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8月30日报道《 微博成新生和高校互动平台》

微博成新生和高校互动平台

通讯员 代国辉 林小强 本报记者 陈强 《 中国青年报 》(2012年08月30日 12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2-08/30/nw.D110000zgqnb_20120830_3-12.htm

“#厦理新生季#2012级新生入学必备品,大家花点时间看看吧!”

“问:学校运动设施全不?有健身房不?有游泳馆不?答:有健身房,没有游泳馆,运动场所够你用……”

诸如此类为新生服务的信息最近频频出现在厦门理工学院的微博上。

负责“@厦门理工学院微博协会”运作的吕仕淮同学说,“我们发起了#厦理新生季#的话题,来整合发布新生报到必备物品、新生入学须知等微博。”该微博在网络迎新的平台上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将新生关注的问题转发出来,让高年级的同学来参与解答。

吕仕淮说,微博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观点多、参与人广。新生还可以通过浏览校方微博以前发布的内容来了解学校。泉州考生小邵告诉记者,她被厦门理工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录取之后,立马关注了“@厦门理工学院微博协会”,由此她提早了解到了学校的相关信息。

记者注意到,“@厦门理工学院微博协会”上公布了各系新生的QQ群号码,便于新生找到自己的“组织”。QQ作为90后普遍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特别适合于作为新生的迎新通道。来自东北的小韩同学说,通过QQ群,可以和学长学姐直接语音通话,交流起来很方便。

林钊是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大二学生。上学期末,他创建了“厦门理工2012新生群”。高考过后,陆续有新生加入群内,咨询志愿、教学设施、校园周边情况等信息。群内的高年级同学都很乐意为新生们答疑解惑。

林钊说,QQ群迎新可以让新生和老生“面对面地讨论”,也很容易形成点对点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很有效。但是,QQ群也有局限性,最高级别的群只能容纳500人。

贴吧这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在迎新上也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厦门理工学院贴吧的吧主告诉记者,“吧务组之前商量过开学迎新的计划。我们的前期工作就是在吧内为新生解答疑惑,向新生们介绍学校的一些社团协会以及入校后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打好迎新第一仗后,我们会组织一场新生聚会,让新生和老生面对面地交流。”

然而,贴吧流动性强,“吧内发帖的人太多。有时候,一些帖子很快就‘沉’了。”吧主说,在贴吧中为新生解答疑问的精品贴在QQ群和微博上都可以发链接,多种渠道并存,相互补充,效果更好。

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唐红波老师总结说,微博、QQ群和贴吧在迎新上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微博的信息来源广,内容全面,时效性强;而QQ群加速了新生之间的了解,入学后初次见面却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这种感觉有利于同学之间更好地融合;相对而言,贴吧的普及率比较小,只有特别关注的人才可能从中获取有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