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一场少年文学梦,
他感性于文字符号的浪漫;
感知到时代的脉搏和心跳,
他醉心于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
今天,
我们一起来走近易林老师。
【人物简介】
易林,四川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博士,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易林老师关注点是现代性下文化与政治的交错互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生命政治与生物公民身份、日常社会实践与愿景政治、道德化与等级、教育治理与不平等、伦理自我与公民意义。
有趣而勇敢的灵魂
易林老师,是学生们口中“该死的有魅力的”老师。这种魅力来源于性格上恰到好处的“矛盾”。易林老师既能深刻地探讨人生与生命,亦能爱恋美食与美酒;他既拥有文人的深沉,亦保有少年的纯真。但“矛盾”背后的坚持,让他散发的魅力持久不散。用易林老师的话来说,一直以来,他都在寻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一如他的求学之路。
易林老师兴趣广泛,幼时沉浸于文学的海洋中,本科便学习汉语言文学;大学毕业前夕,在追寻“诗和远方”的过程时忽觉“不够好玩”,同时,越来越了解的语言学则迅速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因此硕士期间选读了语言学。因从小在青海藏区长大,他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事物怀有深厚情感,因此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也曾对人类学有所憧憬;最后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他投入了社会学的怀抱。从感念文学的浪漫到着眼于社会现实,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执着地找寻着自我,惬意地面对每一次人生选择,执兴趣之刃披荆斩棘。
社会学宛如一台明镜,助他照见自我,追逐学术之梦;助他明辨世界,回归现实之思。在他看来,作为基础学科,社会学不同于应用型学科的工具性与技术性取向,然而,“很多成为(今天)常识的价值观都是基于社会学的研究发现。社会学以独特的学科优势形塑社会环境,打造文化景观,甚至影响制度建设”。无为之用是为大用,社会学开放包容的学科精神以其敏锐的视角、清晰的逻辑和科学的方法,认识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造就了有趣而勇敢的易林老师。
自由而严谨的学者
谈到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时光,易林老师最忘不了的是在英国读博士期间的岁月。那时的他,每天都全心纯粹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不为探寻学术真理设置边界与框架。这正是他所崇尚的学术态度——遵循心之所向,探寻自身的兴趣所在,自由地思考,认真地钻研,严谨地论证,勇敢地表达。
作为一位社会学教授,易林老师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受过公民教育的公民”。公民责任感使他感怀现实却不随意发声,敢于直击痛点却有伦理关怀;他的观点和文章都经过细致反复的考量和论证。几位研究生谈起易林老师来无一不提到他的严谨,“给我们修改论文,从文字、语言到逻辑,非常细致”,“他写东西的用词、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的确,阅读易林老师分享在朋友圈的文章,括弧很多,引号很多,以此对自己的用词、观点细致地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思考和写作辛苦吗?他自己也说“不累是假话”,但又说,比如当看到学生们的论文“都既有趣又越来越写/改得精彩,无论是理论的深度、逻辑的流畅,还是流露出对自己研究话题的喜爱”时,易老师感受到的大都是享受。
作为一位大学教师,易林老师非常尊重学生们的思想。他认为社会学是个处处皆宝藏的学科,它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知社会发展的脉动。但学习社会学的过程是个人的,社会学的思维逻辑无法被灌输,需要自己领悟与反思。因而,易林老师十分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理想”的课堂宛如拉斐尔笔下的《雅典学院》,师生围坐一起,无拘无束地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思想成果,如他所说:“(在课堂上)我不是老师,而是facilitator”。易林老师温和、包容地聆听每一位同学的观点,用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使他们能在课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经常接受“灵魂拷问”,“你的这个观点跟前面的数据有什么关系吗?”“这个解读是可以的,但是是不是也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去理解,比如……?”,以此推动同学们反思自己的研究与结论是否严谨合理。
这就是易林老师的教学智慧——鼓励同学们敏锐地发现问题,塑造自由之思想;鞭策着同学们反思论证过程,塑造独立之人格。他是良师,亦是益友,支持并引导着同学们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18级的硕士研究生宋阿沛提到,“我们的选题很多元,他支持我们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但是一定要深入下去。” 在易林老师身上,自由与严谨非但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严谨的自由才能长久地根植于灵魂。
鲜活且浪漫的少年
透过社会学这台明镜,他似乎看透生活;而面对这人间错落烟火,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与童年几无二致。研究与工作之外,易林老师也热爱运动,“我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爱运动的人,但其实我一直很爱运动,各种球类运动几乎都喜欢”。学院成立以来组建了教职工气排球队,易林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平日里与大家共同训练,挥洒汗水,教职工气排球赛场上他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与其他老师们一起在赛场上拼搏。
美酒美食当前,他把日子过成了诗。在阳台上种上豌豆,看着绿芽一天天长高,在朋友圈记录道:“摘一把豌豆颠儿,呼一息春天风儿,煮一碗麻辣面儿,激一日精神气儿”,六一儿童节,童心未泯的易林老师细细回忆起童年的美食:物资匮乏的年代节省着吃的大米、操场边角的草丛里发现的苋菜、庄重细致地吃干净的老爸牌红烧带鱼、鱼汤泡饭、外婆晒在屋顶上竹筛子里用来做豆腐乳的飘着软细菌毛的豆腐块儿、白面锅盔夹治德号粉蒸牛肉……谈起美食,他真活脱脱是一个馋嘴的孩子,贪恋着每一口沉醉。“一下雨,闻着雨水打起的夹杂着小葱味儿的泥土气息,就会奔出家门,一屁股坐在地里,拔葱大嚼”,“从小还有一大口接着一大口直接吃葡萄糖粉和红砂糖的癖好”。凭着这股子对生活的热忱,他的“诗和远方就在日常生活里,在此地,在当下”。无论是人生道路的选择,还是学术研究的方向,亦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有趣的灵魂总是在勇敢地追寻着心之所向。
致年轻的你们
易林老师说自己不喜欢“教导”他人。不过,他仍然分享了他对今天的社会发展给大家带来的挑战的思考。如今的年轻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变得更为自主和多元,面对这样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易林老师认为,如今时代给予的选择多样化会带来选择困难,并且不确定性加大会导致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做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这时候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便尤为重要,尤其是要给自己时间去思考,不要被僵化的思维束缚了行动,慢慢找寻到自己真正向往和喜爱的人生方向。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敢于去试错,“(对于)从长远来看的人生相关的重要事情,要花时间,要给自己空间去慢慢地尝试,甚至是试错,那么试错了之后,你可能就会找到你觉得最好、最合适的一种(生活)。”他希望大家(包括他自己)作为当今全球化发展时代中命运共同体内的一员尝试认识自己、理解社会、理解人心、理解人生,享受人文学科给予我们的思维乐趣,在自由中找寻和谐。
撰稿:黄尹盈、唐雨晴、杨雨、杨馨儿、张金波
编辑:周欣曼、马倩、王雅琳
图源:易林
审定:毛毛