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由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 “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犯罪治理”分论坛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宜宾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贵州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专家、学者向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投稿三十二篇,二十四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五名专家进行了点评。本次分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为教授和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纯琍教授共同担任论坛召集人。论坛共分为“学者及实务工作者专题一”、“学者及实务工作者专题二”、“博士生专题”、“博士生、硕士生专题”四个单元,专家、学者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犯罪统计、犯罪与被害、青少年越轨与犯罪、累犯与惯犯、警察信任、网络犯罪治理等犯罪社会学领域的热点议题,进行了全面与精彩的发言、探讨和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王大为教授主持。胡荣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向相聚云端的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感谢,接着介绍了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以及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的研究领域、学科建设、师资团队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作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犯罪社会学是他近年来所关注的主要议题,警察信任亦是他从事社会学研究以来的重点选题。随后,王大为教授致开幕辞。他介绍了此次论坛的基本概况,包括论坛主题的由来、与会人员组成、涉及高校和科研机构、论文投递情况,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的组织概况和研究情况。本次论坛得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的高度重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院长靳高风教授具体指导、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胡宝荣副教授筹办组织有关事宜。此次论坛将焦距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犯罪治理,有利于拓展犯罪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科学化、国际化视野和多学科视角,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展有益的探索,在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与实际应用上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犯罪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1 全体发言人合影
图2 论坛主持人与评议人合影
第一单元:
学者及实务工作者专题一
本单元由王大为教授主持,胡荣教授为评议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国蒙彼里利埃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卢建平以《“十八大”以来犯罪形势的宏观与微观考察——基于司法统计数据的分析》为题,探究了我国党的十八大以来犯罪形势的宏观与微观变化规律,基于我国的司法统计数据,研究发现犯罪现象整体呈现数量、质量“双降”的特点,刑事案件主要罪名的排行也有相应变化,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整体向好。
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犯罪学博士罗思雨以《边境犯罪学与“非法移民”治理》为题,探讨了近十年来欧美国家的非法移民问题,针对欧美国家采取趋于刑罚的手段——移民刑事化,从成员身份理论、控制文化和敌人刑罚学三个视角,解释了西方国家为什么要用刑法手段治理非法移民问题。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岳平以《社会治理:元宇宙的风险及规制》为题,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而打造的元宇宙,进行了多维度现实风险的探究。提出加强元宇宙身份认证模式的建设,通过建立元宇宙监管模式,依法治理用户行为,加强底层技术的治理,以有效防控元宇宙的潜在风险。
宜宾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刘莫鲜以《虚假招聘中行骗者的印象管理策略与技术分析》为题,基于多年收集的一手调查资料,借鉴戈夫曼拟剧论的分析框架,对虚假招聘中行骗者广泛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和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虚假招聘的实施者多为精通各种舞台表演手法的行家,犯罪行为涉及招聘前台、招聘剧班、招聘表演等环节。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涂欣筠以《环境犯罪学视阈下网络暴力行为研究》为题,从环境犯罪学视域出发,运用犯罪场理论,分别从网络时空环境、社会控制疏漏和犯罪被害人因素角度对网络暴力犯罪场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对不同行为主体在微观情境下具体网络暴力行为的选择过程进行了剖析。
