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我校2016年度科研工作成绩喜人
发布时间:2017-01-12阅读量:

2016年是学校实施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多项核心指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不断出现新的突破,呈上了一份成绩不俗的答卷。

据统计,2016年度,我校国家级项目合计立项达29项,相比上一年度增长了45%,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自然基金海峡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继续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保持领先位置。此外,还获批省部级项目75项,市厅级项目11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40%;发表SCI、EI、SSCI、A&HCI、CSSCI收录等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46篇,比上一年度增长了50.9%;到校科研总经费再创新高,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5.3%。

在科技奖励方面,我校2016年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市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5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成果荣获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获青年佳作奖,实现了我校获得省部级奖励的历史性突破,获奖的级别和数量均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

2016年,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设立了厦门理工学院重点建设计划项目,立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等8个重点学科、协同创新中心和科研平台以及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培育)点。

2016年,我校还新增了1个省级科研平台——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2个教育厅科研平台——环境生物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两岸创意经济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市级科研平台——3D创意设计与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和厦门市风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016年,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双百”目标,打破原有的体制壁垒,适应校院二级管理新体制,实施科研突出业绩奖励办法和产学研先导项目,制订了10余项规章制度,科研工作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进一步突显;改革了原有的平均建设投入方式,创新了学科平台建设的竞争性投入和新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二级学院和广大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学校高度重视和关注科技创新工作,于2016年12月15日召开全校科技创新推进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及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文件。校党委黄如欣书记指出,科技成果是学校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做好科技工作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由之路。陈文哲校长表示,要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把中央、省市精神和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凝神聚力,全面开创我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回顾2016,开局顺利,成绩喜人,凝聚了全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展望2017,机遇与挑战并存,全校教职员工将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脚踏实地,进一步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为实现学校“双百”和更名大学目标而不懈努力!(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