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结社区阿克达课堂中,孩子们在全神贯注地制作彩绘草帽。王翘/摄
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情绪面具”表达自己的情绪。张娴静/摄
和谐社区儿童之家,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做热身游戏。张娴静/摄
刚走进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团结社区的儿童之家,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陈乔旦就被8岁的阳阳跳上来抱住,当踉跄地接住她时,陈乔旦“被阳阳的热情惊到了”。此后的每天,阳阳都穿着漂亮的裙子,在儿童之家等待陈乔旦的到来。
在泸水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陈乔旦和同学们被眼前所见“震撼了”:矗立于群山河谷之间的是一幢幢高楼,每一幢高楼都有电梯;环境优美的社区里有超市、停车场、爱心食堂、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篮球场、健身器材等,社区旁是扶贫车间;儿童之家里有音乐区、阅读区和有玩具的玩耍空间;幼儿园、小学里有教学楼、操场,每间教室配备有电风扇、多媒体设备等。
“让学生走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了解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云南大学的一门大思政课。”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高万红说。
2020年至今,在高万红的带领下,包括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在内的31名师生组成“理解中国”怒江调研服务队,先后6次到怒江州泸水市的和谐社区、锦绣社区和团结社区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具体而微小的事情,需要有人帮助
“挪穷窝才能断穷根”,搬迁曾是怒江州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怒江州共建设了6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20年,10余万人搬出大山,从高山峻岭、峡谷缝隙里的“千脚楼”,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电梯房。
然而,许多搬迁群众第一次进城,没坐过电梯、没去过银行超市、没用过家电、没见过红绿灯,在每一栋楼都长得一样的小区里,会迷路、找不到家门。搬迁老人因不会普通话,影响了出行、买菜等日常生活交往。在新社区,社会、情感、文化、生计等重新磨合建立的过程,让他们感到孤独和焦虑。
社区里的孩子也有同样的困扰。
大学生们发现,尽管新社区的学校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好、师资力量较强,但不少搬迁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下降了。
怒江州汉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花花分析了原因:搬迁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都与城市孩子有差距。特别是没有学习过英语、音乐等课程,使他们跟不上教学节奏;父母外出打工,没有家长监督陪伴,不少孩子沉迷于看电视、刷手机。
大学生们在社区做的小调查显示,搬迁小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因为“题目容易读懂”;最不喜欢的是语文和英语,因为“太难了,学不会”。
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单亲爸爸说:“孩子之前住校,现在每天回家,天天看电视,学习顾不上了。”
“金窝银窝不如住惯的老山坡”,听着搬迁群众的倾诉,高万红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故土难离、故居难舍”的情感。在新社区的新生活,许多具体而微小的事情,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适应和融入。
在和谐社区,一个长者学习班让师生们有了信心。
学习班的老师是63岁的有贵生,他退休前也曾是一名教师。他的家就作为学习班的教室。学习班有287名学员,都是60岁以上的傈僳族老人,上课是免费的,每周上3次课,教老人们学习傈僳文字、汉字以及一些新技能。
学习班曾是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组建起来的,后来社工退出了,学习班由老人们自己管理。除学习以外,还组织大家唱歌、跳舞、表演,定期看望其他困难老人,逐渐成为社区有影响力的老年自组织。
“老人们的团结是互助也是自助。”研究生宋宇慧说,“学习班对老人们的日常沟通、文化传递、社会适应有积极作用,这是社区的一大资源。”
老少一起“阿克达”
社工系的师生决定把服务的重点放在“一老一小”上,这一被称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儿童老人友好关系建设”的项目,目的是让“老少携手向明天”。
其中,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是重要的内容。“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高万红说。
以“促进儿童全人发展”的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围绕着生活技能、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等,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学到了过去他们很少接触或从没听说过的新鲜内容。
在“阿克达课堂”上,“小瓶子穿花衣”手工、“科学芽”乐高组装、画自画像、讲民族故事、篮球比赛、团队游戏、消防演练、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等,让孩子学会了调节情绪、与人团结协作、树立民族自信,改善自我认知和家庭关系,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同时,“阿克达课堂”还成立了社区卫生督察队,让孩子们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新家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阿克达’是傈僳语,意为‘很棒、很厉害’。”研究生王翘说,“‘阿克达课堂’在社区反响热烈,孩子们都觉得自己‘阿克达’。”
刚获得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的宋宇慧,担任了孩子们的英语老师。从字母开始的学习,打破了孩子们对英语的畏惧,逐渐增强了英语的学习兴趣,早上见面时,纷纷用“Good morning”“Hello”打招呼。
因为大学生们的到来,年轻妈妈们知道了新的育儿理念:“儿童早期教育”。
这些年轻妈妈们特别喜欢带着宝宝参加“妈咪宝贝帮”课堂。她们不仅学习处理孩子的情绪,分享育儿经验,还建立了同伴关系支持网络。
和孩子们一样,社区的老人对大学生们友善、热情、尊重,积极参加普通话学习班。每次活动,他们都会穿上本民族服装;活动结束时,纷纷与大学生握手道谢,甚至迟迟不肯离开。
在“一老一小”跨代成长共融营里,老人向孩子教授傈僳歌曲、舞蹈、文字;孩子们担任老人普通话“小教师”。活动释放了老人和孩子的情绪,互动中,双方都感受到被需要、被重视的温情。
一位老人总是紧紧拉着大学生的手说:“我最遗憾的就是听不懂你们说什么,无法用你们听得懂的话向你们表达我的感谢。”
尽管不会说汉语,但老人们用歌曲来表达他们的感谢。
志愿服务提升了对专业的认同感
在两年的志愿服务中,长期扎根社区的社工花花和黄晓梅让大学生们深受感动。
花花是一名幼教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搬迁群众还住在大山上时,她就开始为他们服务。为方便沟通,她还自学了傈僳语;黄晓梅每天忙忙碌碌,早晚往返于家和项目地之间,“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与热情”。
一位妻子去世、儿女外出打工的独居老人说:“幸亏有他们,我才有继续生活的动力。”
两年来,云大社工系为怒江州易地搬迁社区开展了148次服务,包括当地人在内,参与的志愿者达720余人次,服务对象1200余人。他们的服务带动了当地政府对搬迁社区老人和儿童的关注,促进了老人儿童友好型社区氛围的形成。
高万红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根据搬迁社区的需要,开展更深入更精准的社会服务。
10月28日,在云南赛区获得金奖的这一项目,入围今年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
“社会工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都扮演着积极角色,基层需要社工。”本科生熊琴说。
与熊琴一样,从怒江回来后,不少学生表示,毕业后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这正是我们开展这一项目的初衷。”高万红说,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帮助到了搬迁群众,提升了对专业的认同感;他们也在实践中认识到,在广大农村,社会工作大有可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