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媒体师大 - 正文

光明日报 2025-01-05 留住茶马古镇上学术名家的足迹

2025-01-05  

闻一多旧居中的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从左至右)三位文学名家的画像

闻一多历史陈列馆

梁思成、林徽因旧居

闻一多公园一角

【文化中国行】 

滇池北岸的盘龙江蜿蜒绵长,由北往南横穿云南昆明城,孕育了昆明拓东古城的千年文明,孕育了盘龙江上游龙泉古镇600多年的繁华和文脉。明清时,龙泉古镇乃通往川、黔的茶马古道上的重镇。80多年前,61位学术名家云集于此,使它成为中国抗日烽火中的思想文化高地。从此龙泉古镇与西南联大的命运息息相关。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罗庸、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校歌》,记录了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南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弦歌不辍教育报国的历史,而冯友兰、闻一多、傅斯年等名家,因为西南联大来到昆明治学,又为躲避日本飞机空袭而来到龙泉古镇安居。部分西南联大和中央的研究机构也陆续搬到龙泉古镇,暂驻寺庙和民居内。一时间,居住在古镇的教授、研究人员及其家属有500余人。龙泉古镇成为西南联大的“大后方”,从这里走出了35位院士、26位文化名人。

80多年后的今天,昔日的龙泉古镇乡村已变成昆明北市区山水新城。近日,记者走进昔日的龙泉古镇(现为龙泉街道办事处),于高楼街巷之间,追寻西南联大先贤们的足迹。

聆听闻一多朱自清的“清贫乐”

“目前保护最完整的是闻一多、朱自清的旧居。”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院长洪海波说。

高楼环绕、绿树成荫的闻一多公园里,司家营17号(现61号)便是闻一多、朱自清旧居。这是云南清末民初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建筑,大门旁暗黄色的木牌让人肃然起敬:“清华文科研究所旧址”。1941年9月,清华大学在这栋民居里成立了文科研究所,冯友兰任所长,闻一多任中国文学部主任。

走进两重门,天井小院形如一颗方印,四四方方;地面的青石板上烙印着时光近百年的足迹。迎面正房中央悬挂着闻一多、朱自清、浦江清三位文学大师的画像,他们深邃睿智的目光,穿透了历史的天空。当时,闻一多全家住在进门右边楼上,左边楼上供朱自清、浦江清和许维遹、何善周等师生合住。正房楼上为图书室,楼下为办公室。恍惚间,菱形方格的木窗内,似有马灯的亮光……

就在这简朴的小院,闻一多完成了《楚辞校补》等著作及讲稿,朱自清完成了《文学批评》等讲稿,出版了《语言志辩》《中国散文的发展》等著作……

在此居住的近3年时间里,闻一多每周两次徒步进城,到西南联大讲授《楚辞》、唐诗和《诗经》,来回20多公里,十分辛苦。妻子和五个孩子总会在院门口迎接他。妻子已为全家煮了一锅豆渣和白菜,闻一多取雅号为“一锅煮”。饭桌上常常是炒蚕豆、清水煮白菜、萝卜“老三样”,孩子们不知肉味为何物。虽清贫至此,全家人却总是其乐融融。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地袭来……”天井小院里,似乎可听见闻一多轻声吟诵着《静夜》。

穿越梁思成林徽因的四月天

闻一多旧居的浓浓亲情让人回味,梁思成、林徽因遗留在龙泉古镇的爱巢,宛若桃花灿烂的四月天,令人神往。

相距司家营不远的宝台山、棕皮营村,可谓明星荟萃。哲学家冯友兰,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史学家傅斯年,语言学家王力等,一众赫赫有名的学者,在抗日硝烟中纷纷迁居于此,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等国家级研究机构也搬到这里。

梁思成、林徽因夫妻在棕皮营村亲自设计、亲自砌砖盖瓦,建起了两大间青瓦平房,80平方米,主屋三间,对面一间为厨房等附属用房。这是他们一生中唯一一座为自己建造的住房。

当年,林徽因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写到:“我们正在一个新建的农舍中安下家来,它位于昆明市东北八公里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邻接一条长堤,堤上长满如古画中的那种高大笔直的柏树。”

风景优美而且没有空袭轰炸,这正是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们离城安居龙泉古镇乡村的原因。

走进这间小屋,斑驳褪色的木地板、近两米长的窗户,菱形木格的窗棂,西式壁炉,方框吊顶,无不透出一缕缕温馨典雅的气息。依稀看见,身材瘦削的梁思成放下毛笔,刷灰抹墙;美丽的林徽因在门前摆开小木桌,教孩子认字……屋后一棵古朴苍劲的桃树繁花盛开,掩映着青瓦白墙,让人想起林徽因的名作《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紧贴正房的南侧,还并排建有一间矮小的偏厦,那是西南联大哲学教授金岳霖的住所。从北京至昆明,金岳霖与梁思成、林徽因一直是好友,亦一直是邻居。

