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周起超课题组在浮游植物水华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3-07-06 作者:李沅睿

近日,生态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周起超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学者在浮游植物(藻类)水华长期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Urbanization shifts long-term phenology and severity of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an urban lake through different pathways”为题发表于生态环境领域知名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gcb.16828)。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浮游植物水华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饮用水安全。然而,关于城市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富营养化治理的共同作用将如何影响浮游植物水华物候与强度仍不清楚。该研究以典型城市型湖泊滇池(外海)为对象,综合利用多源遥感、VB-FAH指数模型和OTSU阈值自动分割算法提取了2000‒2021年的水华面积数据,据此刻画了水华物候(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与强度(水华面积及不同面积水华发生频率)的长时序变化特征,发现期间滇池外海的水华起始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但水华面积和大面积水华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结合昆明“坝子”土地利用、气象、地表温度及水质等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化引起的地表温度升高,可能改变了陆地与湖泊间的热力学特征,进而可引起滇池水温和局地风速升高;水温和风速的升高可能会促进(春季)藻类复苏、内源可利用营养盐释放,并通过促进藻类对营养盐的利用效率来导致水华起始时间提前和持续时间延长;同时,局地风速上升和富营养化治理带来的营养盐浓度下降则会导致水华面积和大面积水华发生频率的下降。该研究创新性地探讨(强调)了城市化在湖泊浮游植物水华物候等发生特征长期变化中的作用,对全球变化下湖泊-流域管理的优化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生态与环境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沅睿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周起超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参与研究的还有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陶捐副研究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员、施坤研究员,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军军教授,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潘珉高级工程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丹麦奥胡斯大学Erik Jeppesen教授。该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No. 202103AC10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 42071131, U22A20561)等联合资助。

周起超博士主要从事湖沼学研究,重点以云贵高原湖泊为对象探究了变化环境下浮游植物的生态响应与环境效应,近一年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Water ResearchDOI: 10.1016/j.watres.2022.119190)、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DOI: 10.1016/j.scitotenv.2022.155303; 10.1016/j.scitotenv.2022.158431)等生态环境领域知名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