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大学生》杂志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赓续联大血脉 孕育桃李万千”为题,报道了我校4年多来,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把西南联大爱国主义之根深深扎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土壤,书写了一张张振奋人心的时代答卷。
《大学生》创刊于1988年,是国内第一个面向大学校园的综合类媒体,也是目前全国最权威的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刊物,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由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办。
现刊载全文如下。
2020年1月20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简称“云南师大”)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旧址安静肃穆,联大老教室里桌椅整齐、民主草坪上树影婆娑、西南联大博物馆展厅内校歌铿锵有力……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在了解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殷殷嘱托,温暖回响。4年多来,云南师大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把西南联大爱国主义之根深深扎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土壤,书写了一张张振奋人心的时代答卷。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汇文楼与三校校训柱(拍摄:孙强)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的西南联合大学仿制门(拍摄:白凤翔)
联大精神 薪火相传
西南联大博物馆展厅内,“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在耳畔一次次响起,激荡人心,催人奋进。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说:“这首歌记录了西南联大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传唱至今。我们用歌声向前辈们致敬!”
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背负求富求强、振兴国家之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大。
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西南联大倾心办学,坚持为国育才。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培养出一大批名留青史的人才,铸就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丰碑:这里走出了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5位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材,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西南联大的斐然成就远不止于这些数字。一部部著作在硝烟中问世: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振动光谱》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还有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一大批奠基性论著。而同样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杨振宁在两位导师的辅导下,完成了对他一生科研事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学士论文;李政道深入攻研他的物理学业,为日后的成就奠定了至为关键的基础……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人杰园(拍摄:白凤翔)
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战火纷飞之际,在学习、生活、工作条件都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西南联大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时,对学校创下佳绩的动因给出了最精当的概括。
西南联大条件的艰苦令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教室里夏天如蒸笼,冬天寒风袭人。雨天铁皮屋顶叮咚作响,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课堂上,没有课桌,“火腿椅”同时发挥桌、椅两个功能。学生宿舍是大通铺,窗户是方洞嵌上几根木棍,雨大时需要打伞遮蔽。为维持生活和坚持学习,全校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在校外兼差,半工半读。昆明作为抗战后方重镇,“跑警报”成为西南联大师生的“家常便饭”,为躲避空袭常常在野地坟头开坛讲学、探讨学问。
名师、教授们的生活同样异常艰辛,闻一多、华罗庚两家一度十几口人共居一室,中间用布帘隔开,形成“布东考古布西算”的奇特格局。在物价飞涨的年月,教授们不得不卖衣、卖字、卖书等维持生计。为躲避轰炸,教授们大多住得很分散,有的住在几十里外的远郊,步行来上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和“刚毅坚卓”的顽强精神支撑着西南联大师生在强敌深入、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激情不减,弦歌不辍。
考察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沿途察看了“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参观,详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烽火中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辉煌历史。李红英为总书记全程讲解,当时的场景清晰如昨,至今让她心潮澎湃。“之前预定的讲述时间为40分钟左右,但全程讲完花了74分钟。”李红英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过程中,特别关注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中老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刻苦学习的故事。
“我记得在展厅中有一张照片,一个小孩站在钱端升等教授背后,总书记问这个小孩是谁,去哪上学了,又去哪工作了。”李红英说,习近平总书记全程参观得很细致,他始终关心西南联大精神的赓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南联大博物馆的展馆设置、讲解工作及西南联大旧址的保护给予了充分肯定,叮嘱要把西南联大旧址保护好、利用好,进一步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这为我们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西南联大这所特殊的大学。硝烟散尽,“爱国、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留给后人一座精神宝矿。作为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唯一血脉,云南师大传承并弘扬西南联大精神,让这座精神宝矿在新时代继续熠熠发光。
西南联大博物馆内一景
为用好用活西南联大这个生动教材,2018年10月,经过改造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建筑整体以西南联大原图书馆外观复原,新增馆舍建筑3400平方米,展厅面积2300平方米,设置VR情景互动,外加14个西南联大历史遗存,一处处鲜活生动的文化景观,让这里成为热门“打卡地”。如今,西南联大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效更加明显,年均接待国内外访客90余万人次,提供义务讲解 5000 多场。2023年,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被评为第六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4年前,西南联大博物馆专职讲解员王馨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博物馆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她和其他师生代表一起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如今,她已成为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在岗位上继续讲好、讲实、讲深西南联大故事。“更重要的是传承,把西南联大人带给我的触动和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也把他们身上的爱国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何讲好西南联大故事,传承好、发扬好西南联大精神,是历史赋予云南师大的应有之义,也是云南师大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近年来,学校以西南联大资源开发为主线,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打造西南联大品牌、开展多样活动,将西南联大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贯通立德树人全过程,将“大思政课”建设落到实处。