这两间青瓦房,不仅铭刻着浪漫的爱情,还孕育了不朽的传世作品。在昆明期间,身为中国营造学社社长的梁思成,率队对四川、西康的35个县进行野外调查,调查了730余处古建筑等遗迹;林徽因绘制整理了大量图文资料,为完成《中国建筑史》奠定了基础。

在相隔不远的宝台山弥陀寺,冯友兰则完成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等“贞元六书”,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

还有更多的文化大师在龙泉古镇找到了安身和治学之所。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在龙头村村长的西院里借地盖了一幢五间房的小屋,李济之教授在李荫村的菜地里借了一角建了三间小平房,而梁思永和董作宾则合伙在响应寺南墙下建了五间房,李方桂教授在租住屋门前的空地上盖了五间平房……大师们在龙泉镇过上了一段在当时极为难得的田园治学生活。

留住文化大师们的文脉遗韵

今天,昔日茶马古镇的闹市繁华已经飘逝,而西南联大文化大师们的文脉遗韵,却如绵延不绝的盘龙江水,还在龙泉古镇的街巷中盘桓。可惜的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城中村的改造,以及村民保护意识的淡薄,古镇中许多西南联大教授和文化大师们的旧居被拆除了,消失了!还有一部分旧居遗址残破不堪,亟须修缮保护!”洪海波十分焦虑。

在宝台山上一条僻静的小道尽头,记者看到了弥陀寺。残存的狭小寺门两旁,金刚彩绘壁画依旧醒目。绕过寺门,只见残垣断壁,部分房屋仅剩墙基,幸存的也破败不堪。若非洪海波介绍,实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史语所的办公场所和所长冯友兰的居所;又怎能想象,傅斯年、陈寅恪、赵元任等大师们当年就是在这里挑灯夜读!

“当年,傅斯年全家和几位教授经常在这里取水。”在棕皮营村巷道深处,洪海波指着一口干涸的水井说:“旁边就是傅斯年的旧居,过去被村民拆除,建了新房,只剩下这口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专家学者不断奔走呼吁下,保护昆明抗战时期文物遗址遗迹已日渐进入政府的工作日程。时至今日,包括西南联大名人旧居在内的诸多抗战遗址遗迹已纳入文物保护单位范畴,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名人旧居得到保护修缮。

为了不让龙泉古镇现存的28处文物及历史建筑消失,近十年来,盘龙区文物部门在与时间赛跑,与城市扩张博弈,努力进行文物和老建筑原址保护。

著名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就在闻一多公园附近麦地村的一座不起眼的寺院兴国庵内。因为有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加入,营造学社成为中国第一个以现代科技思想和方法调查研究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如今的兴国庵围满脚手架,正在施工修缮,希望还原建筑大师们挑灯绘图的情景。

因开发地产而被拆迁大半的小窑村工地上,几栋老建筑孤零零地矗立着,这是专门保留的三栋“一颗印”传统民居、两个明代砖窑和一座观音寺。“这几栋传统民居和砖窑都是当年梁思成及其学生刘致平考察过的,其中孟家大院还被刘致平绘制成图纸,成为中国民居研究的第一个标本。这些建筑原来残破不堪,近年来按文物要求进行了修复。”昆明市盘龙区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田凡说。他介绍:“我们以闻一多历史陈列馆为核心,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梁思成林徽因旧居等为支撑,汇聚龙泉片区28项文物及历史建筑,打造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目前还建成开放了国立艺专记忆馆,展示昆明抗战历史,传承西南联大文化名人的爱国精神。”

不仅仅是政府及相关部门,洪海波等当地的文化人也在努力传承与传播家乡的文脉。近5年,洪海波主持的“院士之乡读书会”和“龙泉星光”公益文化讲堂,坚持在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举办,至今已举办了150场。从昆明各地赶来的专家学者、大学生、文史爱好者,或挤在一间堆满旧书、古董的老昆明杂书馆里,或聚集在闻一多公园的市民文化中心里,共同分享西南联大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共同品味80多年前大师们留在龙泉的遗韵风骨……

大师远去,龙泉遗风,文脉永存、弦歌不绝。


上一条:新华社|云南频道 2025-01-06 云南师范大学举办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下一条: 人民日报 2025年1月3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我校汉教英雄会学生团队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