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学徐星院士应邀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的“明星物种”(Species Spotlight)栏目发表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物种。该栏目是《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在“新闻与评论”(News and Comment)板块新开的专栏,此前已邀请三位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学家撰文介绍自己喜欢的恐龙,他们所写的分别是暴龙(包括霸王龙)、剑龙和甲龙。
徐星院士表示,“其实很难选出一种我最喜欢的恐龙,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好几种恐龙都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最终,他选取了赫氏近鸟龙作为这篇文章的主角。
“赫氏近鸟龙非常可爱!”徐星院士说,“它通体羽毛为黑色,四肢羽毛为黑白相间的条带状,头顶的羽冠却又是鲜艳且张扬的红色,具有这样卡通配色的四翼迷你恐龙,谁不想养一只当做宠物呢?”
赫氏近鸟龙复原图(赵闯/绘)
赫氏近鸟龙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物种!2009年,徐星院士与同事首次对其进行研究时,认为它属于鸟类家族起源的第一个分支,后来,基于更完整的化石材料,认为它属于伤齿龙类或者是始祖鸟的近亲,一起归入恐爪龙类。徐星院士介绍说,很难对近鸟龙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有多个原因,一是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二是早期鸟类和早期恐爪龙类非常相似,很难明确其系统位置。
赫氏近鸟龙的生活方式也令人困惑。赫氏近鸟龙具有较长的羽翼,表明它应该具有飞行能力,但它的飞羽呈现对称且纤细的形态,这又表明它似乎没有飞行能力。它的后肢胫腓骨较长,表明它奔跑能力强,但其后肢上的羽毛形态又不支持这一观点。它也许是一种生活在水边,以鱼为食的小型恐龙,类似于现代生活在南美的麝雉幼体,生活在近水边的树上,利用带爪子的羽翼攀爬和游泳。
如果赫氏近鸟龙真的是一种生活在树上和水边的鸟类,那对于飞行的起源有何启示意义呢?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助于羽翼拍打行为的出现,并最终成就鸟类的飞行呢?徐星院士说,“虽然赫氏近鸟龙一直让我深感困惑,但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推动着我继续探索。”
今年3月,徐星院士应邀在《PNAS》期刊上发表评述性文章,探讨中生代恐龙的飞行行为和研究方法。文章评述了由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于今年2月发表的研究成果。后者采用了生态形态学方法,对中生代鸟类和小盗龙的飞行能力进行探究,并综述了中生代恐龙飞行行为研究的主流方法、各自的优势、弊端和该类研究目前取得的成果与挑战。
徐星院士指出:“生态形态学方法是目前推测已灭绝恐龙飞行行为的主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基于现代鸟类的形态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去推测已灭绝物种的相关功能。最新的研究不仅收集了新的指标,建立了更综合的数据集,还首次评估了与飞行相关特征的丢失速率,并探讨了具有飞行能力的恐龙何时丢失了飞行能力的问题。然而,该项研究仍存有一些不足,包括未充分考虑古鸟类和现代鸟类飞行器官和飞行策略的差异性。”
徐星院士补充说:“探究灭绝恐龙飞行行为的另一种主流方法是生物力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原则是所有会飞的脊椎动物都必须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并且会受限于自身的生物学结构。这种方法可通过建立模型、风洞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析。尽管这种方法的研究也提高了我们对灭绝恐龙飞行行为演化的认识,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在探究灭绝生物的行为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利用现代生物的数据去理解和推测灭绝生物的方法中存在的类比限制问题,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史时期环境因素对其研究的影响。”徐星院士强调。
围绕鸟类从陆地飞向蓝天这一重大演化事件,不同学科领域在过去几十年间共同探究合作,已显著提高了对此演化事件的认识,但是,仍然有持续不断的挑战出现。这些挑战将极大地影响科研人员和公众对鸟类飞行起源的认知。例如,飞行是单一起源还是多次起源?如果是单一起源的话,如何定义鸟类?如何创建科学的专业术语?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的支持。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4-02428-2和https://doi.org/10.1073/pnas.2401482121
来源:脊椎动物演化中心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终审: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