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研究与传播中心
运动健康研究与传播中心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14日   浏览次数:

 


自1985年起,中国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与之相对的是慢性疾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年轻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成人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30年中增长约30倍,运动不足和膳食不均衡是最主要原因,且和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的久坐不动现象高度相关。此外,运动不足也被证实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仅排在吸烟、高血压之后。

2012年,中国在“运动是良医”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体医融合”概念,强调预防第一,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绘制了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发展蓝图,更是明确提出,运动和医疗的结合是进行综合防治,促进康复,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落实《纲要》,主动适应厦大师生健康需求,2018年12月2日,由体育教学部成立了“运动健康研究与传播中心”,希望以此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的研究与实践,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汇聚学校体育科学领域专家,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中医学和营养学领域专家,信息科学领域专家等,通过共建平台,联合攻关等方式,促进体育与医学互相启发、互相引导,运动健康科普知识传播,以解决健康问题、医疗问题为导向,通过对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的科学研究,培养和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并在国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为促进福建省“运动-健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当前,中心主要任务:

1.基于大学生运动健康问开展系列运动健康研究工作,例如,针对肥胖症、焦虑症、失眠、抑郁症等开展体质训练营,开具运动处方研究,以运动改善行为方式,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2.开展运动与健康学术交流,中心通过竞技运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扩大社会影响和中心地位。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运动与健康研究成果的社会效应。

3.把大学生健康教育纳入通识课程,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人际交流、环境与健康、运动与疾病、饮食营养等等,形式了包括必修、选修、讲座等。

4.中心是运动与健康服务社会的桥梁。研究中心以运动人体科学、传统健身气功、户外运动康养、身体功能训练、久坐瑜伽康复、运动营养学、运动受伤预防与康复为主要研究和咨询服务内容,为我校师生运动健康、高水平校/院运动队、省运动队提供研究与咨询服务,使其成为厦门乃至福建省的咨询服务基地。


目前中心成员 


1FCA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