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吴文藻、费孝通等前辈创立的社会学时代开设的社会调查与服务类课程。1992年设社工本科专业,1993年开始招生,是全国最早开办社工专业十所高校之一。云大社会工作专业最早属于人文学院历史系,2000年单独成立社会工作系,2003年社会工作系获得社会学硕士(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方向)授予权,2005年社会工作系并入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授予权,2013年云南大学成立云大社会工作学院。2016年社会工作系调整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2018年社会工作系获社会学一级博士点(下设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方向)。经过30年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与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办学水平处于国内一流、西部领先、海外知名。
二、办学定位
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以服务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国家重大战略为使命,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技能扎实和创业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社工人才,建设西部社会工作专业高地。
三、办学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技能,能在民政、司法、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等政府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及其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社会保障、社会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四、师资队伍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具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学风端正,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90%的教师毕业于社会工作及其支撑专业,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留学访学经历,30%的教师具有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
现有国家级社工专家4人、第三届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指委委员1人、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儿童智库专家1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1人、“兴滇人才”5人、云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2人。师资队伍中既有学术功底深厚的专业带头人,也有积极进取的年轻的新生力量,形成了传、帮、带相结合,教师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学科建设
1992年开设社会工作专业,1993年开始招本科生,2005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依托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成民族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2019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方向)。2013年民政部获“国家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围绕专业特色领域建成5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打造出1门国家一流课程《个案工作》、3门全国线上精品课程。 2010年起与复旦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高质量社会工作本科生计划(“1+2+1”模式,2年在复旦大学,2年在云大), 2013年获民政部国家首批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2022年获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称号,2021年获云南省一流专业称号。
六、研究方向
本科:健康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三个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健康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与公益慈善老年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等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等方向。
七、专业建设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云南省级一流专业,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B、第一届MSW水平评估中获B。拥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养与研究平台、1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1个国内高水平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
八、人才培养效果
实践育人成果突出,基于实践教学的成果被教育部、民政部、团中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表彰,社会服务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或转载。在第四、五届、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大赛中获银奖、金奖、银奖;在首届MSW案例大赛中获得二个优秀奖,第二届MSW案例大赛中获1个特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优秀奖。
2012年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的“中美7+7”项目中,作为中国的7所牵头高校之一,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建立合作关系。2010年起,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2+2”的联合培养制度,每年通过选拔输送五名优秀本科生前往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学习。每年都有毕业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及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九、研究基地
建成国家级“全国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和省级“云南省儿童保护与发展资源中心”、“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与教学平台。
十、学术研究
2018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优秀科研成果11项;出版学术著作10部;完成省级研究报告10余个;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CSSCI期刊论文19篇,其中SSCI或SCI期刊论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