在杨氏老宅上演,讲述着80多年前的一段真实故事。1936年4月20日,红六军团从祥云米甸进入宾川的新庄、磨石臼、铁城一带,4月22日,红六军团在新庄村停留一夜,部署战略计划,并与当地民众结下鱼水情,当地杨氏家族的杨世昌、杨世何、杨炳、杨震四名青年不畏艰苦、不怕牺牲,辞别家人追随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北上抗日。可惜一去不复返。历史已然远逝,但红军长征精神却代代传承,生根发芽。8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信念,在杨氏家族后人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


通过这次活动,政府管理学院的师生们经历了一场触及灵魂的历史洗礼,不仅深化了对历史的认知,提升了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更在团队中凝聚起了一股勇往直前的奋进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政府管理学院的师生们沿着英雄的足迹,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坚定不移地忠诚于党的事业,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谱写好中国梦绚丽多彩的华章,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与力量,让红军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袁逍翊

摄影:袁逍翊、梁铌

云大新闻网报道链接:

/ynu/mu_news/mu_www/info/1095/30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