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婕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fgzj@xmu.edu.cn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个人经历

198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002年结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00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83.7-1985.2年于华中农业大学附中工作;

1985.3-1995.3年于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工作;

1995.3年于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工作至今。

教学工作与成果

本科生课程:艺术体操、形体塑造、健美操、健身腰鼓、手拍鼓

研究生课程:体育科研方法

运动队训练:曾担任大学生艺术体操队教练,参加1992年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得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的金牌2枚、铜牌5枚,3-6名若干。获“优秀教练员”奖,曾担任教师健美操队教练,获1999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第二名和“最佳编排奖”。

运动项目裁判:作为艺术体操、健美操、健身球、健身秧歌、健身腰鼓、手拍鼓项目国家级裁判,执裁省级以上比赛 50余场,其中担任全国比赛裁判长18次。多次获得全国各类运动会“优秀裁判员”和“道德风尚裁判员”称号。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及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的研究”——以健美操为例》,负责人

2、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关于构建和谐的‘体教结合’体系的理论研究》,负责人

3、主持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全民健身视域下的“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研究——以健身腰鼓为例》,负责人

4、主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课题《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系统研究》,负责人

5、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方法研究》,负责人

6、主持福建省教育厅课题《海峡两岸交流中的健身腰鼓推广研究》,负责人

7、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教师类基础创新科研基金课题《海西建设背景下的海洋体育发展研究》,负责人

8、主持北京市教育厅重点项目《网络体育教育多媒体课件系统建设——健美操部分”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9、主持厦门大学社科课题《健身球体操防治常见病研究》,负责人

发表论文

1、论海洋体育对增强国民海洋意识的作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6):1-5;第一作者

2、海洋体育文化概念及内涵解析,体育学刊,2012,19(04):17-21;第一作者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7):85-90.第一作者

4、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改革,体育学刊.2010,17(02):86-89.第一作者

5、“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2):299-231.第一作者

6、关于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问题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5):687-689.第一作者

7、“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1):65-68.第一作者

8、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的创新与重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5):687-688.第一作者

9、论专业运动员队伍的现代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2):88-90.第一作者

10、退役运动员二次职业生涯设计方法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2005,(01):29-30+34.第一作者

11、刘翔成功的探因与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5,(01):53-55.独立作者

12、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创意,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524-1525+1528.独立作者

13、轻器械按摩健美操的设计,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4):70.独立作者

14、艺术体操与舞蹈交融的艺术化趋势,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02):6-9.独立作者

15、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29(03):86-91.第二作者

16、从艺术体操新规则的实施剖析中外优秀集体队成套动作的编排——兼析十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05):75-79.第二作者

出版专著教材

1、独著《健身球体操理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独著《健身腰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书配盘),2010年

3、主编《2+1快乐健美操(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4、第二主编《新世纪体育――健美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示范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第二主编《健美操-中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编著《体育教学指导·小学——健美操(书配盘)》: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6、编著《体育教学指导·中学——健美操(书配盘)》: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7、编著《第二套全国中小学(幼儿)系列广播操教师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获得专利

1、《健身轻器械——拉力球/棒》专利号:zl 01226114:独立

2、《健身腰鼓(手拍鼓)》 专利号:2010201092455:独立

3、《多功能健身球/棒》专利号:201520228668.1:第二专利人

曾获科研荣誉

1、2004年,论文《论专业运动员队伍现代化》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2、2007年,论文《关于构建和谐的‘体教结合’体系的理论研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3、2008年,论文《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系统研究》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论坛会一等奖

4、2010年,论文《体育元素的植入与校园文化广场的优化》获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科学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对外交流

1、2001年,应日本国体操联盟邀请,赴福冈、大阪、东京、名古屋等地进行健身球操巡回讲学

2、2004年参加中国学校体育课程考察团赴日考察日本学校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3、2011年率厦门大学帆船队赴法国参加世界大学生帆船世界杯赛

4、2012年赴新加坡参加东亚区高校帆船赛并考察与学习攀树运动教学与实践

5、2013年赴金门大学担任《2013国际运动赛会与产业经营学术研讨会》评委

6、2013年赴美国参加《2013年中美大学体育发展研讨会》

7、201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派往越南、老挝教授健身腰鼓项目

8、2015年参加由中华台北奥委会邀请的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组织的大陆全民健身访问团(20人),赴台北、台中、日月潭、基隆等地与当地民间社团交流。

9、201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派往新加坡教授健身手拍鼓项目

10、2017年受台湾土风舞团邀请前往台北教授手拍鼓和拉力球/棒项目

社会兼职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科评审组组会评专家;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入库专家;

3、全国广场舞健身活动推广委员会健身秧歌(鼓)专项部主任;

4、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常委兼科研委员会副主任;

5、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6、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兼职教授;

社会服务

1、累计为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创编艺术体操、健美操、健身球、健身秧歌、健身腰鼓、手拍鼓等表演类比赛套路80余个,成为不同团体参加日常健身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2、作为健身手拍鼓项目创始人,研发健身器材并创编12套手拍鼓展示套路,其中,6套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推广的规定套路,在全国23省市开展培训与竞赛活动。从2014年6月开始,每年举办全国培训班4-5场,培训省市级以上健身手拍鼓学员达12000人次;

3、为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起草撰写《健身腰鼓》《手拍鼓》项目竞赛规则2本用于全国比赛;

4、为教育部体卫艺司编创学生系列广播操《青春的活力》在全国中学校园推广;

5、研发多功能健身球/棒,并创编10套动作,其中5套已在10个省市推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