开发西南联大教育资源打造思政“金课”。学校将西南联大专题的“形势政策精品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在本科教学中开设“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西南联大研究专题”等特色课,在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点开设西南联大研究方向;实施“朱自清班”“杨武之班”等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校课程与思政课程齐头并进,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校史的教育工作。
同时,作为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高校,学校发挥优质教师教育、基础教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西南联大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31所云南中小学校合力建设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逐步形成团队展示、理论研讨、研学实践、本土教辅、数字资源“五位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云师模式”,为构建不同学段协同发展的思政课教育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组建西南联大爱国精神师生宣讲团,走进高校、大中小学、社区等开展宣讲,受众达700余万人次。图为在西南联大旧址开展的“西南联大红色基因”主题宣讲
以西南联大教材开发为基础编写校本读物。学校推动思政元素和课程改革相结合,编写《西南联大教育救国》《闻一多舍生取义》《西南联大二十五讲》等独具特色的校本读物,配合课程推进。每年对新进师生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教唱《西南联大校歌》、参观1次西南联大博物馆、观看1部西南联大纪录片、听1场西南联大主题讲座、参加1次“西南联大文化月”活动、阅读1部西南联大书籍、开展1次现场教学,让师生在充分领略西南联大爱国精神和感人事迹的基础上,将“刚毅坚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足西南联大文化资源开展第二课堂实践。由云南师大发起,与北大、清华、南开合作开设“西南联大讲坛”,邀请西南联大杰出校友、两院院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主讲嘉宾,打造我国高等教育界大学通识教育和学术交流的知名品牌;组织开展“寻访西南联大足迹 传承西南联大精神”青年社会实践活动;举办“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和“印象西南联大”全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全国书画作品展;西南联大纪录片《薪火》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筑起西南联大爱国精神的长城,学高身正、明德睿智我们传承……”走在云南师大校园,常常听到学子们传唱《刚毅坚卓的师大人》这首原创歌曲。新时代新征程,西南联大精神正以多样的形式走进每个人,点燃学子们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爱国情怀和青春激情。同时,它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中历久弥新,展现新的时代价值。
“云南师大最大的本分”
从云南师大到德宏州梁河一中,有近677公里的路程。“边疆、民族、贫困、山区”曾是梁河县的标签。扶贫先扶智。从2015年到2024年的9年多时间里,云南师大多次深入梁河县开展教育帮扶调研,摸清情况,解决困难,统筹整合学校优质资源,上下一盘棋,把优质基础教育办到了梁河29所中小学,让这座边境小县在教育发展上屡结硕果:定点帮扶9年多来,梁河一中的高考成绩由全州末端迈入全州前列,实现了600分人数从零的突破到两位数的提升,一本录取人数从个位数到突破百人大关,本科率从40%左右提升到70%左右,高考升学率达100%。2018年,梁河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梁河县初中教育阶段主要办学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德宏州前列,全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平均分、单科平均分、及格率等各项指标均位居德宏州五县市前列。在德宏州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梁河县小学教育阶段连续多年总分、平均分等多项重要指标均位居第一……88%、92%、99%、99%、99%,自2019年起,梁河县教育体育局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县级教育满意度调查,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梁河人民对梁河教育水平逐年提升的高度认同,也是这场跨越677公里的奔赴所结出的最甜美果实。
“梁河经验”是云南师大发挥独特优势、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翻开云南师大86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以办好一所学校、培育一批栋梁、振兴一方教育为己任,扎根云岭大地,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矢志不渝坚守教师教育初心使命,为改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面貌、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教育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云南师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积极主动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回答好“教育强省建设、云南师大何为”的时代答卷。
学校以打造“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为追求,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0余万名,全省80%以上州市县教育局局长、中学校长、省特级教师、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都是刚毅坚卓的云师人;学校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标准,承办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累计培养1万名政治过硬、理想高远、业务精深、办学成就卓著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学校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等项目,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卓越教师;近年来,学校以助力云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己任,创新提出并深入实施“151战略行动计划”(即“1个战略”引领、“5大工程”支撑、精心打造“1个论坛”。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双教协同”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卓越教师培育工程、附属学校提质领航工程、数智基教平台建设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基础教育发展大调查工程”5大工程为支撑,精心打造“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品牌),“一校一策”对16所边疆民族地区县中开展办学帮扶,形成了“镇雄模式”“梁河经验”等一系列可推广复制的基础教育帮扶典型,“云师附校”已成为涵盖全省12个州(市)、26个县(区)、57所学校、13万名在校师生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综合体……
对此,云南师大党委书记张祖武表示:“云南师大因云南人民而生,因服务云南基础教育而兴,扎根祖国边疆、振兴云南教育、助力云南发展是学校86年办学历史中不变的初心、如一的坚守,是学校办学最大的本分。”
