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我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第一年,全校上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2017年2月发布《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2017)》,报告指出,我校在福建省高校发展潜力排名中进步明显,从2014年的第12名上升到2016年的第7名,在发展战略和发展质量上成效突出。2017年是学校推进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为挖掘改革亮点,分享改革经验,助力改革发展,即日起我们陆续推出“风劲正是扬帆时,砥砺奋进书华章”综合改革实施一周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我校实施综合改革一年来取得的成效,凝聚共识与力量,激励广大师生以更大的智慧和决心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迎接新挑战,促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6年是学校综合改革元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乘着学校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春风,主动破解改革难题,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学院确定了综改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呼应厦门时尚艺术与传播领域的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艺术与科技相互支撑与融合的品牌专业群,突出服务地方能力,成为地方性应用技术型大学中的文科代表。
围绕综改目标,学院着力在“融合”上下功夫,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扩宽学生视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服务地方时尚和文化产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班子团结协作扬正气、学科专业发展接地气、组织文化温馨有生气”的良好局面。
跨域协作成为常态 人才培养注重专业“融合”
围绕学院综合改革提出的“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上下大气力,培养出一批‘品牌学生’”的目标,学院继续着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而最显著的特点是“4个融合”。
“融合”体现在跨专业毕业设计实践。2014年,学院首届闽台联合人才培养“3+1”毕业生跨专业团队作品“一炮打响”,赢得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专注,跨专业团队组合成为毕业设计的重要标签。所谓“跨专业”,即每一个毕业设计小组成员必须由三个以上的专业构成,以呼应数传学院“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同时专业指导也采用来自两岸的学界业界双导师制。2016年开始,跨专业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大一新生开始,学院就强调学生的跨专业培养和融合,通过专业竞赛、课程设计、小学期实践项目的有意引导,跨专业协作已成为常态。2016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你好台湾网”主办的两岸青年创业大赛,数传学院两支分获银奖、铜奖的团队,清一色由低年级各专业跨域组成。
融合体现在高规格、高频率的“走出去”和“请进来”。2016年,数传学院先后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五届第四次会议、时尚艺术与传播高峰论坛、第四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高峰论坛暨两岸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问题专题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主持人高峰论坛等高规格学术会议,吸引众多专家学者来校交流。作为福建省唯一受邀高校代表,学院师生7人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一届峇峇娘惹文化研习营并担任主持人,这也是我校大学生首次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参加文化活动。张健龙等18位同学分赴境外高校开启新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征程。
融合体现在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上。数传学院引进德稻集团“大师班”模式,探索以业界、学界导师制为主导的工作室制教学方式,根据专业教师业务专长和学生学习兴趣、就业创业趋向,实行师生双向平等自由选择,组建项目班;通过构建新型的师徒制,培育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全院公平竞争的办学环境,激发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于影视后期特效的“BASE班”、长于网络与新媒体策划营运的“飞博共创班”已结出果实,学院的优秀种子毕业后成为影视制作、新媒体标杆企业的技术和策划中坚,受到企业的持续好评。
融合体现在全媒体资讯平台的构建和管理上。2016年,数传学院扩容和升级“大树创”、“数创之家”微信公众号,建成全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使之成为学院实践教学、专业交融的基地之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学院建立老师指导、学生为主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据统计,2016年学院学生在“大数创”、“数创之家”、《在》杂志上共发表文章300余篇,助推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依托艺术与科技专业优势 服务地方产教“融合”
学院综合改革提出: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做优做强传播学校级重点学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管理、科学传播、文化创意品牌管理、时尚传播为方向,培育应用型、地方性、实证化的学科特色。
2016年,数字创意全媒体实训中心正式获批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将着力打造互动多媒体实训和全媒体实训,以实训成果为导向,力求将多专业学生融合组成团队进行实战训练,以求在省内同等高校起领引带头作用。去年底,经过严格的考察和评审,数传学院还顺利通过音乐工程学位授权校外专家评审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校外专家评审。
在服务地方方面,根据厦门市及区域发展定位,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特色,深度对接地方发展需求。
深度对接首先体现在合作的含金量上。作为以85%上空率排名全国空乘专业前三的学院,数传学院获得“海南航空最具合作潜力学校”殊荣,与其就海航支持赞助我校空乘专业品牌活动、设立订单班等达成合作意向;承担市“十三五”时尚产业发展规划和海沧区文化业态发展规划;与市发改委、思明区、徳稻教育集团、厦门国际时尚联合会等探索时尚产教融合项目,并成为厦门国际时尚联合会核心合作伙伴(挂牌“厦门国际时尚联合会时尚交流与教育中心”),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在长泰后坊龙人古琴文化村设立“影像创作&文化传播基地”,学院成为文化村合作院校;与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校企党组织共建书,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深度对接体现在师生的学科成果上。2016年,学院获百余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如副校长赵振祥教授调研报告获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院长郭肖华教授作词歌曲《四季厦门》获福建山水抒怀音乐征集活动最高优秀创作奖、“音乐厦门城市之歌”全国原创音乐十佳音乐作品;刘芝凤教授等的系列丛书《闽台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获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中国稻作文化概述》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数传学院教师作为执行主编和作者,连续第二年参与编写《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学生作品在台湾“第十三届育秀杯创意奖大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等赛事上大放异彩,数传学院学生作为负责人的创业团队更是获2016中国(厦门)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估值达到1500万。
新面貌开启新征程 齐心协力助综改
学院综合改革提出:扎实开展以“党员带头践行,助推综合改革”为主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动和激发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干事创业热情,把综合改革作为学院以改革促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办学能力的有利契机。
随着空中乘务专业正式回归数创大家庭,学院正式更名为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迈上了新征程。学院党政班子充分发挥领导责任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挽手同心,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面对强台风“莫兰蒂”的重创,数传师生在院党委组织下,积极投入灾后自救,成为校内第一个有序组织师生志愿者开展自救工作的二级单位。同时,制作抗台救灾视频,创作《扶起一个春天》公益歌曲、进行树枝创意展览……把困难和灾难化解成一次次创意之旅。2016年,数传学院还首次获得校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冠军、教工运动会拔河第一、教工运动会二级学院第一、教工文艺汇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风正气顺、身心融合,正成为数传学院最强韧、润物细无声的组织文化。
温暖与感动、竞争与合作、奋斗和荣誉,2016年,“大树创”里有大事件,果实压枝、收获满满。学院将认真回顾、总结综改元年取得的成绩,继续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的水平;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多元、更开放、更实用为方向,做好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产业的大文章。(宣传部、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