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这是该系列报告发布的第九本,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刘稚任主编,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任副主编。经过多年努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已经成为各方了解掌握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年度发展动向的重要资料,以及解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热点和重点问题的权威书籍。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自2016年启动以来,在中方的积极推动和相关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在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和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澜湄合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形势下,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继续深入追踪分析该区域2018年以来的合作进展,以把握全面、突出重点为宗旨,推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19)》,系统介绍2018年以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展望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总报告”对2018年以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进展、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展望。第二部分“专题篇”围绕中日在湄公河地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的参与、环境政治对中国参与澜湄合作的影响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分析,并对新形势下我国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策略、重点和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三部分“区域篇”则从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相关国家入手,着重分析2018年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及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产生的影响,并介绍相关成员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具体进展和政策措施。
国际关系研究院 供稿
(编辑:王尽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