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砚老师第一次阅读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年少的她“通过这本薄薄的册子与久远的乡土社会产生了文化根源上的共鸣”,对农业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一次参加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机会让杨子砚接触到了“世界银行”这个国际组织,通过阅读介绍世界银行发展项目的小册子,她被这个国际组织的工作内容深深的吸引。杨子砚不曾想到,那次不经意的阅读和不经意的接触,将决定她未来的求学乃至人生轨迹。
出于对农业经济的兴趣,杨子砚在保送时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杨子砚都投入到英文公共演讲与辩论的训练中。这些训练培养了她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她曾获得“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的一等奖和“CCTV杯”全国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杨子砚谈到:“其实经济学是逻辑的艺术。”演讲与辩论带给她的逻辑训练对她后来的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她深感经济学研究中对问题的切入,对论文结构的设计,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都离不开逻辑的思辨。
出于中学时期对世界银行的向往,杨子砚在大二结束时,选择出国到离世界银行很近的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农业与资源经济。利用美国大学可以个性化定制课程的制度,她在美国读本科期间修读了经济学博士生基础课,与多名农业经济教授进行一对一文献阅读学习,最终以4.0的GPA获得最高荣誉毕业,并被评为年度优秀毕业生,成为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极少有的可以直博本系的本科生。在博士学习期间,杨子砚如愿获得了世界银行的实习机会,参与了全球农业发展部的工作。但杨子砚对世界银行的工作却产生了困惑。她意识到,代表西方普遍思路的世界银行在为发展中国家“开药方”的时候,主要遵循了发达国家自己的制度和历史经验,相对忽略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制度。这也让她明白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被西方认可的部分。”于是,她迫切地想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进一步从事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制度分析工作。
加入厦大经济学科大家庭后,杨子砚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经过三年多的一线教学磨练,杨子砚老师已逐渐形成“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她教授的两门课程中,都设置了小组学术拓展训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流程体验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机会。通过对各小组进行分步指导,杨子砚引导学生对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鼓励他们以学术拓展训练为基础,进一步进行经济观察和科学问题凝练。
教学是双向反馈的化学反应。在开发教学模式的同时,杨子砚也加深了对学科的理解和感悟。更重要的是,杨子砚被学生们严谨的学风和极高的学习能力深深地打动了,这些都让她感受到经济学科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视,鞭策她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