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陈晨以《网络犯罪检察指导性案例研究》为题,基于网络犯罪检察指导性案例,发现当前我国的网络犯罪治理主要是通过法律、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来规范,而其中指导性案例,特别是检察机关制发的指导性案例,对回应社会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胡荣教授对以上六篇研究进行了逐一高质量的点评。他首先对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表示了肯定,然后指出每个研究的特色及其与社会学、犯罪学的关系,并从学科整合与研究方法改进等方面提出了细致且中肯的宝贵建议。
图3 第一单元发言人合影
第二单元:
学者及实务工作者专题二
本单元由胡荣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学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周俊山博士为评议人。
西南财经大学讲师、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阳杨以《情感支持对农村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抑制作用》为题,通过对四川省金堂县5所农村小学1108名五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发现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情感支持对欺凌行为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张旭芳以《城市青年吸毒风险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调查》为题,基于社会控制—自我控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吸毒青年进行调查,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伴侣依恋、对传统社会的奉献、参与等大部分理论变量能够解释吸毒行为产生的原因,父母依恋、简单任务偏好与城市青年吸毒行为并无显著关联。
南宁师范大学讲师、社会学博士张小华以《“熟人社会”中的留守儿童性侵被害问题研究》为题,从日常活动理论出发,以“网络虚拟”和“现实生活”两个视角探讨了留守儿童“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路径,发现在“熟人社会”的社会背景下,可从增加被害人的易得程度、补充潜在加害人的犯罪机会和弱化监护力量三个方面,补充了日常活动理论对留守儿童性侵被害的解释力度。
北京体育大学讲师、人口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殿玺以《父母违法行为与“上学—工作”轨迹:基于生命历程视角》为题,基于生命历程理论构建了1930-1979年出生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到工作的历程轨迹,探讨父母的不良行为对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影响,发现父母吸烟和饮酒对子女学校到工作过渡具有消极影响,且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折以《女性重新犯罪特点与治理策略》为题,基于我国的重新犯罪样本,发现重新犯罪女性受犯罪亚文化影响较少、强关系强而弱关系弱、就业状况不佳,负性经历和情感挫折较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复归优势,毒品影响极大。
江苏警官学院讲师俞瑶以《性别平等主义与中国警察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为题,基于江苏省的网络调查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性别和性别平等主义对警察之于家庭暴力态度的影响,发现感知风险是警察对困难、经济和受害者合作的重要预测因素。
周俊山副教授对以上六篇研究进行了高质量的点评。他首先对六篇研究的选题意义和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给予了高度评价,然后就定量研究方法的范式和科学化使用方面提出了标准和规范化的意见,并针对每一位发言人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图4 第二单元发言人合影
第三单元:博士生专题
本单元由张纯琍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胡宝荣博士为评议人。
博士生周由以《教师支持在独裁家庭中的暴力促进机制——基于我国家庭虐待-校园欺凌的被调节的调节模型》为题,基于5806名青少年样本,创新性地采用了多项式曲面拟合技术进行调节作用的可视化呈现,发现当专制教养水平低时,教师支持是校园欺凌的保护因素,但专制教养水平高时,教师支持则是校园欺凌的风险因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许博洋以《被害经历对我国居民公共安全感的影响——道德感与家庭信任的双重调节模型》为题,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区数据,利用多种量化分析方法发现直接被害经历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居民的公共安全感,直接被害对公共安全感的影响随道德感和家庭信任的提升而减弱。
厦门大学博士生林彬彬以《政治参与、信任与警民合作意愿——厦门和贵阳的比较》为题,通过建立厦门和贵阳两地的警民合作意愿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政治参与、信任都可以显著影响警民合作意愿;同时由于两地区社会、经济、公安队伍建设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博士生周翎霄以《“枫桥经验”:社会人类学视角下关于中国社会控制治理研究》为题,从社会人类学角度阐释了“枫桥经验”在中国社会基层治理语境下“民转刑”犯罪控制的研究意义,他利用参与观察的质性研究方法,提出枫桥式调解为中心的基层治理可以采用“数字治理”、“等级化”和“多元联合化解”等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李易尚以《校园纪律规制、教师漠视、焦虑、低自我控制与校园欺凌——基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实证研究》为题,对华北地区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5287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了教师漠视完全中介校园纪律规制对校园欺凌的影响,焦虑和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显著调节教师漠视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博士生黄琬以《教育热、抑郁与青少年越轨:本土一般紧张理论的检验》为题,从一般紧张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教育热通过抑郁的中介机制增加了青少年的外化问题和越轨行为。