打造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试验田
“八载弦歌不绝,万千桃李芬芳。”抗战硝烟中诞生的西南联大,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不朽传奇。2022年,在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大学(简称“云大”)、昆明理工大学(简称“昆工”)、云南师大3所云南高校联合北大、清华、南开成立“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简称“西南联研”)。它以传承西南联大精神为己任,是为云南省引进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打造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及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试验田。
这是一所名师云集的研究生院。以科教融合创新为主轴打造导师团队,已遴选和聘请博导394名,包括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名师。西南联研实行双导师制,每位博士研究生有一名来自云南三校(云大、云南师大、昆工)的本地导师,同时有一名来自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博导。
这是一所没有“大门”的研究生院。云南师大校长胡金明介绍,西南联研的学生每人拥有3张学生卡,可共享云大、云南师大、昆工3所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等,还有机会到北大、清华、南开等合作高校交流学习。
2023年至今,西南联研共有40名博士生分别前往北大、清华、南开交流,西南联研第一届博士研究生、2022级区域国别研究专业的温林就在其中。他回忆说,在北大交流期间,除了正常参与北大的教学活动,也能接受合作导师的悉心指导。从课题组日常组会到学校博士生论坛、从学习进度汇报到自主撰写论文……短短1个月异常充实。
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曾是西南联大学子最为感念的母校标识。这样的空气,而今也弥散在由业界专家名师主讲的“西南联大讲坛”。
西南联研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雨欣回忆,上学期她参加了4场讲坛,每周都有与学界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环视全场,座无虚席。
胡金明介绍,讲坛也对云南本地院校的学生乃至社会开放,旨在打破校园壁垒、激活兼容并包的风气,弘扬研精毕智的氛围。自2023年首讲开启以来,已有50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就学术前沿问题及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登坛讲演。
西南联研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是为云南打造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
2023年,西南联研获得云南省专项资金支持,聚焦云南省特色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原特色农业等重大需求设立研究项目,鼓励西南联研的省内外导师联合申报,并纳入联合培养的博硕士生。
“我们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023年召开的院企合作沙龙,包括云南白药在内的十几家医药、芯片等领域企业来到学校,与高校专家交流市场一线需求。”胡金明说,西南联研将产业界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汇聚优势,推动云南特色领域研究走深做实。
“3年打基础,5年大提升,5年大发展。”翻开西南联研的建设计划,胡金明介绍说,在前三年培养输送创新人才的基础上,2026至2030年,西南联研计划建成2至3个重大研究设施;2031至2035年,建成4至5个创新人才高地。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其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续办,即现在的云南师大。如今,校园里依旧书声琅琅。同样未曾改变的,还有这片学术世界中凝聚的、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心志。
让青春之花在红土高原绽放
在云南师大校园东北角的苍松翠柏中,屹立着一座闻名遐迩的石碑——西南联大纪念碑。此碑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闻一多教授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教授书丹,上面镌刻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共834人。据说,实际从军人数远大于留名数。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耀眼成就,抗日救亡的铁流中同样有大批爱国学子的身影,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更有14位西南联大学子献身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
丰碑永存,弦歌不辍。刚毅坚卓,西南联大的校训长期熏陶着云南师大的学子。读书报国,到艰苦的地方去绽放青春,成为越来越多云南师大“90后”青年党员的选择。
2014年,在云南昭通鲁甸县“8·03”地震中,震中龙头山镇龙泉中学21名学生、3名年轻教师不幸遇难,校舍严重损毁。云南师大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及时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简称“研支团”),持续为龙泉中学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开展每期一年的支教帮扶。从2015年至今,已有10批60名学生党员在龙泉中学接力支教帮扶。
2020年春,受疫情影响,龙泉中学推迟开学,研支团积极配合学校下村送教材给学生。没有公路的地方,支教同学就扛着一捆捆教材走在山间小路上,他们还利用周末到农村学生家走访。第二届研支团成员高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一次,随学生走小路去光明村家访,那是一条只有两个脚掌宽的窄路,旁边没有任何遮挡物,脚下便是湍急的河流,走上去心里十分害怕。但想到孩子们曾无数次走过这条路到学校求学,我们咬牙坚持了下来。”
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组建云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赴鲁甸龙泉中学、丽江华坪一中开展支教帮扶
云南师大研支团的优秀事迹被云南省委教育工委选为“创建一流党建示范项目”,研支团被授予“云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龙头山支教事迹深深鼓舞了云南师大学子,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踊跃报名、奔赴基层。2021年以来,为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学校在丽江华坪县华坪一中开设第二个支教点,先后派出3批16名学生党员前往华坪一中开展支教工作。支教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在支教地树起了一面高高飘扬的党旗。据悉,2024年8月,第十届研支团共12名志愿者已奔赴昭通鲁甸和丽江华坪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张祖武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西南联大的故事作为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自觉扛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考察结束,习近平总书记一行离开云南师大。全校师生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热烈的讨论持续不断——
“总书记的到来,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南联大精神将始终激励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做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今天,地处彩云之南的云南师大,依然回荡着西南联大的不辍弦歌,依然涌动着教育兴国的火热情怀!学校将抓住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当好云南教师教育排头兵、云南基础教育领头雁,主动服务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领先、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怀往思,展新愿,薪火承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化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