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以党建为统领,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契机,以激发党组织活力为突破口,推动党组织的向心力、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升,护航“三个提升计划”持续深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有质量,学院党建品牌建设有亮点,学科专业建设有突破,师资队伍有底色,人才培养有实效。
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有质量。在校党委的悉心指导下,学院党委的党建“三化”建设得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落实,被确定为全校基层党建“三化”示范建设单位,并作为全市唯一的高校代表参加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基层党建“三化”汇报,累计接待兄弟高校和市直各单位学习考察20余批次。
党建品牌建设有亮点。学院党委持续深入推进学院党建品牌“三维九带”工程走深走实,即建立学生党建、教师党建和平台党建三个维度,以一名辅导员党员带好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党员带好一个宿舍、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好一名同学,一名支部书记带好一个支部、一名博士党员带好一个团队、一名支部委员带好一名教师,创立“习思践行社”、“开物视觉广场”和“天工之星团支部”三个平台,使党建工作有血有肉,和学院发展相辅相成、双线并进。
至今,先后有10多名辅导员党员参与到带好班级的活动中,最终形成了1+4+200的工作格局,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了每一位学生;有70多名党员参与到宿舍管理和宿舍的安全、卫生、文化创建活动中,全院宿舍三星率高达99%;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了帮助同学的行列,使100多名困难学生得到帮助;博士党员带头,成立了5个教学和科研团队、4个学科竞赛团队和3个创新团队,进一步夯实了学院的教学科研能力,为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储备了人才;习思践行社、开物视觉广场、天工之星团支部陆续开展了几十次活动,逐渐成为在学生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推广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带班级建设的思路,以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江西红色文化的助推器。
学院党委在学生支部建设上坚持创新,不断强化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将学生支部一分为二,让学院团委和学生科各带领一部分党员,让团的工作和学生工作都拥有了强有力的抓手;二是率先开启由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委员的试验,深化学生和支部立体化建设高度融合,持续优化“党委领导、支部互动、党员引领,师生参与”的格局。
学科专业建设有突破。在科研方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级项目5项,实现了学院国家级项目的零突破;发表论文152篇,其中SCI/EI收录53篇,教改论文10篇;授权专利44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为国际专利的零突破;获得省自然科学奖1项,实现了新余市省自然科学奖的零突破。在教育教学方面,获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网上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4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新增省级线上教学优质课1门,校级一流课程及线上教学优质课3门;学院还入选了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开创“学院+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合作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化了与企业的多维度合作。新建实习就业基地10多家;开设了“赣锋锂业”班;协助亿博电子和博讯汽车共同申报省级研发平台;与斯麦高共同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珍众模具提供3D打印技术服务;为木林森提供培训服务;与海悟签订了《机器人智能协同巡检系统研究》横向合作项目。
师资队伍有底色。持续打造“四有”好老师,充分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涌现出一批典型。多名教师获得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新余市优秀共产党员、新余市三八红旗手、新余市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井冈学者、江西省金牌教授等多个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带病仍坚持站稳三尺讲台,无悔教书育人初心的新余市优秀共产党员彭梅香老师,探索实践党建带团建模式的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陈枭博士,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3D打印机的党员刘磊老师,其成果代表学校参加全省高交会,获批国家级项目的博士党员陈小会老师,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党员简辉华老师,首届江西省金牌教师获得者朱双霞教授。
学生能力有提升。毕业生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达87.29%,国家电网平均首批录取率达61.27%。国网一批录取37人,录取人数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南昌大学。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共获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7项;承担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00余项,全院近一半的学生参与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率再创新高;学生授权专利1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
随着党建工作和学院各方面的工作的不断升级融合,将会有更多的成果等待着我们去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