胡宝荣副教授对以上六篇研究进行了高质量的点评。他表示,青少年越轨、被害问题、警察信任、基层社会治理都是当前犯罪社会学研究的重点议题;他就每一篇论文所涉及的宏观社会背景与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每一位发言人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可以继续完善的方向,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创新。
图5 第三单元发言人合影
第四单元:博士生、硕士生专题
本单元由周俊山副教授主持,王大为教授为评议人。
厦门大学博士生陈诗颖以《新型媒介使用与公众的警察信任》为题,以中国南方某城市居民的调查访谈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新型媒介的使用对公众的警察信任有正向影响,对警察负面形象报道的信任程度在新型媒介使用与公众的警察信任关系中发挥消极调节作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董昊赟以《网络传销犯罪的量化特征及其治理困境——以2012-2021年裁判文书判例为样本》为题,基于近十年我国网络传销犯罪的裁判文书判例,运用量化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传销规模与涉案金额对网络传销犯罪的刑罚严重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被告人数量对于平均罚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张禹以《平台治理视域下国家安全维护与个人隐私保护之平衡性建构》为题,基于平台治理视域认为国家安全保障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应该取得平衡,目的是平台治理可以最大化国家安全,同时减少侵犯公民的隐私。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夏一巍以《城乡差异、社区凝聚力与居民被害风险——基于CLDS的实证研究》为题,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以犯罪学中社会解组理论与集体效能理论中的社区凝聚力为视角,分析了社区凝聚力因素与被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群体之间受社区凝聚力影响的差异,并总结了在社区凝聚力视角下居民被害的规律。
澳门大学硕士生吴锶楠以《“脆弱性促进”还是“脆弱性操作”?了解中国的健康诈骗被害》为题,利用中国司法文件和访谈的数据,基于定性分析后发现有关健康欺诈团伙对信息收集能力、舒适导向的社会偏好和积极导向的情绪偏好进行了故意操纵,以实现健康欺诈犯罪的目标。
厦门大学硕士生石柏林以《警察评价会影响政府信任吗?——基于街头官僚理论的实证研究》为题,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对1197分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方法分析后表明,公众对警察的评价与政府信任之间存在显著性影响。
王大为教授对以上六篇研究逐一进行了高质量的点评。他表示,对警察信任领域的深度挖掘有助于提升犯罪学学科与公安工作接轨的实践意义,未来也可以考虑基于警察群体而非公众视角进行进一步探索;对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的研究,需要运用新兴技术手段,如社会网分析法,加强可视化分析,才能更行之有效;针对国家安全维护与个人隐私保护之平衡性建构,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为指导进行建构,要建立体制与机制的系统,平台建设是其中的部分;对社区凝聚力的探讨,针对国内犯罪学界对集体效能理论仍然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要加强对城乡差异、犯罪类型分布、测量技术的研究;老龄化是我国当今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对老年人诈骗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老年人被骗既要从其人群弱点出发,也要从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社会治理措施入手,才能起到实际效果;为提高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应从公众对警察评价会影响对政府信任为出发点,对有关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借鉴,建设性地引导公众对警察工作给予正面评价,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本专题整体来看,六个发言人的发言都涉及了当前研究的社会热点议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图6 第四单元发言人合影
在会议闭幕式上,王大为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首先,他再次向参与论坛的师生同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表示此次论坛是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所举办的最高水准的一次会议。本次论坛的学者,来自多所985、211、“双一流”大学等知名高校,学者所展现出的研究代表性与国际视野反映了犯罪社会学当代的研究水平;本论坛的发言者还涉及多位来自国内刑事司法机关的实务专家,有助于提升犯罪学学科对于社会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论坛涉及了当代发展的一些前沿性议题,如犯罪统计、警察信任、青少年越轨与犯罪、网络风险等;在研究类别上,有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论证性研究、评估性研究等各种类别;由于大部分年轻学者的研究均运用了科学的定量或定性研究方法,能够展现出犯罪学学科的应然价值与属性。最后,王大为教授就学科建设、数据共享、方法创新、研究平台等方面指出了一些未来犯罪社会学发展的热点,期待各位学者能够继续在各自领域创新出更加符合中国特色、凝聚中国话语的犯罪学社会学高水平研究成果,以服务于对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犯罪治理。
撰稿:许博洋
编辑:何静
审定: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