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乡村社会调查与文化研究于2024年11月16-17日上午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本次论坛以“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调查”和“新时期文化思想下的社会文化转型:中西文明互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探索”两大主题为核心,旨在传承“魁阁”先贤的学术遗产,深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乡村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变迁。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学者齐聚春城,基于《魁阁学刊》2024年第1辑、第2辑25篇论文,采用作者发言与知名专家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深入研讨。
论坛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联合主办,《魁阁学刊》编辑部承办,旨在为全国社会学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云南大学社会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贵州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李建军,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王宁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伯清教授等二十余位国内知名社会学家应邀出席。本次论坛还得到了《魁阁学刊》《人类学之滇》《社会学之思》《社会学吧》等媒体的鼎力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谢寿光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副校长杨绍军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魁阁青年学者论坛已成为激励和培养青年学者的重要平台,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学校立足西南边疆,扎根中国大地,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成功实施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组织全国18所高校的875名师生深入云南乡村,取得重要成果。魁阁学刊成功入选CSSCI来源期刊,论坛作为其线下延伸,已连续举办三届。他期待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文化转型贡献智慧。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海江在致辞中指出,论坛对中国社会学界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多位知名社会学者连续三届莅临论坛,提供宝贵指导,提升了论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表示,省社科联将继续支持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产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云南学界与国内外学者的合作,共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院长何明教授在致辞中深入阐述了“魁阁精神”的内涵:一是学术报国的情怀;二是从实求知的理念;三是美美与共的合作精神。何明教授表示,魁阁学刊和青年学者论坛的创办,旨在弘扬魁阁精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构建学术共同体。他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期待共同推动社会学科的繁荣发展。
本次论坛对《魁阁学刊》2024年第1-2辑(总第10-11期)进行发布,在成果发布环节,李培林研究员、谢寿光教授、何明教授、童根兴秘书长,胡洪斌教授共同上台完成揭幕仪式,标志着《魁阁学刊》在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随后进入论坛特别设置的主旨演讲环节,在本次会议的主旨演讲分别由李建军教授、王越平教授主持,李培林研究员,李小云教授,成伯清教授,刘欣教授,王宁教授,吴愈晓教授,周怡教授,郑莉教授,晏月平教授为论坛作主旨发言,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涵盖了乡村振兴、社会分层、文化伦理等多个重要议题。李培林研究员详细分析了乡村振兴过程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变革,强调了开放对乡村发展的关键作用。李小云教授提出了乡村社会学的新叙事框架,从聚合到分野,重新思考“三农”问题。成伯清教授则强调了乡村文化的转变,从功能性逐步向注重文化价值发展。刘欣教授探讨了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双重分层体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复杂性与动态变化。王宁教授解析了儒家经济伦理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变革中的作用。吴愈晓教授分析了城乡中间阶层的认同差异及其变迁,指出了城乡之间在社会认同上的差别。周怡教授阐述了义乌小商人的奋斗精神,揭示了“白手起家”这一群体的道德基础。郑莉教授讨论了数字革命对社会理论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思考路径。晏月平教授则探讨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及生育观念的重塑,分析了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社会学界搭建了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论坛所呈现的思想成果,将对深化乡村社会调查研究、促进中西文明互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将助力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初审/管悦
二审/胡洪斌
三审/王越平
编审/马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