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张居正返乡

时间:2013年05月28日

来源:

浏览:

    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4月),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治丧;谁都有死老子的可能,但死了老子,竟劳动皇帝操心,是绝无可能的。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记载,这支回乡队伍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动用新式武器护卫,好比警车开道,威风得不知多少倍。我估计,路上不会出现堵车塞车,不会出现车匪路霸,一路绿灯,是可以肯定的。
    最叹为观止者,是他此行的座驾,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公车。黄仁宇对这台特制的巨无霸,有过一段不失幽默的描写:“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势之烜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元辅的坐轿要三十二个轿伕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明人沈德符在其《万历野获编》中也不得不感叹这台巨无霸之壮观:“又造步辇如斋阁,可以贮童奴,设屏榻者。”坐在这台明朝的“劳斯莱斯”或“宾利”级别的高级座驾里,身份有了,气派有了,权威有了,牛气冲天自是更不必说的了。
    明、清以来,官员的交通工具为轿,二人抬者曰“肩舆”,四人抬者曰“软轿”,通常所谓的“八抬大轿”,乘坐者的级别,应该相当于当下乘坐三点零以上奥迪A6的官员。尤其明朝,对公车使用有极其明确的限制,在《明史·舆服志一》里,我们看到:“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依此制度,张居正的车肯定超标。不过,作为内阁首辅兼皇帝老师,他有资格不在乎,加之奉旨回乡料理父丧,他有本钱搞特权。更何况锦衣卫主管冯保,跟他非常之铁,自然隐恶扬善。所以,由京城出发,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换乘这台由知府特为他供奉的既舒适又宽敞的巨无霸,一路往南,经一千多里的行程,到达湖北江陵。全城人都拥到关厢,欢迎衣锦荣归的首辅,无不希图一睹丰彩。然而坐在轿中的张居正,影影绰绰,老百姓是看不到真容的。不过这台座驾,着实让家乡人开了眼。
    在中国,座驾从来是官员身份的标志,过去,轿越大者官衔越高。从老北京胡同的宽和窄,也可判断住户富贵和贫穷,权势和卑贱的程度。凡有王府、官邸,俗谓大宅门者,胡同不得狭于一丈(约两米),就是为了方便前四后四的八抬大轿进出。京城民谚云:“东城富,西城贵,南城贫,北城穷”,因此,东、西城胡同多半宽敞,南、北城胡同大都狭窄,都是因轿的出入而形成的。
    张首辅的前八后八,左八右八的三十二抬巨无霸,由真定起驾也是有其道理的:第一,在北京城里,怕有的路段未必转悠得开;第二,京城人多嘴杂,张居正不想招摇过市。但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举国贪渎成风;官吏无能,唯知横征暴敛。因此首辅此行所经河北、河南两省驿道,全程是否都能保持四米宽度,是大有疑问的。后来,有一位名叫杨四知的御史,在参劾张居正的奏折里说他“归丧沿途,五步凿一井,十步盖一庐”,自然是落井下石的夸大之词,但地方官员为了这台巨无霸顺利通行,增派民伕,拓展路面,动用工匠,加宽桥梁,以讨好元辅,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据黄仁宇文:张居正“从阳历四月中旬离京,七月中旬返京,时间长达三个月。即使在离京期间,他仍然处理重要政务。因为凡属重要文件,皇帝还要特派飞骑传送到离京一千里的江陵张宅请张先生区处”。我想,张居正乘用这样的座驾,也有其公务在身,随时需要替年轻主子料理国事的正当理由。唯其如此,“行经各地,不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当地的藩王,也打破传统出府迎送,和元辅张先生行宾主之礼”。《玉台丛语》甚至说:“居正奉旨归丧,所经由藩、臬、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张居正是强人,强人的缺点是得意时常常想不到不得意时,坦然接受沿途官员跪迎跪送,以为坐在这台巨无霸里,为皇帝办事就等于是皇帝了。清人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题要》中说他“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应该是比较正确的评价。
    强人再强,不可能永远如日中天,公车再棒,总会有坐不动的时候,从江陵料理父丧回京的第五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逝,享年57岁。在皇帝的授意下,一场反攻倒算,差一点点就要将他从坟墓里挖出来焚尸扬灰。那台巨无霸公车,自是张居正许多罪状中的一条。
    要知道,皇帝未必不小人,而且说不定非常之小人。在《万历野获编》卷九里,有一则《貂帽腰舆》的记载,我们看到因座驾之张狂越级而倒霉的,不光张居正一人。“嘉靖中叶,西苑撰元诸老,奉旨得内府乘马,已为殊恩。独翟石门、夏桂洲二公,自制腰舆,舁以出入。上大不怿,其后翟至削籍,夏乃极刑,则此事亦掇祸之一端也。”
    读到这里,我想那些坐公车的官员,会不会为此而慎之戒之呢!(李国文)

上一篇:于成龙廉政文化研究的源与续 下一篇:刚正名相饮恨“人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